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诱变选育纤溶酶高产菌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诱变育种研究中,寻找突变频率高,突变频谱广的突变源是一项重要而实效的工作.离子注入法作为一种新的生物突变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2].离子注入和其他常规诱变有着明显的差异.离子注入的同时存在能量传递,动量传递,离子沉积以及电荷积累过程.而其他的辐射诱变仅仅是利用能量传递;化学诱变则从分子基团的交换考虑.因此离子注入不仅兼有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的特点和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离子种类,能量及电荷达到有目的进行诱变的效果.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余增亮等人发现离子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进行暂态稳定计算时,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有何特点,并比较了它与现有负荷模型下失稳模式之间的差别。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在配电网综合负荷
根据2001和2002两年间6个月的标志重捕资料,在对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草原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的体长、体重和尾长3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目益增加,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电力工程越来越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电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尤其是电能,更是最为主要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更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力量,因此,保证供电稳定至关重要。在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电力行业也有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也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必须不断提
本文介绍了BKX-Ⅰ型变轴数控机床运动学参数标定的实验设计和具体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对于提高变轴数控机床的静态精度非常有效,对6-UPS型并联机床的标定具有通用性
基于本组采用恒电流技术、直接在金属钨片上以电化学方法制备具有白钨矿结构的钡、锶、钙(包括其复合体系)钨酸盐(Ba1-x-ySrxCayWO4)薄膜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功能薄膜中的成膜机制,讨论了晶态薄膜电化学制备过程中的电流密度、电解液酸度、沉积温度和溶液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薄膜形成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相关薄膜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着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配网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供电质量及配电安全可靠性。在本文里我们将了解基于远程控制方式的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湖南和福州等地的15个假俭草种质资源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显示出7个酶位点
作者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的方法,研究了化学配比(Al2O3/MgO)为2.3和2的尖晶石透明陶瓷中,掺入不同量La后的正电子湮没特性及缺陷情况,并且研究了化学配比(Al2O3/MgO)为2的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