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企业的若干考证和辨析

来源 :法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关于公司的语源公司是舶来品,而公司一词,究竟源于何时? 有的公司法著作称,"公司"语出庄子,但查无实据。经查《庄子》原文,是为"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此处的"公",系用以解释包容、协调天地阴阳万物的"道",而非指世俗人事;文中更没有"公"、"司"二字之合用。所以,公司一词,并非中国所固有。
其他文献
<正> 一、1995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 1995年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稳步前进的一年。民事诉讼法学界的学者们把握机会,勇于开拓,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1995年4月,日本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竹下守夫教授应邀来华,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的专家、学者一起座谈、讨论,加强了相互问的交流与了解。1995年8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伟教授在第十四届亚太法协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
<正> 1995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95年会于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组长、全国妇联副主席聂力中将、中国法学会顾问余叔通教授(并代表中国法学会会长邹瑜教授)、全国人大法工委巡视员何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杭生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的讲话。巫昌祯教授代表干事会作了上次年会以来的工作总结。杨大文教授代表干事会就《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婚姻家庭:关于完善婚姻家庭生活的研究》课题完成情况作了汇报。王
<正>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严格依法办事,根据不同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与适用法定刑,以实现刑罚的目的,必须正确区分罪与罪的界限,准确定罪。因此,划分罪与罪的界限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怎样正确划分罪与罪的界限,我认为主要应研究解决以下问题:划分罪与罪界限的原则与方法,划分罪与罪界限的范围与重点,重罪与轻罪的界限,交叉与重合的犯罪界限,转化犯罪与未转化犯罪的界限。
<正> 一、《广西临时约法》的制定广西是同盟会组织经营多年的地方。1910年8月同盟会广西支部在省府桂林成立,耿毅为支部长,何遂为总参议,赵正平为秘书长,刘建藩、杨明远、梁史、蒙经(民纬)分别担任清新军学兵营、干部学堂、陆军小学堂、省咨议局分部长。其他商学各界及外府州县设立许多同盟会分部。1911年8、9月间,新军混成协里的中下级军官"连、排长多是革命党",学兵营有同盟会员100多人,陆军小学堂有同盟会员50多人,干部学堂30多人,咨议局里
<正>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代议制度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权力分配制度。代议制度作为古老的政权组织形式,已经影响并正在影响着各国政治制度。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有关代议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周叶中博士著《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是对代议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系统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该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点是:
<正> 1996年10月8日至10日,中法两国刑法学专家会聚北京,举行了中法刑法合作研究项目第三阶段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中法刑法合作研究项目三年来的总结,标志着该研究项目的圆满结束。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和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织的中法刑法合作研究项目,开始于1993年。经双方商定,合作研讨的主题为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
<正>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谱写出重要的篇章,它的问世为多方面发挥民法的调整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结合其它的单行民商立法和司法解释,充分显示出民法的生命力。
<正> 地方行政首长,即在地方行政区域内对地方行政负主要责任的长官,是地方行政事务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对各国地方行政首长的职能、产生方式、作用及主要类型作一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探讨不同国家地方行政首长在这些方面的特点。一、地方行政首长的职能
<正> 一、前言近年来,经济改革,发展工商业,推动国际贸易,形成开放的工商社会结构,虽然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国家经济的成长,但也养成人民追求功利与物质享受之习性,因而导致新兴犯罪型态之产生,以非法手段利用经济活动,来谋取不法利益,即所谓之经济犯罪。台湾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因此发生许多重大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例如:地下投资公司案例、内线交易案例、利益输送案例、侵害智慧财产权案例、伪造金融卡盗领存款案例、洗钱案例等。其中洗钱案例,因法务部调查局最近破获一件股市大户炒作股票案件,发现提供
<正> 全国8所院校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及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3月26~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国家教委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织召开的。与会者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的校长、法学院院长或法律系主任及各校负责招生的同志。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专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