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型柴油机的电动增压技术研究

来源 :内燃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NiM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在某中型柴油机平台及其衍生的混动平台上开展了电动增压系统匹配方案对于整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基于柴油机平台研究了不同电动压气机布置形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在基于同一柴油机升级的混合动力平台上研究了应用电动压气机的效果.结果表明:柴油机平台上,电动压气机串联布置形式优于并联式.串联前置时低速转矩提升了13%,进气量提升了44%,制动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改善了12%;串联后置时转矩提升了11%,进气量提升了37%,BSFC改善了11%.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功率转矩均可达到相同目标的情况下,串联后置布置形式优于串联前置,BSFC最大可优化11%,采用后置布置须另外加入中冷器,会导致成本提升.总体而言,基于混动平台的电动增压系统,不仅具有动态响应快能解决涡轮的迟滞问题的优势,而且通过优化匹配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增压系统,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采用m法建立考虑桩土作用的下部结构模型,研究了系梁对陡坡路段桩柱式桥墩屈曲稳定性的影响,相关结论可为山区桩柱式桥墩关于系梁的设置提供指导与依据.
为优化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与喷油策略,基于CONVERGE数值模拟研究了挤流区高度、喉口半径与喷雾夹角对75% 负荷工况下天然气—柴油RCCI发动机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挤流区高度可促进燃油雾化进程,有助于燃油充分燃烧,挤流区高度过大将削弱反应活性分层,降低缸内温度,增加碳烟排放量.对所研究机型而言,最优挤流区高度为6.56 mm.增大喉口半径可延长燃油喷雾进程,增加
为了优化并规范海洋科学数据申请审批流程,实现海洋科学数据申请审批的网上协同办公,本文详述了海洋科学数据申请审批的业务流程并设计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海洋科学数据申请审批功能模块.应用上线后,有效推动了海洋科学数据高效管理和应用,提升了海洋科学数据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基于局部反循环打捞机理,设计了一套满足超深小尺寸井眼要求的铣捞一体化工具.提取并简化工具内部的流道,并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打捞机理的可行性以及喷射嘴的数量、喷射角度对打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捞机理可行,且在相同的工作参数下,圆周布置三个喷射嘴并与中心轴夹角均为15°时,打捞效果最好.
对某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歧管进行改造,搭建了柴油/甲醇双燃料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发动机专用试验台架,系统地研究了甲醇替代率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转矩转速1600 r/min下,负荷率25%~50%范围内甲醇替代率为10%时发动机经济性最佳;50%~100%负荷率范围内随甲醇替代率增大,有效热效率升高,有效当量燃油消耗率降低;100%负荷、30%替代率时,与原机相比,有效热效率提高9
本文通过低温水解和Na2CO3活化制备了灵芝孢子粉基电容炭,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容炭主要为微孔结构,孔径以0.8~0.9 nm为主.扫速为5 mV·s-1时,由循环伏安(CV)测试得到该电容炭的比容量为135.9 F·g-1.在恒流充放电(GCD)测试中,当电流密度由0.5 A·g-1增至20 A·g-1,该电容炭的容量保持率为80.1%,表明该样品适合大电流充放电.该样品较小的阻抗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分析传统同步碎石封层车的整车结构、工作原理、作业流程,提出了同步碎石封层车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基于某型号同步碎石封层车基本参数及动力性能指标,对同步碎石封层车混合动力系统中主要动力元件进行参数匹配研究及选型;结合混动同步碎石封层车4种工作模式下能量流动特点和转场、作业两种工况下的能量需求,研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增程式车辆发动机和辅助能量源间的能源管理策略.运用Cruise仿真软件搭建同步碎石封层车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将所提能源管理策略导入Cruise仿真平台,基于Cruise和MATLAB联合
针对某款带有双质量飞轮(dual-mass flywheel,DMF)的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器轴系,进行了扭振特性多目标多参数优化与鲁棒性分析.首先在系统仿真软件Amesim中搭建了其扭转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仿真与实测的增程器轴系自由端转速波动验证了模型,发现模型能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选取轴系各段转动惯量、扭转刚度及阻尼等14个主要设计参数作为待优化参数,并以轴系强度、刚度与低阶固有特性等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
综合录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可以有效保证其钻井参数的真实性,同时还能为石油地质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在研究综合录井参数和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录井的原理和优势建立了符合本工区块的事故预警系统,并结合现场实例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级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利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实时整车模型,并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诊断框架.采用一对一方法构建多分类器,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8%.构建了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实时仿真,验证了实时环境下基于支持向量机诊断算法能有效实现对混合动力系统多故障并发模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