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kPa下均三甲苯-偏三甲苯与均三甲苯-邻甲乙苯体系二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研究及精馏模拟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均三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存在于重整重芳烃中,其中均三甲苯与偏三甲苯、邻甲乙苯的分离较为困难。测定了2 kPa下均三甲苯(1)-偏三甲苯(2)、均三甲苯(1)-邻甲乙苯(3)两个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分别采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回归获得二元交互参数,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在2 kPa下,均三甲苯与邻甲乙苯无法通过普通精馏实现分离。通过对均三甲苯-偏三甲苯-邻甲乙苯体系进行烷基化反应,而后分别采用单塔减压精馏和双塔减压精馏对反应产物的分离进行精馏
其他文献
利用2009—2018年廊坊市雾、霾、浅层地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以及廊坊市Ms2.0级及以上地震资料,采用Yamamoto统计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廊坊市雾、霾日的浅层地温特征及地震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廊坊市雾、霾发生、分布既有相似的特点,也有不同之处。雾的月分布呈单峰型,峰值月为12月;霾的月分布呈双峰型,峰值月为7月和1月,最大值出现在7月。2)雾、霾的分布、形成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环保体系已经成为推动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支撑,建立完善的智慧环保体系更是我国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将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治理中,建立智能的环境数据获取和处理分析系统,做出合理的决策,进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是建立和完善智慧环保体系的关键措施。智慧环保体系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结合能实时高效地监测城市污染源、生态管理等多领域环境问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迅猛增加,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也与日俱增,2018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达305.5万~509.2万t。其因含有较高浸出浓度的重金属和高毒性当量的二英等有毒有害物质,属于危险废物。根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特性,详细介绍了其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总结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环境管理需求,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填埋处置管理体系不完善、利用处置过程标准规范缺失、处理处置技术有限等方面的具体原因;并提出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飞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
铬及含铬的复合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修复技术处理铬污染场地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剖析了微生物吸附、吸收、转化及外排Cr(Ⅵ)等作用机制;结合当前的污染场地状况,概述了多因子复合胁迫下生物去除Cr(Ⅵ)的研究现状,指出金属离子和氧阴离子胁迫对细胞生长代谢及Cr(Ⅵ)的去除产生复杂影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论述了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去除Cr(Ⅵ)的研究进展。提出当前生物修复铬污染场地技术,正经历着由突破功能型菌株选育向探索生物解毒机制的转变,以现有认知可以证实生物去除Cr(Ⅵ)核心技术的应用潜力;
为探究填埋龄对垃圾腐殖土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我国江苏省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中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填埋年限分别为1~3、3~6、6~10 a的腐殖土及填埋场周边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腐殖土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填埋年限呈增加趋势,但均低于填埋场周边土壤。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填埋年限的腐殖土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但填埋场周边土壤中细菌群落与填埋年限为6~10 a的腐殖土相似度较高,可能是周边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垃圾
介绍了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MTO装置再生器旋风分离器更换检修中的新方法和检修新思路。旋风分离器更换方案是采用整体吊装、外部利用检修工装进行组对和一系列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此方法保证了检修质量,压缩了检修工期,降低了检修中的安全风险。为公司赢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同类工程开创了可参考的施工思路和施工方法。
构建了X光层析成像(XCT)气固流动参数测量系统,基于锥形束滤波反投影算法(FDK)开发了CT三维重建软件,并设计了射流识别及量化算法。基于以上方法获得了不同流化风速下床料粒径dp、布风板孔口直径d0和布风板孔口均分面积A0对射流形态结构和几何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均射流长度L、最大直径D和体积V与床料粒径dp成反比,与孔口直径d0和孔口均分面积A0成正比,最终拟合了流化床平均射流长度关联式。
设计了一种通过MOHS-SVM实现的转子性能评估。采集转子的振动数据集,以SSAE方法从特征集中提取获得深层次特征并形成对应特征向量。通过MOHS优化SVM参数,构建最优化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的mon条件下,corr较小。对应最优解集来说,corr只发生小幅变化,mon则发生了较大变化,设定最优解为mon=0.4964、corr=0.8652。采用MOHS优化的模型参数获得了比手动设置参数更优的效果,从而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进行参数选择出现的盲目性。当故障点磨平时,DI值发生了显著下降,表明SSA
采用粒子成像测速(PIV)和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同时测量了水平通道中湍流扩散过程的流速和荧光剂浓度的瞬时分布,并利用实验数据,通过本征正交分解(POD)模态分析方法,实现了湍流条件下荧光剂扩散过程中浓度分布的数值重构。该方法应用于瞬时浓度分布的特征分析中,得到了瞬时分布的各阶模态,并分析各阶模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所含能量。结果表明,浓度分布在距离荧光剂入口较近的区域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且低阶POD模态能量占主导地位。应用POD分析得到的模态可以较准确地重构距离荧光剂入口较近区域的浓度分布的基本特征,相对
采用改变pH法在25、30和35℃下测定了质量浓度为0.25-4.0 mol/kg的KCl水溶液中蛋氨酸的解离常数,计算得到了蛋氨酸的质子化焓;采用电动势法在25℃测量了0.025-0.200 mol/kg蛋氨酸溶液中浓度为0.1-1 mol/kg的KCl的活度系数,计算得到了KCl溶液中蛋氨酸的活度系数。结果表明,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随温度上升而减小、随KCl浓度增加而增大;25℃下,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随蛋氨酸浓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运用德拜-休克尔模型和Pitzer模型对解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