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做成最亮的民生品牌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的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奔流不息的韩江,滋养着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海滨邹鲁”的厚重人文底蕴,造就这里崇文重教的浓厚风气。从特区起步的龙湖教育,在这片创业热土上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抒写着教育现代化的绚丽篇章。
  一、“十个率先”引领粤东教育发展潮流
  近几年来,龙湖区以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气魄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在汕头市做到了“十个率先”,即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现高中阶段公办学校全部成为市一级以上等级学校,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规范化学校全覆盖,率先成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率先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和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率先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学费补助,率先实行优质普通高中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率先全面完成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任务,率先接受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率先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
  二、“五项工程”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龙湖区对教育的重视,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措施,追求实实在在的成效。龙湖区在教育投入上更是毫不含糊,近几年来全区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平均比例达到35%以上。在财政投入的刚性保障下,龙湖区加快实施“五项工程”,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底气和后劲。
  1.实施校舍建设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一个人口约40万的县级行政区,龙湖区近三年来已完成和正抓紧筹建的校舍新改扩建项目达到15个,投入资金约4亿元。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成效突出,全区约占一半的公办学校成为省、市绿色学校或园林式学校。
  2.实施教育装备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坚持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装备建设资金,完善和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目前全区每所公办中小学都配有电脑室、电教平台,有8所学校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3.实施助学奖学工程,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制定并落实《龙湖区助学育才工作方案》,每年对辖区内烈士子女、低保贫困和因病致贫学生给予补助,对高考、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建立入园幼儿学费普惠性补助制度,使本区户籍在园幼儿全面受益。
  4.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坚持每年招录高校毕业生充实师资,并规范教师调动招录工作,把好教师入门关。除了开展本区师资培训活动、组织校长、教师外出培训,还多次邀请高校专家和外地名校长、名教师到龙湖举办论坛、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师德教育,着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5.实施名师工程,精心打造龙湖教育领军团队。出台《龙湖区“名师工程”评选工作方案》,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批名教师并落实奖励。2012年评出首批区名教师并给予每人5万元的奖励,在全区教师队伍中产生了良好的激励效应。
  三、多项举措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近年来,龙湖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1.将内外两种教育资源相结合。围绕构筑“粤东教育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公办学校办学新模式,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携手共建该学院龙湖附属中学,依托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打造“粤东教育新旗舰”。同时,大力拓展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空间,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合作编制本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前瞻性地谋划区域教育的布局、结构、规模,明确优质化发展路线图,引领教育科学发展。
  2.将选拔干部与落实责任相结合。为选好学校“领头雁”,龙湖区在2012年底全区中小学校长换届工作中推出校长退出机制,实行校长竞争上岗,使中小学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领导班子梯队。换届没有“涣心”,而是换出了正能量,换出了积极性,换出了干劲,活化了全区教育干部队伍。同时,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组织对中小学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促进学校规范管理、优化质量、突出特色,不断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3.将“填谷”与“造峰”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从经费安排、校舍建设、设备配套、师资配置、管理视导等方面倾斜支持农村学校,组织城乡校长挂职交流,组织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创建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规范化幼儿园为抓手,大力推动学校提升办学档次和品位。
  四、多项成果彰显素质教育成效
  近年来,龙湖区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上,引导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育和发展学校特色,不断提高办学品位和教育质量,取得了喜人成绩。
  1.教学教研成果突出。根据汕头市教育局统计,2008~2012年,龙湖区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国家级有16个,省级有55个,市级有55个;教师有76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项教学竞赛中获奖,有1840篇论文、644个课件和课例在市级以上获奖。前述数据均居汕头市各区县之首。
  2.特色教育成效显著。体育、艺术、科技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龙湖区素质教育的突出特色。根据汕头市教育局统计,2008~2012年,龙湖区学生有359人次在市级以上创新大赛获奖,有1311人次在市级以上机器人比赛、信息技术比赛、潮汕星河奖评选等活动中获奖,获奖人数均居全市首位。
  3.优质学校大批涌现。目前全区公办高(完)中学校全部成为市一级以上等级学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00%通过规范化学校验收,超过一半的公办、民办幼儿园成为规范化幼儿园,一大批优质学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当今的龙湖,是教育发展的热土,是孩子成长的福地。发轫于特区的龙湖教育,正乘着广东省教育“创强争优建高地”的东风,满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扬起赶超跨越的风帆,向着“粤东教育新高地”的目标开启新的航程!
  (责任编辑 王永丽)
其他文献
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促使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被人们迫切需要。近年来,英语学习逐步呈现低龄化,幼儿英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很多家长,从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实施英语教育。国内外关于儿童早期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于儿童早期双语习得的应用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幼儿园儿童这个群体,针对1~3岁幼儿双语习得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对于1~3岁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最主要的生活场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化综合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各地要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规范办学行为。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4年4月至6月间,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督查工作。教育部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结果将向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并以适当方式向
在英国,“特殊学生”包括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语言不过关的学生、行动或智力有问题的学生。每一个特殊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英国的学校教育却也真实地做到了“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英国,这些“特殊学生”是幸福的,而且这种幸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笔者近期用两个月的时间参观走访了二十几所英国学校,所有学校都有特殊的学生,有些学校的“特殊学生”甚至占到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出现这种现象,还要从英国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课中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
新加坡学前教育长期主要由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和私人业者经营,不列入正规教育体系。幼儿园提供3~6岁幼儿教育,一般为半天课程。托儿所提供2个月至6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为半天或全天课程。2011年,新加坡长期关注幼儿及老人福利的慈善机构“连氏基金”委托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对世界45个国家学前教育状况进行调查。2012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个国家中新加坡的学前教育名列第29。此后,“连氏基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即主体的我,意识到客体我的诸多方面,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如肢体活动、思维情感,自己与他人关系,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但是自我意识不是自我,只是自我的一部分,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意识现象。自我意识概念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自我意识对人的个性、行为品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自我意识的关注,不应只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事,应当引起教育,特别是德
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必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领会课改的本质。课改要有特色,必须深入研究本校课堂教学实际,基于校情、生情,崇真务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走校本化课改之路。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在传承总结始于1998年的“4711”课时加教法改革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努力践行宜宾市翠屏
德育是开启与培养人智慧的教育活动,是向人们传达生活智慧的教育活动。千百年来,人类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客观规律和法则的认知与揭示,积淀为智慧与文明,形成了以科学性、人文性的道德知识为主的学校德育,它无疑是人们学习、掌握道德文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恰当的学校德育活动是实现这一“最有效途径”的基础性工作。  德育活动恰当性是指中小学在开展德育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形式、时机等要与受教者的现实生活和发展需
[摘 要]为了解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特点,选取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两所小学的三至六年级共计58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仁慈、超越自我和正义等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勇气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六年级学生。  [关键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  一、前言  自1999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包括社会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在课改思想的指导下,劳技教学常规教学活动框架发生变化,常规教学活动的方式随之改变,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新的教学工作方式随之而建立。劳动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更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