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混比例的自动控制

来源 :今日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油回掺过程中掺混比例的调整对油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都站原掺混比例只能通过每4 h混油罐液位差及流量,人工计算得出,且掺混相关数据无法上传至站控SCADA系统中,不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关键词]掺混比例;流量;油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1)08–00–02
  [Abstract]The adjustment of the blending ratio in the process of blending back blending has a vital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oil. The original blending ratio of Chengdu Station can only be calculated manually through the level difference and flow rate of the mixing tank every 4 hours, and the blending-related data cannot be uploaded to the station-controlled SCADA system and the data cannot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Keywords]blending ratio; flow rate; oil quality
  1 概述
  1.1 现状及问题
  成都站掺混相关数据没有上传至站控SCADA系统中,运行人员无法实时监控相关参数及报警情况,掺混比例只能通过计算的方式估算出,如果现场设备出现问题或掺混比例计算出现误差,会直接影响油品质量,造成重大损失。为避免以上现象发生,需在掺混泵出口处安装流量计,同时系统增加了掺混瞬时流量、掺混平均流量、掺混累积量三个量,将数据上传至站控机SCADA系統中,实时监控相关数据及报警情况。
  1.2 实施情况
  1.2.1 流量计安装调试
  根据现场情况,在掺混撬座出口汇管至分输管线手动阀之间直管段位置进行管道改造,安装双转子流量计。根据撬座功率4 kW和常用的掺混瞬时流量,选定流量计量程为0~3 m3/h,精度0.2%,如图1所示。
  1.2.2 流量计数据上传
  利用PLC剩余通道,将流量计测得的掺混瞬时流量以4~20 mA方式、掺混累积量以脉冲方式、批次累计流量等数据以485通讯方式上传至PLC,并上传至站控系统进行显示
  1.3 数据优化
  1.3.1 掺混瞬时流量优化
  由于掺混泵为柱塞泵,流速不稳定,在流量计上反映出的流量数据波动较大,反映稳定的掺混瞬时流量较为困难,见表1。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流量数据的分析,掺混瞬时流量波动较大,最大值0.452 m3/h,最小值0.240 m3/h,差值0.212 m3/h,该数据不具备应用价值。因此,在PLC程序中增加修正程序,采用每分钟50次数据平均值对掺混瞬时流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掺混平均流量。
  根据表2,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掺混瞬时流量波动较小,最大值0.332 m3/h,最小值0.325 m3/h,差值0.007 m3/h,该数据具备应用价值。
  1.3.2 掺混比例计算
  在程序中对104分输支线流量计测得的瞬时流量进行汇总,得到分输流量,将掺混瞬时流量与分输流量汇总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前的掺混比例,可以直观地得到掺混的效果,同时通过设定掺混泵转速,调整掺混瞬时流量有效控制掺混比例,如图2所示。
  1.4 自动控制
  1.4.1 PID自动控制
  在程序中增加变频泵B19407和B19408的PID控制程序,将掺混比例作为PID控制的关键参数,实现掺混瞬时流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实现设定固定的掺混比例,当104分输流量变化时掺混泵自动调整转速,从而改变掺混瞬时流量,实现掺混比例稳定功能。
  1.4.2 流量阶梯控制
  如表3所示,为保障油品质量,防止掺混瞬时流量频繁波动,在PID自动调节基础上,对分输流量进行阶梯判断,如图3所示。
  1.5 压力保护
  为保障掺混撬座的安全运行,在程序中新增高压保护逻辑,当泵出口压力大于2 MPa时触发保护停泵,防止因为管道堵塞造成的压力超高,从而降低动作风险,减少安全阀动作频率。
  2 创新点
  (1)成都站原掺混撬座只能通过混油罐的液位变化计算掺混比例,在新增流量计后可及时查看掺混相关数据,直观得到准确的掺混累积量。
  (2)流量计数据采取多种方式上传。通过与分输流量进行计算得出准确的掺混比例,可以对油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3)新增压力保护逻辑,可以确保数据的稳定可靠。
  (4)新流量计的PID自动调节功能,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掺混调节,减少人工调整,真正实现混油比例的自动控制。
  3 结束语
  成都站新增流量计后补齐了掺混系统的最后环节,增加掺混瞬时流量、掺混平均流量、掺混累积量、掺混比例四个量实现了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使掺混系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 蒲心诚,王勇威.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J].混凝土,2012(2):3-6.
