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市售生禽(畜)肉中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来源 :社区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是公共卫生学上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也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本研究了解潍坊市生禽(畜)肉中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污染状况,为食品风险评估、安全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第1~4季度从潍坊市各县市区采集生禽肉和生畜肉共110份,其中生畜肉40份,生禽肉40份,调理肉制品10份,血液制品20份.沙门菌检测方法参照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空肠弯曲菌检测方法参照青岛中创试剂盒说明书.统计分析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含量.结果 110份生禽(畜)肉样品中共检出沙门菌18株,总检出率为16.4%,空肠弯曲菌9株,总检出率为8.2%.检出的沙门菌共包含9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4.5%,主要在生禽肉中检出.生禽肉中还检出了利物浦沙门菌、汤普森沙门菌、婴儿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生畜肉及畜血中检出了肠炎沙门菌、伦敦沙门菌、基维沙门菌、黄金海岸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4种样品生禽肉中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2.5%和17.5%;4种样品间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8,P=0.492;空肠弯曲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6,P=0.001.季节间沙门菌(χ2=0.374,P=0.541)和空肠弯曲菌(χ2=0.122,P=0.727)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潍坊市市售生禽(畜)肉中存在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污染,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饮食习惯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使中式餐饮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式烹调的创新发展是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中式餐饮的发展思路进行简要解析,旨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rofiles in plasma has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vivo.However,this process is usually hindered by the insufficient c
发酵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加工方法,其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原理,使食品的色香味特性更佳.本文对食品发酵中微生物的应用状况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了微生物发酵工程的概念,并对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具体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has authorized sodium oligomannate for treating mild-to-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In this study,an 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quantitate sodium oligomannate in different biomatrices.Th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辐照检测技术也需要更新,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快速筛查不合格的产品,判断食品是否进行过辐照,以及辐照加工计量是否满足标准,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有助于食品安全管理.本文将结合辐照技术检测实践进行细致化分析,突出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该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
超高压灭菌是一种通过施加超高水压而达到灭菌效果的非热加工食品处理和保鲜技术.由于其具有延长食品保质期和保持食品营养价值、天然风味和口感等优点,超高压灭菌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超高压灭菌技术的原理,并探讨影响超高压灭菌效果的因素.
本文从潮汕卤肉制品加工前、加工中、加工后3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利用HACCP体系原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了4个关键控制点,分别为选料、卤汤调配、煮制和灭菌,并建立相应的纠偏措施、监控措施和验证程序.
在食品的整个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的细菌群体感应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导致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前食品保鲜技术领域的科研新“靶点”.本文以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简要概述了微生物群体感应对食品腐败过程的潜在性影响,重点分析了食品腐败中细菌群体感应现象的主要作用,并深入探究了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手段,以期为食品食用与品质安全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保障.
铜是生命体的必需营养素,也是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因此对生命体和水体中的铜进行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对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检测方法中,纳米材料的荧光检测因具有高灵敏度、响应迅速、简便性、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等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铜离子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机理、性能及应用,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铝元素被认定为一种污染物,若人们长期大量摄入含铝的食品,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应加大对食物中铝含量的检测,为消费者与监管机构提供更可信与专业的数据,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对食品中铝残留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