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早籼45号早稻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该品种在桃源县种植的主要表现,并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湘早籼45号;早稻;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30-02
  湘早籼45号是由湖南省益阳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一个常规中熟早籼品种,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在桃源县漳江镇大里坪村开始试种,试种面积105 hm2,均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高产丘块达到7.5 t/hm2,连续种植6年,累计推广面积66 666.7 hm2,均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强的特点。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
  连续6年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据测产调查,平均产量达到6.75 t/hm2,高产丘块达到8.25 t/hm2,比全县早稻的平均产量高1.2 t/hm2,增幅21.6%。
  1.2 生育期
  湘早籼45号在桃源县栽培,采用软盘抛秧,3月20日播种,4月19日抛栽,5月12日开始分蘖,5月20日进入分蘖盛期,5月23日进入幼穗分化第3期,6月3日进入幼穗分化第六期,6月14日始穗,6月18日齐穗,7月10日成熟,从播种到齐穗90 d,始穗至齐穗4 d,全生育期112 d,属于中熟品种。
  1.3 主要经济性状
  通过苗情观察,湘早籼45号最高苗数平均672.3万株/hm2,有效穗数平均400.5万穗/hm2,成穗率59.57%,穗长18.86 cm,穗总粒数91.08粒,穗实粒数67.52粒,结实率74.13%,千粒重25 g。
  1.4 农艺性状
  株高86.5 cm,叶片厚实挺直,株型适中,茎秆较粗且弹性好,分蘖力强,基本苗197.6万株/hm2,最高苗672.3万株/hm2,后期落色好,生长整齐,抽穗快,始穗至齐穗只有4 d。
  1.5 抗逆性
  该品种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倒伏能力比较强,连续6年种植均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后期没有出现倒伏。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 d,以增强稻种种皮的透性,促进酶的活力,提高发芽率,然后用清水去除种子的秕粒,留下谷粒饱满的种子,先在清水中浸种12 h,再在强氯精500倍液或25%咪鲜胺溶液中浸种12 h,起到杀灭恶苗病菌的作用,清水洗净后再在清水中浸种24 h,让其充分吸足水分,将吸足水分的种子用55 ℃左右温水清洗,再上堆保温破胸催芽,破胸温度控制在38 ℃以内,催芽温度控制在26~28 ℃,当芽长到半粒米长时即可播种。
  2.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采用软盘育秧,播种时间3月20日左右;培育壮秧:一是培肥地力,选择肥力上等、排灌方便的稻田作秧田,播种前15 d翻耕田块,并结合施用底肥培肥地力,施用腐熟人畜粪15 t/hm2,或45%高效复合肥375 kg/hm2;二是均匀播种,大田用种量90 kg/hm2,每孔播6~8粒芽谷;三是秧田管理,1叶1心时以保温为主,膜内温度控制在25~28 ℃,不超过35 ℃;2叶1心时,厢面保持湿润,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遇到晴天,温度高时揭开薄膜两头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同时施用断奶肥,施尿素22.5~30.0 kg/hm2;3叶1心开始炼苗,先揭开两边,待温度稳定后全部揭开;3.5叶选晴天抛栽,抛栽前7 d厢面不能上水,便于抛栽。
  2.3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软盘抛秧,一般采用353#的大孔软盘,大田抛1 200盘/hm2,保证36万蔸/hm2,基本苗150万株/hm2。抛秧时必须选择晴天,田平要平整,只留1 cm水层,要抛均匀,手用力往上抛让秧苗垂直落下,先抛70%,再按3 m宽捡出工作道,工作道宽30 cm,然后将剩余的30%查苗补缺,确保抛匀[1]。
  2.4 科学施肥,重施底肥
  在施肥上既要全面平衡施,也要适时适量施,才能保证早生快发。底肥要足,而且要以有机肥为主,施用腐熟人畜粪15 t/hm2,或45%高效复合肥300 kg/hm2,在大田平整后施用;抛栽4~6 d后结合化学除草施分蘖肥,可撒施尿素150 kg/hm2;晒田复水后施用氯化钾112.5 kg/hm2,起到壮秆、增粒、增重的作用;齐穗后叶面喷施谷粒饱15包/hm2,每包对水15 kg选晴天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2]。
  2.5 科学管水,适时晒田
  在管水上坚持浅水活蔸、有水分蘖、湿润壮籽、干湿交替灌溉的原则。采用抛秧栽培方法,适当提早晒田,晒田的原则是禾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当苗数达到375万株/hm2时,开始晒田,晒至下田不陷脚为度,但因为早稻生长期间雨水较多,晒田不彻底,也必须露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真正到收割时叶青籽黄,黄丝亮秆。时到不等苗,即早稻的有效分蘖终止期在5月22日左右,这个时期以后发生的分蘖都是无效分蘖,不能成穗,反而消耗营养,因此必须在5月22日前晒田或露田[3]。
  2.6 科学用药,及时防治
  种子浸种催芽时进行消毒处理,大田进行合理肥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每3 hm2大田设置1盏频振式杀虫灯,用物理方法诱杀害虫,降低害虫基数。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在分蘖盛期和破口抽穗期进行防治。防治二化螟、大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可选用20%康宽悬浮剂,大田用量150 mL/hm2对水900 kg/hm2叶面喷雾。防治稻飞虱,用25%吡蚜酮360 g/hm2对水900 kg/hm2喷施稻株基部。防治纹枯病,用2%井冈霉素或井冈水1 125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稻瘟病,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或富士一号1 500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
  抛栽后5~6 d,结合施分蘖肥,用乙草胺15包/hm2拌尿素或细土撒施,施药时田中保持3 cm水层,施药后保水3~5 d,确保除草效果[4]。
  3 参考文献
  [1] 戴清明,叶新华,何维君,等.湘晚籼13号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1,25(6):693.
  [2] 陈贤阳,文志平,文以良,等.株两优224在湘乡市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湖南农业科学,2010(7):18.
  [3] 易稳凯.II优23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07,21(2):131.
