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教育发展过程之中,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教学制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优势,针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培养内涵、模式特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探讨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省重点课题《“乳品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ZJB1215018)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43-01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1.现代学徒制内涵介绍
  在现代教育过程之中,高职院校之中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现代学徒制,随着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的研究和试行,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创新元素,学徒制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进行质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之中,首先需要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就“学徒制”来说,其指的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之中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以及实际操作为教育手段的职业技能传授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教学起源于十三世纪中后期,是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出行。鉴于各个国家的教学模式不同,学徒制教育的发展建设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现代的职业教育过程之中,现代学徒制是现代教育和传统的学徒制的结合,在使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和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同时完成传统的师徒培训方式。在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设之中,现代学徒制的使用和提出是在2011年,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之中院校和企业相合作,在时间过程之中采用学徒制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内涵解析
  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过程之中,其使用的基础是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校方和用人企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针对合作方式、方法以及合作内容等进行提前的讨论和协商,建立较为完善的共享机制和协调管理方法。学生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现代学徒制的使用过程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和企业走味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实践部门和管理部门,两者的合作情况会直接影响学徒制教学的进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尽量选择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人员和企业技术员工进行指导,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1.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之中,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是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建设的目标,以校企的深度合作为教育的基础,以学徒的实践技术和理论培养为教育的核心进行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员工共同完成教学,教师负责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企业的技术员工负责进行对学生技术实践过程的指导的管理,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使得两者的结合更为紧密。
  2.校企双方制定培养方案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同时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和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教育过程之中,企业同时具备用人单位和教育主体的身份,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
  3.协同式教育
  在高职现代学徒式教育之中,协同式改革要求教师将技术学习之中的两个重点:英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的教育相结合,抛弃传统的高职教学之中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技术实践的熟练度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后的技术实践过程之中逐渐深化,进而帮助学生同时掌握技术和理论的学习。
  三、优化建议
  1.加强政府的职责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之中,提升政府的重要度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条例的颁布来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避免在教学过程之中出现违法事件。除了加强法律监管之外,政府还可以提升对部分采取学徒制的高职院校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避免其在教学过程之中被经济困难所影响。为了加强对学徒教育过程的管理,政府可以组件教学协会等组织定期对学徒制教学进行管理和优化,保证教学质量。
  2.合理選择教学专业
  在学徒制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高职院校不能随意进行专业的选择,应当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合作企业的需求先行选择部分的专业进行教育试行,在确认企业对于专业有所需求,且教学质量较好的情况之下再进行推广,避免在教学过程之中出现教学质量不佳的情况,影响正常的学习进程。在开展过程之中最好选择制造业专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试行,这些专业的需求量较大,适合于进行学徒化教学。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尝试,需要在政府、 学校及企业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努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探索出多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以更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等,译.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84:19.
  [2]鲁婉玉.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日后走向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旅游地
导语在北京,每个人都和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一定带给过你或喜悦或悲伤的过往。北京像个巨大的记录仪,记录着这座城市中每个人的剪影。从5月开始,本刊“文化映像”
信息技术在教育业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信息化教育技术不仅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动力,还有效地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育模式,为
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入,对中职生采取经济补助措施,以及席卷全国“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矛盾,使中职教育的发展如雨后春笋,焕发活力。在校生数显
1955年12月,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创建了复旦大学语法、修辞、逻辑研究室。1956年元旦,毛泽东主席接见了陈望道先生,对陈著《修辞学发凡》给予“很好”的评价,并
作者采用最新国际词汇量测试工具调查了理工科重点院校256学生的接受性词汇量和产出性词汇量。研究发现,理工科重点院校学生一年级拥有接受性词汇量近3300个,较10年前增加了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成为冲击传统课堂和干扰教师上课的最大挑战物,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辅助德育课教学,使智能手机成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学习的载体。本文提出了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不规则使用、配合教学平台使用、制作微课进行自主化个性学习、建立微信公共群、开发德育课程app等应用形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智能手机 职业学校 德育课堂  【中图分
孔子学院与大学汉语专业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一项文科专业,其发展历史非常久远。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这门专业在就业上竞争非常激烈,这对高校中汉
This book makes a thematic study of some syntactic problems in Chinese by using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ism and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