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东: 坚守语文“读”与“写”的麦田守望者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老师的箴言,也是于保东一辈子的座右铭。他感慨道:“25年前,有幸得到于漪老师的指导,这位彼时已六十余岁高龄的前辈,依然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与执念,他作为教育家的风范,让还是青年教师的我,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回忆32年的教学经历,于保东用两个字高度概括——“守正”。在过去,他尝试做过很多创新,提出了“生活化作文”理念、“基于学生问题的导学”教学模式等很多超前的理念,但无论如何创新,他永远坚持将“读”“写”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保持着对课堂这一主阵地的敬畏。
  师生共读,一书一法
  “我把阅读当作一场修行,每天坚持阅读是我的一种学习方式。”于保东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阅读是习惯,也是于保东对自己的监督,一有时间,他便捧起书本沉醉其中,或专业书籍,或文学名著,不同的书籍总会给他带去不同的满足感。阅读时,他常常会执一支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随时记录,他也常常动笔写一些文章,或论文,或随笔,三十几年的坚持,已经有百余篇文章发表在各类刊物上,这些,都是他一点一滴的积累汇聚。
  教材文本,在于保东看来,是阅读教学的前沿阵地。在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中,于保东总结出基于“大概念”理解下的单元阅读教学,即在大单元教学系统中,重视以学科大概念、单元大概念为核心,使阅读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单元主题为引领,使阅读内容情境化,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生和落实。每篇课文的阅读价值点由大单元、大任务确定,彼此照应,又由共同的教学目的所统筹,阅读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
  “整本书阅读,我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引导学生阅读上,于保东把自己比作“麦田的守望者”,他倡导师生共读,二十几年来,他坚持每学期至少陪伴学生共读两本书,与他们交流读书心得,初中三年,于保东能和学生一起读完十几本书。
  所谓“教无定法”,对于整本书阅读,于保东更愿意采取一书一法,如阅读《俗世奇人》采用圈点批注、以篇达类,阅读《朝花夕拾》设计适切的阅读任务群,阅读《昆虫记》以“趣”为纲带动整本书阅读,阅读《红岩》则按照学生阅读能力层级提升的要求推进阅读……合适的阅读方法,往往能让作品的核心凸显,使经典著作更容易被阅读习惯尚在养成阶段的初中学生读懂、品味。
  每年4月,于保东都会在班级开展“八个一”活动:参加一次阅读大赛;设立一个专题性阅读学习园地;每人制作一个简易阅读书签;每人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名著解读;自办一份读书小报,发动全体学生贡献短文;每日早读诵读一篇美文;学生互换一本好书;组织一次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这是于保东对学生更是对自己的阅读监督。他说:“让读书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师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这正是我和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培养过程意识,让作文生活化
  语文名师于永正曾说:“语文很简单,无非就是‘读’与‘写’那些事。”这揭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便是集中于“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
  早在二十几年前,于保东便提出了“生活化作文”的理念,即作文不仅仅是考试的工具,作文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自然、社会、人生,以生活的实际场景作为写作的起点,激發学生真实、自由书写生活的欲望。他说:“语言是人不同于万物的地方,是一个人的灵魂,作文即是用思维引导语言,为灵魂找一个表达的出口。”
  如何做到作文生活化?于保东提到一个词,叫作“过程意识”。所谓“过程意识”,即是对于写作过程的清楚认知,知道哪个阶段应该如何进行。他解释道:“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只是站在作文的出口来看写作的结果,对作文过程的漠视,往往导致学生对作文对象和作文过程的选取意识淡薄,作文内容、模式千人一面,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对于学生过程意识的构建,教师应该明确三个阶段——前过程、过程中、过程后的不同任务。”于保东讲道。前过程指写作前一至两周,教师就要提前告知学生相关的准备内容。在一次以写景为主题的写作课,于保东提前两个星期便让学生利用假期,走出家门,拍摄自然美景,并将所拍的照片放到班级展示,写下精美的解说词。下一步,结合《春》《济南的冬天》等名篇或诗文,揣摩、领悟写作手法,积累优美词句,提前帮助学生进入到作文的问题情境中。
  于保东认为,作文非公式化内容,因此在过程中这个阶段,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头脑风暴,而非是写作技巧的单向灌输和简单训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生活经验拥有者’向更高层次的‘生活经验表达者’身份过渡。通过课堂思考与讨论,教师应指引学生将脑海中的内容再现,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寻找彼此联系,从而构建起文章的结构网络。”于保东说道,就像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教师绝不能剥夺学生亲历、体验的权利。
  一篇作文初稿拟成,于保东和学生便会随即进行四个步骤:自评、反馈、修改与展示,这就是过程后阶段。首先学生按照语篇要素对文章解构,反思写作过程,做出自我评定;然后同伴以读者的身份进行评价,反馈文章的优点与不足;接着,结合自评与他评,以及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文章多次修改;最后,大部分文章在反复修改后,已经算得上优作,于保东便搭建班级博客、微信群、QQ群等平台,上传优秀作品,供每位同学学习参考。