  [2] 蔡武昌.“测量方法和仪表选用”讲座:第八讲 电磁流量计的选用(二)[J].自动化仪表,1997,18(10):40-44.
  [3] 何正奎.基于Accuload型批量控制器的油品管道在线式比例调和计量系统[J].国际石油经济,2016,24(1):23-25.
其他文献
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在生成采样点时,采用随机扩展策略进行盲目搜索,导致路径生长过程中缺乏方向性且规划速度缓慢。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Bi-RRT)。首先,在节点的生成方式上,同时生成两个采样点,通过舍弃距离目标点较远的采样点来提高采样效率,确保采样点的有效性,加快路径规划速度;然后,结合自适应采样目标偏向策略,使路径的规划更具有方向性,能够逃离局部极小值。同时在规划过程中,两棵随机树分别选择对方生成的最新节点作为目标,以降低众多繁杂节点的产生,使路径生成更具有目的性;接
概述了医疗机构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以某医院为例,从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电器产品质量、施工用电管理、科室用电管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用电需求侧的管理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医院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随着我国血管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诊断技术的发展,高压造影注射器广泛应用于CT、MRI、DSA等检查中,笔者试图从医疗器械监管角度对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器复用带来的危害和对策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期有助于该产品的注册和技术审评。
[摘 要]数控机床在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机床的动态特性是影响机床状态的主要因素。利用PRO/E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的三维模型。将该模型导入ANSYS软件,对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机床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了机床结构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能量平衡;数控机床;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球墨铸铁组织中存在游离渗碳体的问题,以中频感应炉熔炼的圆柱形球墨铸铁试棒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温度进行正火处理。研究了球墨铸铁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墨铸铁正火处理时,正火温度是影响球墨铸铁基体中渗碳体分解而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在930℃正火温度下,球墨铸铁中渗碳体产生分解。与铸态球墨铸铁相比,在正火温度870℃条件下,其抗拉强度增加至759 MPa,而延伸率下降到5.4%;当正火温度提高到930℃时,其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为744 MPa,而延伸
[摘 要]腐蚀性介质对测量仪表的损害是最严重的,尽管新科技新产品出现,但仍然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某些特殊工况下合理地选择测量安装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节省资金,又能解决被腐蚀的问题。  [关键词]腐蚀性介质;隔离容器;管路连接;应用  [中图分类号]TH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1)08–0–03  [Abstract]Corrosiv
摘要: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利用无公害技术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保证水稻的安全性。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利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利用无公害技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以降低水稻农药残留,成为技术人员要研
[摘 要]由于人眼对于亮暗的感知有差异,同时显示器在信号输出和输入也不是纯线性关系,加上机芯信号处理影响及液晶电视背光个体差异,导致各灰度图像的色温差异。为了矫正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提升亮暗和色温的显示效果,Gamma调试系统在液晶电视中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关键。Gamma调试系统会根据人眼感知、机芯特点和显示屏幕特性来矫正色温和亮度曲线。通过对Gamma曲线的研究和应用最大限度降低亮度损失,优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田水利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减少了因灌溉而造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实现可
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界对生态屏障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等五个方面。通过对既往生态屏障研究的梳理分析,旨在推动中国生态屏障的系统研究。今后应深化生态屏障理论体系构建、丰富生态屏障学科方法、加强生态屏障学科交叉、拓展生态屏障关联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