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研究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作业训练治疗2个月,对照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工娱疗法治疗2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连线测验A和B、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①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PANSS量表总评分[(59.82±8.41)、(59.45±9.05)分]及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16.67±3.20)、(17.08±3.2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PANSS总评分(70.23±7.62)、(68.32±10.14)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21.46±3.26)、(20.82±4.21)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各项的减分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44.14±17.51)分]和B测验成绩[(96.47±34.4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51.76±21.18)和(114.31±35.76)分]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和B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8.21±3.96)、(10.24±3.52)分]较组内治疗前[(5.83±3.12)、(8.63±3.4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研究组测验成绩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研究组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87.82±23.21)、(23.20±11.5)、(23.14±42.00)、(4.80±0.76)]较组内治疗前[(78.20±21.40)、(28.87±10.21)、(21.54±26.50)、(4.26±0.08)]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WCST测验总测验、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研究组的测验成绩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验任务成绩,改善患者部分认知领域的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KOA患者分为热敏灸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热敏灸组患者给予热敏灸治疗,冲击波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热敏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防治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肢体训练及水肿预防治疗。于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SHS发病情况,并对2组患者患肢疼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SHS发生率为2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SHS发生率(64.0%),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Osteoarthritis (OA) is a major cause of musculoskeletal pain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Most treatment focuses on reducing symptoms, rather than modifying the disease process it
期刊
目的通过动态观测气虚血瘀证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以及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针刺疗法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40只用大黄灌胃7 d以建立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然后随机挑选10只设为假手术组,剩下30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期刊
目的观察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联合激光治疗尾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尾痛症患者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及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骶部硬膜外阻滞治疗。2组患者经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障碍指数(PD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肱二头肌等张收缩时肌电信号差异,分析PD患者肌电信号特异性,为PD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2例停药持续24 h的原发性PD患者并纳入PD组,同时选取22例年龄、性别与PD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完成不负重、1 kg负重和2 kg负重动态等张屈肘运动,记录其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比较2组对象在不同负重条件下其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变化,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和HBO治疗组,健康对照组6只大鼠,其余每组18只,建立大鼠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伤模型,均造模成功。常规治疗组给予长托宁和氯解磷定治疗1次,HBO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后即行HBO治疗1次。中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