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赣鄱义务教育时代新篇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音乐课教学比较单一,课堂效果不太理想。现在,通过专递课堂辅助上课,孩子们更爱听、更爱唱了,气氛活跃多了。”这是婺源县溪头乡龙尾教学点汪海蛟老师对专递课堂的亲身感受。
  作为江西省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婺源县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
  在江西,婺源县溪头乡龙尾教学点不是“样板”,而是“标配”,是江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党以重教为先 政以兴教为本]
  物华天宝是大自然赐予江西的优良条件,人杰地灵是赣鄱儿女俊采星驰的生动写照。
  在“两基”攻坚完成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江西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務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江西省委、省政府与各个设区市政府部门签订了责任状,级级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各地政府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教育改革发展责任分解体系,在教育发展上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如今,在赣鄱大地,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靓的队伍是教师。科教兴赣蔚然成风。
  2016年,江西省一次性申报的4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组认定,全省工作进度由2015年的19.6%提升至57.1%,在全国排名前移了11位。
  2017年,江西又有2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全省累计92个县(市、区)、开发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进度为82.14%,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完成国务院要求的“中西部地区2018年75%的县域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目标。
  2018年是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的收官之年,江西省再次吹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集结号,全力打好迎检攻坚战,确保20个县(市、区)和复查县全部顺利通过国家现场认定,确保江西省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的如期实现。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定不移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不移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易炼红强调,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做到提标准、增设施、扩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在义务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南昌市委坚持每年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市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年进行教育专题调研,始终把教育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并重点向农村倾斜。2017年,全市教育支出99.83亿,创了历史新高,预计到2020年,财政投入将达到117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零择校”政策,教育公平真正凸显。
  抚州市形成“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良好氛围。全市1798所学校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建立了市县领导挂点联系高校和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党建创新,形成临川教育集团学校“把支部建在年级上”、金溪二中“党爸党妈”等10个中小学校党建新模式,全市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日益规范化,党员教师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新余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提前五年完成国家教育普及目标任务。
  景德镇市乐平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实地了解教育发展现状,及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吉安市吉州区近5年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5亿余元。新建7所中小学和18所独立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2万余个。为农村教师免费提供一套房、一张床、一套厨具、一台热水器、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一套办公桌椅。
  新余市渝水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制度,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重大问题。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九江市修水县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主管部门牵头、各方支持配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了均衡发展推进、四套班子挂点包片联系、定期调度督查制度,教育工作列入了全县年度单项工作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宜春市出台农村教学点教师关爱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一间住房、一台电视、一台电脑、一部电动车、一餐热饭、一个热水澡、一次培训、一次表彰)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全市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联合办学。开展教育行政机关干部牵手农村教学点工作,全市已有466名教育行政机关干部与1004个农村教学点结对帮扶。2017年12月,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萍乡市始终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规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上优先安排教育需要。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普通高中免学费全覆盖、学前教育普及和城区中学优化布局工程,并把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列入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使教育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
  赣州市积极探索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重点做到“四个优先”:教育事项优先谋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全市共下达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76029名、聘用教师控制数22490名,为教师编制不足问题找到了解决之道。   吉安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该市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对县(市、区)年度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开展县级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实行“书记、市长约谈”制,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制度合力。
  上饶市鄱阳县牢固树立“穷县更要办好教育”的理念,以压实责任为着力点,确保乡镇充分履职。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政府签订责任书,并将履职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鹰潭市余江区教师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全面落实农村乡镇教师特殊津补贴政策,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
  在江西,教育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工作,早已成为政府责任、社会行为,省、市、县、乡各级党政班子对教育的重视都前所未有。
  江西省财政厅于2015年建立了奖补政策,对提前、如期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分别给予300万、200万元奖补。从2015年起,省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连续安排三年,其中,2015年下拨了16亿元,2016年下拨了15亿元,2017年下拨了11亿元,加上县(市、区)级财政自身的投入,在教育投入上提供了充裕保障。此外,省财政还有力保障了督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经费用于督导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近年来,每年划拨督导专项经费500万元,保障力度之大在全国领先。
  江西省扶贫办将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已经成为各县(市、区)脱贫验收的前置条件,如果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脱贫攻坚工作也会被“一票否决”。
