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路径探析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世界文明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国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而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包括人际交流、餐饮文化、节庆民俗、文体活动、宗教信仰、社团组织、华文教育、华文媒体等.而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具有广泛性、二元性、亲近性、融入性和永恒性等优势.如何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的独特作用,值得不断深入探索.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和理解英雄模范的一系列观点.从生成逻辑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立足于纠治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求;从主要内容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包含以民族英雄和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英雄人物,以爱国、奋斗、担当为重点的英雄精神和以忠诚、执着、朴实为核心的英雄品格;从实践路径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的建构要以习近平关于英雄模范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夯筑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践行学习英雄的自觉行动、打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内外众多公开版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这一文本当作“完成时”来编辑出版.但是,这一伟大手稿的原始形态却是不断删改的“现在进行时”.通过对广松涉(Hiromatsu Wataru)、卡弗(Carver)、孙善豪三个文献版本中被删除部分的考察,可以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另辟蹊径:①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思想形成过程;②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实贡献;③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重点与分歧点.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务之一,而非稳定就业者则是最有可能成为中等收入者的群体.本文根据CFPS数据对我国非稳定就业群体的规模、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失业风险高,收入更低,社会保障更差,这是影响这一群体短期内难以向上流动的主要障碍.因此,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逐步破除这些障碍,使之能够逐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一是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两大中心课题.为研究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对共同富裕“四个统一”的内涵、数字经济的新特征与新趋势进行分析,论证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创新效应、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和普惠效应,为均衡发展提供了共享机制,推动了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生态协同和价值共创是其中重要的机制;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培育互联网产业平台,做强做优做大数字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市场向
阐释活动主要由“理解”“解释”“应用”构成.“应用”作为阐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自古典时期以来至少形成了技艺-方法论、本体论、实践论三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以保存特定文本维持作者原意、证成阐释者自我存在的意义、改变并解释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目的.三者在当下共同发展,为丰富意义世界给予了充足的可能性,为构建中国阐释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进入中国,但由于其长期局限于比较研究的“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中西互释”单纯方法论视角,缺乏两种阐释学原理意义上的疏通与转化,因而至今并未见出本土化的重要实绩.要推进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本土化,须以文学心理学阐释的原理形态为出发点,运用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格义”阐释法,通过对中西文学心理学阐释各自所包含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层次文本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四步骤的“格义”阐释,最终
黄侃和范文澜在“龙学”上的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着眼百年“龙学”史,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更为准确而宏观的把握,从而展示现代“龙学”如何开篇.黄侃对现代“龙学”大厦之奠基,人们往往瞩目著名的《文心雕龙札记》,这固然有其道理,但需要指出的是,《札记》一书对《文心雕龙》的诠释重在创作论部分,这对百年“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另一个历史事实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黄侃有两位“龙学”高徒:范文澜和李曰刚.作为黄侃的“龙学”继承人,范文澜犹如现代“龙学”大厦的设计师,对“龙学”之传承与建构均起了关键作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历经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革命型价值观、革命与建设型价值观、改革与建设型价值观和复兴型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实现以价值追求为不竭动力,以价值自觉为加速驱动,以价值自信为精神力量.综合而言,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是在批判与超越中回应现实,在自省与革命中完善自身,在为民与奋斗中永葆初心,这既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亦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未来征程中的基本逻辑遵循.
在线教学质量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基于CIPP模型,构建了在线教学评价模型;结合对国外在线教学评价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了适用于在线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包含背景、投入、过程和产出4个维度,涵盖政策背景、课程背景、系统要素、教师要素、学生要素、在线课程、教师支持、学生支持、在线教学交互、专业产出、通用产出和绩效产出在内的12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关注在线教学各阶段的持续监控,综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在线教学决策和改进,可以为我国在线教学评价相关研
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失控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威胁.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创新大数据时代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的信息组织建设研究框架,建立区控中心“互联网+SCER追溯平台”的运行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SCER追溯平台”供应链生态的发展模式,探讨区控中心“互联网+SCER追溯平台”的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建模仿真分析来证明大数据平台下信息共享中信息流传递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价值的增值与创造.进一步提出建设路径:加快完善对大数据时代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大力促进大数据时代的新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