  [4] 黎彬,朱建宇,閔军.中嘉早17在湖南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1,17(1):68-70.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科学的栽培方法,采用规范种植、合理密植、修剪矮化等科技手段,首次在德宏州集中栽培展示了一批最能代表德宏少数民族特色的食用野生木本蔬菜,其目的是驯化提高野生木本蔬菜的产量、品质和商品价值,积极引导,合理开发,使山区、坝区少数民族增收致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辐射带动德宏州野生木本蔬菜的快速发展。同时,造福中缅两国边民,促进两国“胞波”情意世代友好。目前收集展示品种有18个,今后还要不
摘要 针对当前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现状,对测报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较为符合基层实际的测报工作做法。  关键词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发展现状;对策;陕西西安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139-02  西安市地处陕西省中心,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倚秦岭,在东经107.40°~109.49°和北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优良耐阴地被植物富贵草的生物学特征、生长习性及分布,并对其繁殖方法及园林用途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富贵草;特征特性;繁殖;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44-01  富贵草作为一种阴生植物,具有四季常青、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等优点,不仅可以作为优良的地被植物,也是室内
摘要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一般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灶处理。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电动修复设备,该成套设备由供电系统、主机及刀具、残渣收集装置、刀具消毒系统组成,实现了腐烂病病灶处理的快速高效。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物理防治;配套设备  中图分类号 S4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50-02  1 苹果树腐烂病概述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毁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万年贡集团“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的运作经验及延伸产业链服务“三农”的启示,以期促进“三农”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万年贡集团;延伸产业链;服务“三农”;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68-02  万年贡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稳定优质粮源,降
摘要 林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部署赋予了林业发展新的使命。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人才教育为例,结合人才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林学专业教育与绿色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林业人才的管理有待深化以及人才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探索了提升专业特色、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提高林业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期林学专业人才教育更好地为绿色发展服务。  关键词 绿色发展;林学专业;
摘要 1956—2014年铁岭县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34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70.9 mm。月平均降水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103.4 mm;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8 mm。分析月平均降水量得出,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为5.7 mm;7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177.2 mm。1—7月月降水量逐渐增加,7—12月降水量开始减少。分析四季降水量得出
摘要 开展吉单631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单631种植密度在6.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为12 821.3 kg/hm2,由此表明在桦甸市内种植吉单631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可为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玉米;吉单631;种植密度;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通过分析综合气象观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管理、建设气象观测站等对策,以期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为天气预报及气象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观测数据,推动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93-01  综合气象观测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是发展现代气象
摘要 绿地是具有动态性的多种内涵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评价需要考虑许多影响指标和因素。从形式美感、文化价值、使用功能、滞尘效益4个方面确定9项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绿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模型;并且通过量化的滞尘树种、群落结构、植物绿量3个方面的具体分值,进行绿地滞尘的优化,以达到滞尘效益的优良状态。  关键词 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滞尘优化;山东济南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