  [打造教育督导“江西样板”]
  “原来我们有事要找县长、书记很难,现在县长、书记隔三岔五主動找我们,问教育发展有什么需求。”说起教育系统近两年的变化,会昌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教育工作,不抓交不了差,抓不好交不了账!”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在教育部新春系列发布会上,弋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敏作为县长代表发言,介绍起江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江西范式”:江西省委组织部与江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构建了“党政同责,责无旁贷;党政尽责,责有所归”的教育发展责任体系。
  “2016年我省的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工作收官,理顺了‘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介绍起这项改革的缘起,“但综合督导存在频度慢、重点不突出、力度不够等问题,少数地方对督导结果不够重视,缺乏有效问责机制。”
  这些“老大难”问题,并非教育系统“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
  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爱明强调:“办好人们满意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发展,责无旁贷。”
  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孙菊生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争朝夕抓好教育发展,加大投入抓好教育发展,提高质量抓好教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西成立副省长任组长,财政、发改、人社等1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并于2016年10月,联合省委组织部,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以县(市、区)党政干部和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为对象,将督导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及教育资金、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江西省先选取4个县区,进行试评。十易其稿,2017年8月8日,评分细则正式出台,并新增了奖励加分和倒扣分指标。总分100分,奖励加分和倒扣分均不超过5分。
  为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江西省建立了“三督两单”机制,对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全过程指导、全方位问效。“三督”,即由江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大督查;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进行省级督导;对省级督导评估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县(市、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两单”,即在每次督查、督导后,均分县下发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整改任务实施“销号式”管理。
  督导评价工作一启动,江西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厅局随即带队,分14个小组分赴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实地教育工作督查,各市、县(区)地方分管领导全程陪同、汇报、听取意见反馈、部署整改。
  江西创新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决定建立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机制。江西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
  早在2013年9月,九江市政府就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市政府副市长亲自挂帅,聘请市国土资源局、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领导担任督导评估小组的组长,走进校园,开展工作,一幕幕活话剧在九江市的校园里试演了:经费没到位找县区财政部门;土地划拨、校园建设遇到阻碍,找国土资源局……
  “对有益于事业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具有重大突破创新意义的改革举措将适当加分。若出现教育违规收费、违规补课及师德师风行为失范等人民群众不满的问题实行倒扣分。”江西省教育督导室主任杨美珍说,该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督导评价的约束作用,引导各地,在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先行先试,为全省提供可以借鉴、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宜春市建立差异化考核体系。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市区科学发展差异化考核、年度教育工作考核、推进教育重点工作考核“三个考核”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了93个督学责任区,聘请65位市督学和289位县责任督学,对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实行挂牌督导。
  芦溪县设立正科级总督学,实行机构、编制单列。督导室配备5名正式编制人员。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教育督导工作。将全县学校划分为五个督学责任区,组建党小组,将中小学党建工作纳入督导内容。将督导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考量指标。   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抓好教育的热潮,江西省教育督导办把江西11个设区市的“一把手”一一请进演播室,通过电视屏幕向百姓晒成绩,做承诺,画出教育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教育督导成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介绍,启动督导评价工作之初,江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比例是19.6%,两年后便提升至82.14%,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在督导评价机制的推动下,江西各地只争朝夕抓办学条件大改善。据统计,2016-2017年,70个迎评县投入163.37亿,新改扩建学校3015所,新增学位31.67万个、校舍面积405.17万平方米、图书1581.61万册、电脑9.75万台,新补充教师11570人。
  为把硬骨头啃下来,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江西对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全过程指导、全方位问效。
  江西省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大督查;由省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进行省级督导;对省级督导评估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县(市、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每次督查、督导后,均分县下发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整改任务实施“销号式”管理。先后约谈了9位问题突出、履行教育职责不力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
  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建立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督导评价由过去教育部门单独开展到与组织部门联合实施,由只考核县级政府到考核党政领导,并将督导结果作为教育项目、资金分配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抓住了地方党委、政府教育履职的关键和重点,有力推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发展上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江西教育督导评价进一步压实了县级党政抓教育、办好教育的责任,强化和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用良好的教育实绩来造福百姓。全省各地相应建立了教育改革发展责任分解体系,确保教育发展“千斤重担人人挑,各个单位有指标”。
  金溪县委书记王成兵说:“教育投入,花再多的钱都不为过。”金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金溪锦绣小学、仰山学校、特教学校相继建成,投入4.5亿元高标准新建的金溪一中,不到一年时间竣工,成为抚州市教育的佳话。
  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全省各地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党政履职、部门尽责、齐抓共管、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
  [打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底部攻坚战”]
  “学校搞得这么好了,哪里还会想把孩子送到其他地方去读书哦,路程远不说,还要花上很多钱。”南昌县蒋巷镇柏岗山村村民应雪华目睹了蒋巷二中的变化,渐渐打消了把儿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的念头。据了解,2017年蒋巷二中在校学生人数突破2500人,124人被重点高中录取,升学率位列南昌县农村中学第一,农村生源回流明显。
