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美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网络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正在逐步丧失的严重态势,教育、媒体、法律各界提出了教育倡导、行政引导、法律监管等措施和手段。笔者则尝试以中国古典诗词来观照当前语言文字不规范之流弊,从古典诗词音韵、格律、意义的角度展开观察、思考,对古典诗词规范与美之关系进行解析,提出须建立正确的语言文字审美观,培养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纠正语言文字的不规范使用,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纯正美之
  理念。
  关键词:语音失范 语义失范 语法失范 古典诗词 格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网络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信息传递、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无比迅捷的传递传播带来的是人脑思维的惰怠和随意粗糙导致的语言文字严重不规范。
  网络时代语言文字的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三个
  方面:
  语音失范。在网络交流中,尤其是社交平台的语言文字表达中,语音失范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谐音,包括汉字谐音,如“骗纸”(骗子)、“杯具”(悲剧);英汉谐音,如“耐斯”(nice)、“嗨皮”(happy);方言谐音,如“开森”(开心)、“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数字、拼音谐音,如“886”(拜拜了)、“MM”(妹妹);二是汉字合音,如“表”(不要)、“酱紫”(这样子)。
  语义失范。语义失范主要缘于字词的滥用和混搭,造成语义模糊混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随意仿造、生造字词,如“囧”“普大喜奔”;二是词义曲解或滥生新义,如“踢”(原是用脚触击之意,网络用语中指在聊天室或群里被群主删除)、“可爱”(可怜没人爱);三是随意混搭汉字、英文、数字、符号、表情、图片等,如“hold住文艺片的女星”“笑死我了2333”,打招呼就直接发个笑脸,听到笑话就发个龇牙或偷笑的表情,意思是表达了,但语言的应用功能却大大衰退了。四是滥用方言词、港台语,如“效果杠杠滴”。
  语法失范。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本工具与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内容。语法是语言的客观内在规律和人们对这种规律的总结表述,具有限制约束力。对语法规则的违背会导致语言失范、混乱。一是词性变异,如“很女人”“你今天山寨了吗?”二是语序颠倒,如“我高兴很”“我都急哭了快”;三是生造特殊句式,如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缩写为“然并卵”,将“恩师生日快乐”缩写为“恩师生快”;四是成分残缺,如“请别自私地独占你的生活”“只有爱上之后,才发现有点
  鸡肋”。
  这些大量的、完全来自于主观意识的语音、语义、语法上的生造、滥用、混搭,对我们赖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文字系统造成严重的冲击与破坏,语言文字严重失范的根本原本在于年轻网民对母语缺乏认识、缺乏热爱,没有维护、爱护母语之心,自然很乐意充当网络流行语、外来语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笔者认为,相对通过学校教化引导、主流媒体宣传倡导、甚至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约束来将语言文字纳入规范化轨道,利用最经典、最规范的中华语言文字形式来示范、来对照,来引导网络大众感受、感悟规范的语言文字才是美的,更容易达到春风化雨、治标治本的效果。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是指先秦直至明清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诗和词。其中古诗分为继承汉魏六朝诗体的古体诗和唐代新兴诗体的近体诗。
  一、音之规范,成就和谐之美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古典诗词音的规范主要表现在押韵和平仄两个方面。古典诗词要求在双句的末尾(韵脚)押韵,近体诗用韵要求尤为严格,一般只能押平声韵(也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一韵到底;律诗的韵脚有固定的位置,只在二、四、六、八句押韵。五言律诗一般首句不押韵,而七言律诗多首句入韵。如杜甫的《登高》,韵脚哀、回、来、台、杯,均属于平水韵上平声“十灰”韵;其《咏怀古迹(其三)》中韵脚村、昏、魂、论,均属于平水韵上平声“十三元”韵。古典诗词中,近体诗尤其是律诗对平仄有着严格的规则。如“吴楚东南坼(仄仄平平仄),乾坤日夜浮(平平仄仄平)”。平仄和谐,音韵融洽,气势宏伟,成为描写岳阳楼的千古名句。再如“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平仄和谐,朗朗上口,成为经典名句。
  押韵和平仄构成了古典诗词的两大音韵规则。协韵之后的诗词听起来非常悦耳,韵字的反复出现,使得声音异常和谐。同时,韵字的前后呼应使原本跳跃的诗行能够串联起来,作品更有整体性。和谐的声音,同时又需要高低互换,抑扬顿挫,迂回婉转,这就要通过平仄的调节达成节奏美。
  二、形之规范,成就谨严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首先是以其独特、俊秀的形式惊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的,其形之规范主要表现在字数固定和对仗工整两个方面。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字数上有严格的规定;词则依据词谱填写,标准的词首先要符合词牌规定的字数。古典诗词中的对偶,又叫对仗。两两相对,词性相同,词义相对。律诗中,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对;出句和对句的字不可重复,意义不可雷同。如杜甫的《登高》,不仅全诗四联都进行了对仗,而且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风急”“渚清”分别和各自句中的“天高”“沙白”相对,可见其对仗丰富严谨。更有上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三个意象并列,写空中山上之境,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三个意象并列,写水邊之境。整首诗对仗工稳,巧夺天工,层层递进,意蕴深远。
  古典诗词在体裁、形式上的严格规定,经历几千年文人大家的研究探索,形成了完美、科学严谨的格律体系,这个格律体系不仅使汉字这个“音、形、义”三位一体的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能够实现最完美的“诗言志”功能,而且相对于西方诗歌,又有了无法企及的“一言以蔽之”的端然谨严之美。   三、义之规范,成就隽永之美
  此处之“义”,指的是古典诗词的内容意义,受到字数、格律的限制,古典诗词要达到言近而旨远、言简意丰的高度凝练,对其“义”必然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推敲字词。在五言律诗当中,一个字的选用,既关系到押韵、平仄,也关系到对仗,还关系到所在的这一句甚至整首诗的“义”。故而才有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才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是巧妙用典。古典诗词用典的频率比一般文体要高得多,还是缘于在规定的有限的字里行间要达到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用典是不二选择。例如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就用到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典故连用却无刻意堆砌之感,相反,诗人细致绵密、静谧悠远的情致有了这几个经典典故的串联点化,使得全篇熠熠生辉,炫然夺目,取得了既奇异又谐调的独特美感。
  无规矩,不成美。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网络时代,汲取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之营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纯正之美,恪守中国语言文字之规范,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是我们的责任和
  追求。
  参考文献:
  [1] 黄灿《网络时代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化研究》,《记者摇篮》2018年第12期。
  [2] 宋丽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语文建设》2016年第8期。
