浅析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l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历史学科教材建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影响其具体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分析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和方式的修订、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7702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编写的。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评述历史问题。编写专家组贯彻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此教科书也体现出了时代性,要求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编写方式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立足时序,按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基本脉络,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建立时空观念。在通史编写的前提下,以阶段特征进行单元设置,单元框架下设课,在每课中设子目。课文内容完整,一般一课就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子目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学生可以很容易掌握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主要特征。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洋务运动》一课在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被安排在《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中,该单元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讲近代化的探索,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排版;而部编版教科书时序性很明显,单元标题用词也很严谨。洋务运动开展于中国近代化早期,所以把《洋务运动》归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一单元非常恰当,而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则对应了这一单元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和《抗击八国联军》两课。在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又兼顾了单元标题与课文标题相对应,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单元所讲的内容。课文的子目也同样体现了叙述的时序性,依次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课文
  先交代了其兴起的原因、主要代表人物以及性质,再介绍了洋务运动前后期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突出創办民用工业是为了辅助军事工业,体现
  洋务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最后介绍了新式海陆军,前期的主要任务是组建洋枪队,后期是发展海军。《洋务运动》一课主要围绕着洋务运动这一事件展开,子目之间联系紧密,语言表达准确简洁。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编写方式,更好地呈现了历史面貌。在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很明显的历史发展线索,一条时间线始终贯穿教科书。与此同时,为了使这条线更加生动、具体化,编写者更加注重呈现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有中央的奕,地方的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使用的人物图像是法国人日意格,他是福州船政局聘用的监督;而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中选取的则是李鸿章,并配“人物扫描”着重介绍他的言行事迹,用词客观准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该历史人物。李鸿章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他参与了洋务运动的始终。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发展了洋务事业,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可以他为主的功利集团又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来反映当时的洋务派确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自身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同时通过对李鸿章的介绍,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二、编写体例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课文系统、课文辅助系统两大部分构成。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教材从“教本”变成“学本”,以学生发展为主,发挥教材资源优势,让学生利用正文和教学辅助内容来综合学习历史。每课除正文外,还设置了“导言”“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课后活动”等功能性栏目。
  《洋务运动》一课的主要栏目和功能
  栏目功能
  导言 通过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引出本课的正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正文 取消了课文不分大小字的情况,正文包含一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洋务运动》一般分为三个子目,大约在1000字内。
  相关史事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军事工业的实质是官办,民用工业获利归洋务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内部腐败。
  材料研读 列出文献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引用吴永的《庚子西狩丛谈》来了解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其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人物扫描 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为知识的补充或拓展 。介绍了李鸿章的事迹,使学生对李鸿章这个人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了解。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洋务运动》这课的正文中只提及了新式学堂,没有提及京师同文馆,而京师同文馆不仅对当时的洋务运动有很大影响,对以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课后活动 作为课后作业,通过灵活的题型,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作业类型主要以开放式为主,让学生谈对历史现象的看法的启示,帮助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
  三、编写不足
  为了发挥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文言文材料。文言文对于刚离开小学的初中生而言,显然已经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于是出现了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语文的情况。
  另外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新教材大大缩减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取消了旧版教科书中大字下面附的一段小字。教材的编写者说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学生如果想阅读的话可以通过课外读物。旧版教科书的小字内容并不在考试范围内,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兴趣,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很少有阅读课外读物的机会,教科书中的小字是最主要的阅读来源。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一取消小字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水平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五)“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重要知识点、重难点。善意取得制度是近几年浙江政治选考试题的常考点,且与动产结合考查居多。教师应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善意取得的知识点。  [关键词] 法律常识;善意取得;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36-03  关于所有权
[摘要]当前中学史料教学存在三个常见误区:引用史料篇幅过长,数量过多;史料挑选随意,质量不高;史料使用不当,效益不高。史料教学要精选材料,突出能力培养,符合学情,讲究实效,做到经典、精当。  [关键词]史料教学常见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81  教育部正在组织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
[摘 要]为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文章以《财政与税收》一课的教学为例,提出依据学情,立足文本,提炼思辨核心;设置活动情境,推动思辨体验与对话;通过多维训练,培养学生思辨行为能力三个策略。  [关键词]思辨力;思想政治;教学策略;财政;税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49-02  思辨力即思考和辨别的能力。《
[摘 要]在高考前,各地会组织多次大规模的模拟考试,大部分的地方模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但有些地方的模考存在试题设计不严谨,答案组织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地方模考失去了导向性功能,甚至会误导教师和学生下一步的复习方向,因此地方模考试题还要在严谨科学上下功夫。  [关键词]地方模考;严谨科学;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摘要]文言文学习,学生头痛,不愿意主动预习,依赖教师课堂讲解,这样学习就会被动。如果教会学生解读文言文字词的方法,学生有了阅读的成就感,就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依靠自己已有能力和小组集体智慧解决,及时做好课后知识点的整合,时间长了,规律性的东西掌握多了,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关键词]自主解读;文言字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乡土史以它的独特性、鲜活性、地域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僵硬。文章以中山南部古村落历史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例,阐述在乡土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家国情怀;乡土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72-02  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优秀典范之作,品味研读《春》中的美学元素,欣赏体验《春》的美学价值,对于体会《春》的内容与主旨,了解朱自清散文的风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春》;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22-02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优秀典范之作。该篇文章既洋溢着诗意,又
[摘要]读图、识图、绘图、用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能。绘图不仅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可以清晰地将知识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文章以“行星地球”为例,从授课、解题及复习三个方面入手来说明绘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关键词]绘图法;地理教学;行星地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95-02  读图、识
[摘 要]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试题是高中复习备考的瞄准器。教师应解读高考,充分挖掘高考试题中潜在的历史知识、思维价值、学科能力、考查角度及命题规律,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点、调整备考方向、预测考试趋势。因而,关注高考、研究试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建构、整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就能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试题;深度教学;复习备考;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
[摘 要]文章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问题,提出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操与良好的观察习惯;以课本为抓手,充分利用好优秀课文;重视作文评讲课,利用评讲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與此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好相应的作文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地落实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