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吸收矿化CO2技术研究

来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工业固废。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CO2吸收矿化材料,分析了吸收矿化反应过程、反应前后赤泥浆液中Na+转移特性及pH与吸收矿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泥浆液吸收矿化CO2后,赤泥出现一定量的钙霞石和方解石、比表面积增加至12.0 m2/g。同时,部分Na+从赤泥转入溶液中,溶液中钠离子升高至2.81 g/L。采用赤泥吸收矿化CO2效率为27%以上,矿化CO2后产生的赤泥pH稳定维持在7.5左右。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文教学,也是各学科考试中占据分数最多的一项课程。初中语文教学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只有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语文教的现状,列举出了如何在现实教学中对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若干方
本文基于原环保部发布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选取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考虑投保模式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在强制投保企业、民营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地方政府环境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引起了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激增,而市场上互联网人才供给出现严重缺口。而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在课程结构设置、知识结构、校企合作、学生实践等方面,特别是课堂与学生的有效结合上存在严重脱节,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根据互联网金融人才特有的应用型、复合型、跨界型等特征,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从课程结构等方面上做出调整和创新研究,致力于培养出在互联网时代
黄芪-当归是近代中药方剂中的常见药对,二者均为益气补血常用药,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黄芪-当归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脏器纤维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肾脏综合征、糖尿病病变、贫血等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黄芪-当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该药对的深入研究
目的 观察银屑平片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白细胞介素(IL)-23及IL-17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3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和银屑平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5%咪喹莫特乳膏62.5mg涂抹背部制备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银屑平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银屑平20.8、10.4、5.2mg/kg灌胃,甲氨蝶呤组
在国家提倡高质量就业的背景下,本科毕业生的高质量输出势在必行。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供给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完全借鉴研究型大学的经验,而是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探索具备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首先厘清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分析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逻辑,然后基于OBE理念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法,最后从实施层面提出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研究的结
新型吸附材料对CO2进行吸附分离并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绿色清洁的优点,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但在复杂环境CO2的捕集过程中存在无法高效吸附分离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简述了CO2吸附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主要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分子筛、多孔碳材料、共价有机骨架(COF)等吸附材料的物化性质等对吸附量和选择性的影响,从催化转化的角度对合成甲酸
目的 研究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模型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及角质细胞损伤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将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雌、雄模型组,设雌、雄正常组涂抹等量凡士林。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价皮损病变程度;HE染色观察皮损皮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皮损皮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
支持该装置的公司表示,世界上最大的用于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变为岩石的装置于9月8日开始运行。该装置命名为Orca(冰岛语orka意为能源),由4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两个金属箱组成,外观类似于海上运输用的集装箱。据建造该装置的瑞士Climeworks公司和冰岛Carbfix公司称,该装置在满负荷运行时,每年将从空气中吸收4000t二氧化碳。根据美国环保署(EPA)的数据,这相当于约8
期刊
由于二氧化碳(CO2)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日益严峻,发展零碳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将CO2捕集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和能源产品,可以优化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有效缓解环境问题,并实现碳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一项可以大规模实现低碳减排的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CO2高效利用新途径,通过二氧化碳-合成气-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产品工艺路线,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对比综述了热催化法、电催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