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类大学生的中医药认知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北京市9所高校为例

来源 :中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北京市9所非医专业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现状.研究发现,大部分非医类大学生对于中医药有一定了解,对中医药的优势及作用能够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调查也发现,部分非医类大学生对中医药知识了解相对匮乏,不仅对中医药认识不够充分,而且对中医药发展存在偏见,显示出非医类大学生与中医类大学生相比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客观事实.认为其原因主要是非医类大学生缺乏中医药知识、专业差异导致对中医药关注不足、高校缺乏对中医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和中医药发展中的乱象导致大学生认知偏差.提出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助推中医药在非医类学生中的推广与普及的策略:一是政府应重视推广中医药融入高等院校教育;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高校中医药多元化传播途径;三是科普化、通俗化中医理论,推动中医药知识走进校园.
其他文献
以探讨动态对等原则在留学生中医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意义为出发点,借助CLIL(Content and Learning Integrated Learning),即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方法的主要理论框架为留学生中医学基础课程进行课程设计.从“解构”“共构”到“自构”,通过3个教学层面的循序渐进,结合多种动态的教学活动,使得教与学之间能够划下“动态对等”的符号.
以十版教材为主校本,九版教材、新版教材和试用教材为参校本,肯定了《各家针灸学说》的编写成就,并对总论篇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各家针灸学说》总论篇内容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书名篇名有误、引用史实有误、现代医家布局不均、出土材料有待完善、不明读音、流派源头需上溯、引用原文使用通假字,针对这7种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对以后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本文基于对传统不变目标区域校正法的改进,选择4期辐射定标参考影像对DMSP-OLS影像进行了饱和校正与时间序列连续性校正。通过阈值法去除了NPP-VIIRS影像的背景噪声及异常值,利用对数变换压缩了其灯光辐射值的动态范围,使其亮度分布更接近于DMSP-OLS数据。利用BiDoseResp函数模型对NPP-VIIRS影像进行了一致性校正,获得了1992—2019年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影像。从定性、定量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质是提质增效.分析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全育人”的氛围不够浓厚、顶层设计和系统建构欠缺、实施过程不够精细和均衡等问题.针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效能,提出优化内部治理,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5个方面的具体路径,以确保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取得实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化、现代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案已存在明显不足.我校中国医学史课程组近年来探索多元化考核方案.在多元化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常规考试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基本知识点考核与创新能力考核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教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常态,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必选,如何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金匮要略课程为例,提出“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团队协同教学理念”,并探讨此理念在正常教学状态下的意义及应用,以期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高质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医学流派属于自然科学学派,是中医学学科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医学流派划分的根本依据是“学术”,目的 是为了昌明学术.在大学学科建设中,医学流派是一种学科组织形式,学派建设应致力于恢复学术传统,促进新学科形成.学派在传承中不断分化融合,推动学科发展与成熟.对医学流派规范与管理应从学科组织建设角度出发,使学派建设尽早走出丛林时代,成为新学科萌生的土壤,达到助力中医学学科发展的效用.
高校“五老”是一个具有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的特殊老同志群体,是培养教育大学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德育力量.依据“95后”大学生置身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列出德育需求菜单;通过“五老”优势分析,列出德育供给菜单.提出按规律施教、细分功能组、立足小舞台、点线面互动、树特色品牌,实现“95后”“需求菜单”和“五老”“供给菜单”的精准对接的实施要点,有效地把“五老”群体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之中.
以《四物汤对血虚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为例,对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学虚拟仿真创新实验项目的 设计与探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该项目融合了案例式、基于问题的学导式以及自主学习式等多元教学方法,由临床诊断与治疗、四物汤对血虚证的作用机制探究、拓展实验3个模块构成,项目实施的反馈意见表明其可以推动学生“基础与临床”和“中医与西医”知识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素养.为对标“两性一度”,进行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虚拟仿真创新实验项目的 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小说阅读文本是《石门阵》,小说的作者是卞之琳,题材属于革命文学,文末的创作背景提示以及第8、9两道主观题,对教师实现教与考的有效衔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启示,值得教师深入探究.本文对该小说阅读题对小说教学的启示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