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布增强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研究

来源 :合成纤维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基体聚合物、木粉作为植物组分,制备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探讨了木粉用量及不同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再通过添加芳纶布制备芳纶布增强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探讨了芳纶布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木粉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用偶联剂处理木粉所得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以质量分数2%硅烷偶联剂处理木粉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49. 45%;添加芳纶布可以提高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当添加芳纶布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达54. 52 MPa和2. 24 GPa,与未添加芳纶布相比分别提高了165. 28%,79. 2%.
其他文献
转向系统是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转向控制的执行机构,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智能汽车运动轨迹的控制精度。本文针对智能汽车转向系统的测量设备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全息交通状态重构与车辆群体协同控制测试验证”(2018YFB1600605),采用CAN通信控制转向及激光传感器测量转向轮偏转角的方法,开展对智能汽车静态转向测控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智能汽车转向系
主要介绍了天然橡胶电纺丝、丁二烯橡胶电纺丝、丁基橡胶电纺丝、热塑性弹性体电纺丝和电纺纤维复合材料等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橡胶电纺丝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以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为原料,以低级醇为溶剂,加入助溶剂、沉析剂,采用溶剂沉析法制备层析用PA 6粉;探讨了PA 6相对黏度、溶解温度及时间、沉析剂用量及其加入速度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并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 6的相对黏度越高,其溶解性越差,产品收率越低;PA 6用量大,溶解时间短,产品收率低;随着沉析剂用量的增加,产品收率先增加后下降;制备层析用PA 6粉较佳工艺条件为PA 6相对黏度为2. 6,PA 6质量分数12%,溶剂质量分数46%,助溶剂质量分数12%,沉
以均苯四甲酸酐(PD)为扩链剂,将1 600 g聚乳酸(PLA)、400 g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20 g驻极母粒和适量的PD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共混物,并将其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制得PLA/PBAT共混纤维;考察了PD用量对共混物纺丝性能及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熔融和降解行为的影响;以PD用量为8 g 的PLA/PBAT共混纤维(PLA/PBAT-8PD共混纤维)为中试原料制备香烟滤嘴并进行驻极处理,研究了PLA/PBAT-8PD共混纤维滤嘴对不同蒸气和烟气的吸附性能.结果
以精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含量的聚四氢呋喃(PTMEG)制得一系列热塑性聚醚酯(TPEE)弹性体.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对不同PTMEG含量的TPEE弹性体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TPEE弹性体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指数( n )均高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且随着PTMEG的加入量增加, n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熔体更接近牛顿流体的行为,黏流活化能逐渐变小;同时,PTMEG的加入使TPEE弹性体的储能模量( G′)增加,损耗模量( G″)减小,加入PTM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不仅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定期开展土壤侵蚀估计,并适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减少土壤侵蚀、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众多成因中,地形因素是土壤侵蚀估计中一个重要的因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区域地形变化速度加快,目前的土壤侵蚀估计忽略了地形因子的时效性,从而导致土壤侵蚀估计误差。因此,及时有效获取更新
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吸氧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在双螺杆中进行反应挤出共聚,进行共聚反应,合成具有吸氧性能的改性PET,并将其与PET按一定质量比共混,进一步采用单层挤出、双向拉伸制备具有吸氧性能的改性PET膜. 探讨了HTPB含量对改性PET的相对分子质量、流动性能和阻隔性能等的影响,以及HTPB含量对改性PET膜的阻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TPB含量的增加,改性PET的特性黏数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熔体流动性能下降,单位时间吸收氧气的体积逐渐增加;环境温度40 ℃时,改
以汽车轮胎用涤纶帘子布为研究对象,调研了从聚酯聚合、涤纶工业丝生产到帘子布生产这一产业链条上国内典型上下游厂家的能耗与污染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以CML2001生命周期评价体系进行简化生命周期评价,分析了涤纶帘子布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生物资源耗竭、全球变暖潜值是涤纶帘子布生产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占总环境影响值的90%以上;涤纶帘子布生命周期的3个主要阶段中,帘子布生产阶段为环境影响的主要环节,占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值的73. 8%,该阶段贡献了最多的能源消耗,产生了最大比例的CO2、S
详述了国内外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历史,以及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对再生蛋白质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的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利用天然蛋白质开发出性能类似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一直是纤维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再生蛋白质纤维已有超过百年的研究历史,早期的研究致力于制备纯蛋白质的再生蛋白质纤维,但力学性能不足.利用天然蛋白质对合成纤维改性制备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一直是研发热点,技术路线可分为蛋白质溶液共混法、蛋白质微粉共混法和蛋白质表面改性法三类,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蛋白质含量较低、耐
生物基聚己二酸戊二胺(PA 56)由石油基单体己二酸和生物基单体1,5-戊二胺(DN5)聚合而成,是一种可再生新材料.介绍了生物基PA 56的结构、性能并与常用的聚己二酰己二胺( PA 66)进行了比较;概述了生物基PA 56及其生物基单体DN5的研发历程和生产方法;综述了生物基PA 56的改性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基PA 56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对生物基PA 56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目前在生物基PA 56研发过程中还需重点攻克的技术包括:生物催化、分离技术、碳中和、工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