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堂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之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固有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历史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过程,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以历史地理视角重构知识并利用地图落实时空观念是高三历史复习课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时空观念;知识重构;历史地理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94
  一、适应选考学考新形势
  2015年浙江启动了高考的试点改革,不仅高考的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试的内容也是产生了变化。新形势下如何适应选考学考的变化是每个高中一线教师都要思考和学习的内容。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的四份真题的解读和省内各地命题专家的专题讲座,我們可以发现新高考正是紧紧围绕着“历史核心素养”而展开命题。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9征求意见稿)》最新修订版可知,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思维是以时间、地点、人物为基本线索,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体系”。时空观念的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固有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因此在高三备考中落实时空观成为学生适应选考的重要抓手。
  二、深度把握教材,提炼要点
  在高三的二轮复习中单单对教材的重复梳理还不够,对教材的要点的精确提炼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根据教材的叙述可以大致归纳为如下的知识点:
  1.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 耕作技术: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
  3. 耕作农具:铁铲、铁锄、曲柄锄、大镰、耧车
  4. 水利工程:大禹治水的传说、都江堰、郑国渠、井渠(坎儿井)、王景治理黄河
  5. 水利书籍:《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史记·河渠书》
  6. 灌溉农具: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
  三、按时序重构知识
  历史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过程,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现有的教材依据专题模块书写,打破了原有的通史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历史时序意识。在复习中可以在列出教材要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叙述,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1. 原始时期: ②耕作工具:耒耜
  ③水利工程:大禹治水的传说
  ④土地制度:井田制
  ①耕作方式:牛耕
  2. 春秋战国时期: ②耕作工具:铁农具
  ③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
  ④土地制度: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耕作技术:耦犁、一牛挽犁(东汉)
  3. 两汉时期: ②农业工具:耧车、曲柄锄、大镰
  ③水利工程:井渠(坎儿井)、王景治理黄河
  ④水利书籍:《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史
  记·河渠书》
  ①耕作技术:曲辕犁
  4. 唐代时期: ②灌溉工具:立井水车、高转筒车
  四、以历史地理视角重构知识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的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依照地理概念,可以将《古代中国的农业》一课重新构建,分为以下几个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江东地区、四川地区等几个区域。通过地图的形式直观清晰的将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呈现出来。例如本课中多次出现的“关中地区”,学生十分陌生。用文字表述关中地区指的是“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相信这样的表述学生是茫然的。如果给出地图直接将关中地区标明,相信能让学生大致掌握关中地区是在现在的陕西省中部。再利用地图将本课涉及的几个区域农业直观呈现。
  地图的绘制可以是教师课件直接呈现,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出草图,让学生上来画。或者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画图,落实相关知识。尤其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图,对加深相关历史时空中的相关地理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高三的复习课堂既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梳理,也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构。特别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成为新课改以来的命题热点,高三复习备考也必需有意识的去挖掘,从而提高复习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325400)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是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以“立足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在中学英语课堂激励性评价方面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试从评价的目的、形式、方法、效果等几个方面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但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本文根据导学作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初中数学“班本化”导学作业的设计和使用。  关键词:初中数學;班本化;导学作业;设计和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课堂“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就进行课堂“任务”布置时,应注意的方面提出了想法和途径。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交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89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把优学派电子书包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就是将物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优学派电子书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入多媒体,通过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发挥好其本身的价值,促进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才能够使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巨大的提升,让学生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
摘要: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面广、形式多样、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综合考查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是复习备考的重点。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做好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考历史;材料解析;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92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主要题
摘要:每个学校都存在有不同程度厌学的学生,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与城市初中和农村初中相比,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厌学的情况最为严重。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本文从地缘、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五个方面探究影响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厌学的因素。  关键词:厌学;负面情绪;地缘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今年我校七年级教师都是刚从学校分配出来的新教师,本文就我在如何用字母表示数的示范教学中,为了用含字母的代表式表示探索的规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做一做、赛一赛,寻求相关的规律。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性活动;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95  最近,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学校在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