  为切实破解县城学校“容不下”,农村学校“装不满”的矛盾,南昌县立足实际,确定城乡“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除了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外,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校给予倾斜扶持,大力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补贴农村教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衡量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关键看是否给孩子提供了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一个分水岭,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地处繁华市区的南昌市西湖区优质教育资源多,与许多地方一样,同时也引发了“择校热”。几年前,站前路小学在高峰期曾经创下了一个班挤了78名学生的最高纪录。现在,大班额已经消除,每个班的班额平均下降了36.9%,全区中小学校平均班额分别为44.6人和47.84人,成为南昌市控制班额效果最明显的县区。
  抚州市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提质量、树品牌的关键,以实施“五名工程”“ 八个一”校园文化建设和示范性学校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理念立校、文化润校、管理兴校、质量强校。金溪的“文道教育”、东乡的书法教育、广昌的莲文化教育、南城实验中学的“灯柱名言”“班树寄语”、临川十中的“孝廉文化”……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百姓感慨:“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还是学校最靓丽。”
  玉山县坚持“学区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创新“分批招生、同批摇号”入学办法,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公平、公正、公开。对207名残疾学生专门编制学习教材和计划,通过进入特殊学校就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赣州市章贡区将教育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建立区四套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学校制度和定期调研制度,将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体系,作为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都昌县运用现代金融理念,采取EPC模式、包装项目融资等途径,多措并举筹措义务教育迎国检资金11.57亿元。全面简化校建项目报建程序,对相关建设规费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大幅度削减和减免,全力加快教育项目实施。
  江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特殊群体重点照顾、特殊困难特别解决。万安县出台《关于整体搬迁移民子女进城就学的实施方案》,坚持“两个为主”,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萍乡市湘东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了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确保与城区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江西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破解“大班额”上发力。瑞金市、兴国县、会昌县加快规划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实现城镇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同时,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把科学合理规劃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刚性要求,留足教育建设用地,不能随意改变教育用地用途;另一方面,把农村学校特别是城镇周边的农村学校办好,引导部分农村学生“回流”。新余高新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乐安县在破解办学条件上发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为农村学校配齐配足图书、电脑、实验仪器设备和音体美器材,改善学生学习和食宿环境,彻底消除“大通铺”“旱厕”“露天食堂”“冷水浴”等现象。   在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方面,江西省构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关爱体系。针对家境贫困学生,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17个县(市),每年安排6亿余元,为3000余所学校的84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针对残疾儿童少年,在人口数量超30万的县(市、区),全部建起特殊教育学校,对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制定“一人一案”,采取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提高特教学校招生能力、开展送教上门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规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城区学校扩容增量、向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和财政保障范围等措施,确保满足入学要求。
  [让优质教育普照赣鄱大地]
  记者走进瑞金市黄柏乡湖岭小学,看到的是整齐漂亮的新教室、配套齐全的功能楼,教室后面,是一栋新建的学生厨房,孩子们正在享用营养午餐。在瑞金,这样的学校已有200多所。
  上饶市坚定不移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强保障,奋力迈出了打造教育强市的坚实步伐。近三年累计新招聘教师6680名,全市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德兴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广丰区投入10亿元,启动建设了“教育十大项目”;弋阳县投资6.6亿元,兴建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优质教育的华东师大“方志敏基础教育园区”。2017年全市消除超大班额1803个。
  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与上海、江苏等教育发达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点对点合作学校达185所,双方开展教研、跟班、访学等活动师生达1500余人。全市已有678所中心学校开通了“腾讯智慧校园”,公办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通率达100%,教师使用率100%。
  宁都县采取“教育联盟”“名校+弱校”的方式,在全县全面启动校长、教师间轮岗交流制。组织小学教师在乡镇辖区学校交流,使村完小、教学点教师有数量、有质量,年轻化、现代化,改变了村小、教学点没教师去的窘状。
  走进安远县鹤子镇中心小学,顿觉眼前一亮,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流露出现代青春气息。该校校长龚春海介绍,全校共有教职工43名,30岁以下的就有29名,占全校教职工的70%,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的老师均配备齐全。
  九江市柴桑区通过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和政府自筹资金等方式,为城区和乡村学校购置多媒体电子白板班班通及交互式一体机840套,采购计算机1417台,中学班班通教学软件225套,有效补充和更新了学校硬件设备。
  景德镇市坚持工作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下大力气夯实教育发展基础。2017年新建中小学校20余所,投入资金2.2亿元,改造学校318所,学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城域网实现市直全覆盖,智慧校园和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进展顺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来共引进1380名教育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其中70%充实到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探索教师“局管校用”“县管校用”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调配教职工,优化了教师结构、盘活了教师资源。
  吉水县采取将下年退休教师编制预支、积极向省里争取“特岗计划”指标、继续推行教师“走教”制度等办法改变以往“缺老师”的面貌。在面向社会招聘教师时,加大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改革“师范三定向生”培养方法,规定每个乡镇至少要招收一名男性学生,优化教师性别结构。
  鹰潭市将学校党组织全部纳入教育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推进教育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教育项目建设实行“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给地、优先筹款、优先审批、优先建设、优先验收。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到教育系统掛职锻炼,协助开展智慧教育建设。全市已接入宽带学校511所,接入率96%;班班通覆盖学校496所,覆盖率93%;已开通空间学校483所,开通率91%。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了全覆盖,让山区孩子通过信息化手段“触摸”到山外的天空。
其他文献
岁月不居,华章日新;  过去已往,未来可期。  70年的风雨兼程,我们一路走过;  7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一同成长;  70年的流金岁月,我们一起回味。  或许您是一直和我们并肩携手的作者、通讯员,  或许您是一直默默关注江西教育事业的热心读者,  您與《江西教育》有着怎样的相识相知?  让我们为过往举杯,共忆成长之路;  让我们为明天喝彩,谱写时代新篇!
