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理性的失去:高校教师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的迷与思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行评议制度由来已久,在保障和促进学术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在破“五唯”的政策背景下,对同行评议制度本身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换言之,同行评议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性的评价手段,其存在与维系有效运作的前提乃因其信奉着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注重共同体成员之间围绕共同话题的理性论辩.然而遗憾的是,行政干扰正不断削弱同行评议制度中的共同体规范功能,人情纠缠正不断侵蚀同行评议制度中的理性精神.在上述两股强大力量的夹击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存在基础遭受重创,同行专家不能很好地扮演学术“守门人”的角色,接受评价者也不以获得同行的认可为最终目的,该制度所能发挥的判决与引导作用也日渐形式主义化.为此,需要通过渐进变革的方式,尝试实施公开评议,恢复学术界的理性论辩传统;通过评议思维的转变,减少学术“找茬”导向,凸显以评促建的积极功能;通过学者自律,凝聚学术团体力量,发挥学术同行的能动性.
其他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为该课程的展开提供了纲领性的教学材料,重要性可见一斑.若达到教材设定的基本要求,并实现高等院校为大学生开设该门课程的育人目标,则必须依靠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好用好教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最为关键.转化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重塑教学内容;第二,变革教学方式;第三,开拓课外教学活动.
新传播技术对身体形态的再现使其成为一种与技术互构的产物,也使技术化身体与主体的关系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作为一项专门用于美化图片身体的媒介技术,数字美颜在网络社区深受女性喜爱,形成了浓厚的“滤镜美颜”文化,女性身体所承载的意涵也面临新的延展.基于此,本文从身体理论中真身、具身和化身的理论框架出发,剖析16位女性数字美颜使用者的媒介实践过程,发现数字美颜时代女性的技术化身体具有主体间的社交共享属性,并由此衍伸出契合大众网络社交期待的身体“神话”;女性在对化身的修补和美化中注入了主体及主体性的文化延伸,凝结了
在数字时代传播观念变迁的讨论中,重思政治哲学的“公正”问题是有意义的.就公正的立场而言,(1)新闻并无先验性的神圣,新闻理应为了人、属于人、回到人;新闻处于社会传播之中,新闻正义在本质上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2)新闻应超越专业主义的局限,将本体性从公共领域转向“国家、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总体”——只有在这一总体性叙事之中,新闻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持有完整的公正;(3)新闻人本主义的观念,将不满足于专业性、中介性和过程性,并使新闻业回归高度理性、高度责任感、高度职业能力的知识分子行业.
本文借助图尔敏模型,考察《人民日报》评论版和“侠客岛”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发展出一套测量指标.研究首先发现,“侠客岛”评论文章里,新闻论证中的主张数减少,间接依据增多,使用全称量词描述主张的成立程度较之报纸评论有所下降;其次,“侠客岛”评论文章中动员读者与赋予事件意义的意图减弱,更专注对事件进行阐释.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呈现出由“判断”向“解释”的转变,这一变化与移动互联网互动性的特征相契合.这是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自我调适,其目的 在于,在全新的传播场景下继续承担引导舆论的功能.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从受众劳动、商品化、情感异化三个维度管窥和反思西方“数字劳动”等术语在理论旅行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契合度与合理性问题.研究认为,尽管数字劳动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粉丝研究视野,并 有效避免权力结构与不公问题滑落到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外,但由于缺乏对本土化情境适用问题的考量,忽视作为具体个体
本文从事件、媒介和动员三个维度入手,对33个反性侵网络抗争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探究各维度因素对反性侵网络抗争行动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媒介维度、动员维度的条件变量可从不同角度发力促成反性侵网络抗争的成功,但协同发挥优势的效应、最佳反性侵网络抗争路径应是:事件维度作为道义起点,为其提供事理支撑并吸引足够多的注意力资源;动员维度借助情感的力量汇聚民意,组织抗争行为;而媒介维度则通过媒介的影响力和连接性进行加持,升级议题,影响政策议程,推动政府重视反性侵网络抗争者的诉求.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由谁去讲、话语权和主导权如何把握,这是亟需破解的现实课题.本文阐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以国内话语等同或代替国际话语、讲故事主体缺少协调性的问题,提出了下好先手棋、全面立体发出中国声音;注重中国话语体系的讲述方式、提高中国声音传播的有效性,厚植中国话语体系的实施主体,打造中国声音传播的核心竞争力等路径,力求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在民事诉讼法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民事诉讼法学理论抽象难懂,加上部分学校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甚微.而法教义学以奉行现行实在法律秩序为圭臬,以现行法的解释和适用为主线,对民事诉讼实践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而为民事诉讼法的适用提供了统一理路.这种实践品格不仅能够有效消解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也同当下我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机制高度契合.
当前移动终端获得了广泛普及,大众使用网络习惯发生了一些转变,更加喜爱趣味性比较明显的短视频,当前快手、抖音、火山等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短视频时间都比较短,会控制在5分钟以内,与文字相比,带给大众的视觉冲击影响更明显.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大众比较希望参与到一些公共问题议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短视频新闻的不断创新.
通过盘点包括纸媒、广播、电视在内几大传统媒体,几十年来由盛到衰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其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在传播方式、受众认可度等方面的优劣势,最终指出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取长补短,完成转型,继续发展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