  [3] 吴丽聪《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新余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4] 佘画琴、罗晓林《语言文字规范化情况调查与思考》,《语文学刊》2016年第9期。
  [5] 黄靖莉《网络流行语言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比探究》,《语文建设》2016年第11期。
  [6] 周春丽、方寅《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中的规范问题—以微博语言为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7] 高巖《网络流行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语言建设》2013年第3期。
  [8] 尹菲《基于音韵视角的中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9] 曾立梅《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探究》,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10] 马建国《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颜征兵,1973年生,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的历史教师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要做“时间的逆行者”,要带领学生一同“穿越”时空,铭记民族大义与民族气节,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延展生命的长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增加思想的深度三个层面,叙述新时代历史教师应注重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师 教学意义 教学方向  历史是什么?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个逝去的灵魂,也不仅仅是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更不仅仅是
摘 要: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是字义教学,教师可依据《说文解字》分析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常用字字义,掌握从本义到引申义之间的演变,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掌握了常用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文言文的教学难题便不攻自破。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说文解字》为依据探究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说文解字》 字形 词义  文言是相对于唐宋以来的语体文而言的书面语言,是两汉以后、五四以前以秦汉典籍所反映的古代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对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够专心听别人的讲话,能够更全面地讲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能与他人交流。笔者通过随堂听课、与老师和学生交谈以及与学生做游戏等方式调查了部分学校开展口语教学的情况。调查发现,在当前小学低年级口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口语交际课不足、教师情境创设不够、学生表达不充分、不会倾听等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几点认识。  
摘 要: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拼音上多花些时间,训练学生用拼音写句子、读句子,达到直接朗读拼音的程度。低年级学生还要增加识字量。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大量识字,大量背诵,能够积累许多素材。而在背诵、朗诵中使用普通话,则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关键词:强化拼音 识字量 背诵量 普通话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要识字2500个,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4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大浪淘沙后的艺术结晶,是专家学者千挑万选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措辞典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比较适合学生。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即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词句凝练、意蕴隽永的特点,因此给鉴赏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这些作品时难度很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在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属性,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阅读的技巧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以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核心,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小学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推广,我国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利用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策略  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感价值与认知观念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资
“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论证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但是一些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重堆砌事例、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却忽视了所引事例(名言)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忽视了围绕论点进行援事析理的推理过程,从而削弱了议论文的论辩力度。  如果在论证过程中强化三种意识,从议论文段的论证结构、援事析理、逻辑推理等三方面着手,合理引用材料,遵循事理
摘 要:写作即语文,通过对写作技巧的培养,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审美能力,写作充分体现着一个人的“三观”和思辨性,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当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传统的写作教学注入生机,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辅助教学,成为提高传统写作能力、培养思维逻辑与独立观念的新方式。本文从当下初中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堪称学生人文素养及审美能力的“试金石”,因此日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重视。本文列举考生答题时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错误,给出解决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和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 古诗词鉴赏 错点 解决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试卷,古代诗歌鉴赏题俨然成为让老师和学生头痛的“麻烦”,是得分较低的题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