期刊
70载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70年风雨兼程,70载开拓创新。  从1950年到2020年,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   [一、薪火相传 老树新芽更著花]  1950年4月,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朝阳,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的前身——江西教育工作社成立,创办了指导全省教育工作的刊物《教育工作》。  1959年1月,江西教育工作社更名为江西教育社,《教育工作》更名为《江西教育》。  1
期刊
我亲爱的家乡的教育名刊《江西教育》70华诞,喜鹊登枝,可喜可贺!70年风雨兼程,70年荣光绽放。70年中的前30年,我只能间接了解;70年中的后40年,我可是亲闻亲历。1980年《江西教育》復刊以来,我见证她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舒枝吐叶,成长壮大。   [她是红土地上教育发展的擂鼓者]  为教育而鼓,为教师而歌,是教育媒体人的神圣使命和不辞之职。  《江西教育》以饱蘸激情的如椽金笔,记录、
期刊
弹指一挥间,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迈开脚步,从成立至今,不知不觉间就走过了70个年头。70年奋斗不息的風貌和精神,值得传承、光大,值得点赞、庆贺。在这段不短的时期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辛勤耕耘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而成功呢,会更加偏爱辛勤的人。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断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经过几代传媒人,尤其是
期刊
跨越世纪的时间长河,直面时代的日新月异。自1950年4月创刊以来,70年《江西教育》风雨兼程,一路前行,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而又辉煌的历程。  70年的奋斗,成绩斐然。《江西教育》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真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赣鄱大地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改革创新的铿锵步伐,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江西教育对外展示形象的闪亮名片。  70年的探索,破茧成蝶。从创
期刊
与“江教”——江西教育和《江西教育》的结缘,始于三十年前。  1990年暑期,我出了校门进了机关,从江西师大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普通教育处(现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工作。  涉世之初,于工作、于教育、于人生,诸多方面,我皆浑浑然,少不更事,懵懂无知,内心非常渴望得到良师益友的交流、指导与点拨。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转变和适应不知从何处入手,茫然四顾,颇感无助。处领导见状,从案头翻出几本
期刊
在《江西教育》创刊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读者、作者,谨致最诚挚的祝贺!也借此机会,感谢《江西教育》给予我长期的帮助和支持!在与刊物30多年的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江教传媒人服务教育、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初心和痴心,觉得刊物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心用力。  沟通理论与实践。长期以来,理论研究阳春白雪,教育实践下里巴人。一些理论研究者居于象牙塔,对中小学一线实际情况缺乏调查研究,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苦涩难懂,更
期刊
值此《江西教育》创刊7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萍乡市教育局和全市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向《江西教育》表示热烈的祝贺!  70年风雨征路程漫漫,见证记录了江西教育发展之路。《江西教育》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紧随着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紧扣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脉搏,紧贴红土地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关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江西教育摇旗呐喊、加油鼓劲、点赞喝彩,是党和政府联系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
期刊
“红军战士从老百姓手中接过一个个自家拆除的门板甚至是寿材板,军民同心夜渡于都河的场景震撼人心!”……近日,在江西理工大学“VR+红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文化之旅吸引师生火热打卡。  借着VR技术,通过实景建模逼真还原场景,“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师生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苏区历史,感悟苏区精神。  江西理工大学地处红色资源丰富的原中央苏区中心城市赣州市,积
期刊
我是《江西教育》的老读者、老作者了,从1980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至今已有40个年头。记不清自己在《江西教育》发表过多少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但自2010年以来,可数的便有29篇,其中2篇还分别被中国教育报刊社评为优秀通讯类作品金獎、银奖。  自2013年退休以来,我每年在《江西教育》发表教育通讯最少2篇。这些文章大都是我发现典型以后,请《江西教育》的记者一起采访,然后由我主笔完成的。  1996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