  “‘阅读’‘写作’是语文最重要的两个阵地,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牢牢把握。”这是于保东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三十余年,于保东始终坚守在这两个阵地之上,勤苦治学、自觉成长,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正如他所说:“站在三尺讲台,便注定不忘初心。”
  “阅读”、“写作”是语文最重要的两个阵地,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牢牢把握。
  GOOD TEACHER
  于保东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地方课程评审专家、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编委、山东省教师职业技能评委、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青年骨干教师指导教师、东营市教育教学评审专家、东营市学校教育发展水平评估专家。主编教育教学论著多部,在《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他文献
比起以往的机械移动硬盘,SSD移动硬盘无论是传输速度还是便携性都可以说是远超前者。各大品牌的SSD移动硬盘当然也路线登录市场,近日我们收到来自西数旗下新一代的My Passport随行SSD版,其可以算是目前行业内备受瞩目的SSD移动硬盘,下面一起来感受下。
为了敏感难缠的女儿,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刀枪不入、没有感情的\"金刚芭比\"……初二女生依琳来咨询之前一共改了3次时间,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抱歉,老师,我太害怕了!\"我很理解,咨询室毕竟是一个陌生环境,14岁的孩子需要适应的时间。她这次来咨询也是因为害怕去学校。
在重庆云阳海拔千米的龙缸景区,有一对悬崖保洁工,绳子一端在悬崖下,拴着丈夫;另一端在悬崖上,连着妻子。一条安全绳,两端夫妻情。\"贵生,贵生!你在哪儿呀?我看不到。\"54岁的解一香边往悬崖下探望,边默数3秒,仍不见丈夫吴贵生的身影。得不到回应,她立马拨通电话。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电力工业和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讨会”上,田博董事长要求,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彰显冀北新作为。
结合界牌岭隧道衬砌纵向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治理,通过建立裂缝性质判断、反推外力大小及位置、结合地质资料判断裂缝成因、开裂结构综合处治等一条新的研究路线,明确背斜挤压构造发育带的岩质隧道偏压成因,由此总结出存在地质偏压的隧道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选线、支护、防排水等关键技术。
为了理解和执行GB/T 20385.1-2021《纺织品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第1部分: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新旧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配网规划建设研究部负责人张振强,一个拥有强壮体魄的北方汉子,却有着细腻缜密的思维。他的这种细腻缜密的思维,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全方位地体现在他的专业工作中。2018年9月,张振强作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专业的\"老兵\"加入到了智能配网中心这个新团队中。\"放着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北戴河供电中心主任不当,来一个小的而且新组建的单位?\"面对大家的质疑,张振强总是憨憨一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专业工作的热爱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教师的“教”代表着什么?站在语文的角度,张萍老师向我们做出这样的解读:“当我们把‘教’字拆开,便能看到它蕴含的三重含义,左边为‘孝’,代表良好的德行,右边为‘文’,代表博学求知。而它的里面是一个‘子’,寓意要把学生放在心中。教师把‘教’拆开,同时扮演好其中的每一个角色,合在一起,便能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  以“医者仁心”拯救阅读  从小对语言文学的热爱,注定了张萍与语文学科的缘分。刚入职的那几年
2021年8月8日,2020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在另一个竞技场——奥运新媒体大战上,作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奥运宣传的主阵地,科技文体传媒中心尝试与头部移动互联网巨头谋合作的新思路,探索移动优先、网络直播带动的新模式,实现了撬动亿级传播量的新突破、新作为。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促使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情境教学法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科学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大有裨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动、具体的史实,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见,情景教学法不仅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更满足新课程的要求,理应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