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伴成长,音调难忘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悠悠,古城悠悠,千年岁月写春秋;龙门龙潭,双阴塔古城楼,一路走来风景悠悠。好山好水,满汀城,多少美景不呀不胜收,客家的人啊,客家的酒,魂牵梦绕在心头”。客家首府长汀古称“汀州”,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山歌,巧夺天工的客家传统花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船灯、马灯、龙灯、十番、鼓吹、台阁、花鼓等,构成长汀引人入胜的客家传统艺术宝库。
  根据音乐新课程改革思想内容和实践意义,我校自2005年开始立案开发《长汀本土音乐进校园》,结合当地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把流传已久丰富而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引进艺术课堂,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我就“音乐伴成长,音调难忘怀”本土音乐进课堂谈几点体会。
  一、“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乡土音乐进课堂”是个全新的课题,把乡土音乐“请”进课堂意义深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说:“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但实际情况是无教材,没有音像资料,更没有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经验,在学校接触乡土民间艺术不多,如何把丰富多彩的汀州本土民间音乐“请”进课堂呢?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长汀是客家首府,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因此,音乐组成员首先到民间进行学习和采风活动。例如:利用业余时间到童坊镇学习“长锣鼓”;到本县“锣鼓之乡”新桥镇小庄村学习;积极参加观摩县举办的汀东、南、西南三个片区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访问长汀客家文化方面的专家;到县南门社区学习民间小调“斗笠舞”表演;到大同镇东街村向民间艺人学习长汀民间小调《九连环》及表演;向民俗专家张鸿祥、郭如淮学唱山歌及到兄弟学校(长汀二中)进行《闽西乡土音乐入课堂》实践观摩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首先,我们在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把民间小调《九连环》、《踩船灯》、《十番锣鼓》、《卖花线》和山歌小调的演唱艺人请进校园表演,并请民间艺人现场教授,学生其乐融融,大大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乡土艺术”魅力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师生、家长收集相关民间音乐、音像、歌谱、文字材料,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民间音乐艺术,直观的口手相授,心手相连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民间本土音乐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热爱民族音乐。
  二、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为学生学习乡土音乐做铺垫。
  在“请进来”的环节中,引导、激发同学们对乡土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同学们学习本土音乐的自信感。对此,我选择风趣、幽默、诙谐、朗朗上口的童谣作为进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
  客家童谣是口头文字,短小精悍、语言俏皮、富有童趣、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朗诵起来异常顺口,只要小时念熟,到了老年,仍牢牢不忘。如《鸡公仔,啄尾巴》这首客家童谣:“鸡公仔,啄尾巴,啄到婆婆树兜下,婆婆出来看鸡子,姐姐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张郎打鼓李郎吹,吹到姐姐心里化化开。”童谣整理长汀民俗专家杨水生、张鸿祥,曲谱:陈鸿志。教学中,我首先用长汀方言诵读童谣,让同学们产生新鲜感,感到用长汀方言诵读童谣“挺有意思”的,从而学习兴趣十足,纷纷诵读。利用小组合作方式互教互学,同学们用方言诵读童谣后,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下来进行歌曲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在学唱中,要求同学们用长汀方言唱童谣,这样同学们一个个试着用方言合着音乐唱着,兴趣更浓厚了。
  在感受完这首幽默、风趣的《鸡公仔,啄尾巴》之后,同学们对童谣的搜集、探索干劲十足,如搜集到了《月光光》、《砻谷》、《蛤蟆子》、《缺牙窿窿》、《火萤虫》、《小老鼠》等许多有趣的童谣,以“谁的童谣”多的形式展开朗诵比赛。如一位同学搜集到一首地方童谣,它的特点是用数字将长汀城关的主要地名串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念诵(一清门、二府哩、三元阁、四角井、五通门、六衙哩、七里桥、八角亭、九驾坪、十字街、十一垛叫垛、十二城门九把锁)。在教学中,首先让同学用长汀话说地名,同学们说得不亦乐乎,我又问谁能用数字将它们串起来呢?这下,请搜集到此童谣的同学用长汀方言念,同学们听得惊而趣,拍手称赞,用长汀方言念童谣太有趣了。
  童谣是生态型乡土音乐,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不但简洁、明快,而且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味。因为只有突出音韵和节律,才能朗朗上口,显示出独特的韵律美和乐律美。所以,在用长汀方言诵读的时候,我十分注重两点:一是用准长汀方言,二是音韵和节律,即要求、引导同学用地道的长汀方言念,并注意韵味,这样诵读起来就有趣多了。随后习之不仅提高学生诵读能力,还激发同学们爱家乡的自豪感,让家乡音调难忘怀。
  三、山歌好比春江水,给学生搭建学唱山歌的平台。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山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民歌中的奇葩。散溢着乡土的芬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语言形象生动,其感情真挚淳朴,其生活气息浓郁,其艺术形象多彩。山歌,顾名思义,是在山野田间唱的歌,其实,只要具有在各种个体劳动中、在生活中自由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慰的基本特征的歌,都可称为山歌。它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富有客家语言特色,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感情化为具体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文化底蕴雄厚。
  山歌入课堂作为第三阶段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这些打上时代印记的山歌呢?在2010年我校元旦教职工联欢会上偶得一招,把内容相关的山歌创编成山歌小品,即情境山歌小品教学。课上邀请我校音乐组成员创编表演的山歌小品《xia妹子》,既有辛勤劳作的一面,又有幽默诙谐娱乐的一面,同学们看到生动形象的表演唱都想跃跃欲试。接着顺理成章,我给同学们介绍了几首长汀山歌,如《长汀城关山歌》、《河田山歌》、《馆前山歌》、《南山山歌》、《涂坊山歌》、《四都山歌》、《濯田山歌》。让同学们在欣赏中选择自己所属哪个乡镇就选哪首山歌学唱,而且必须用本土方言演唱。这样一来,同学们纷纷介绍说:“我是河田人,我选择学唱《河田山歌》,我是四都人,我……”这样同学们自身都有一种义务感,“我要把本乡镇的山歌学好”,经过一番学唱,接着,山歌小品《我是哪里人》就开始排演了,每组同学都以最自豪的情感用本土方言演唱(四都话、涂坊话、河田话……),有趣极了。趣中求学、乐中求知是教学的妙招,演唱中同学们体会到了长汀各土方言的语言特色,感受到了山歌的无穷魅力,难忘怀家乡的音调。   时代在发展,山歌也必将推陈出新,正如作曲家徐沛东指出山歌创作如果不发展,再好的传统文化也会随时面临被取代和消灭的危险。引导同学们进行山歌创作是势在必行的,如何引入、教导呢?引领同学们多学习、观摩,搜集一些现代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闽西山歌。如郑发祥老师所编的男声四重唱《风吹竹叶》,陈鸿志副局长2004年参加第三届世界龙岩国乡恳亲大会创作的《山歌摇滚》、《秀丽岩城我的家》、《我是龙岩人》这些歌曲,具有闽西乡土音乐的特点,又富有时代感,都是很好的乡土音乐教学素材。激发热情之后,在课上播放了我摄影的长汀实幼大班小朋友演唱的长汀山歌《风吹竹叶》、《韭菜开花》,听着孩子们用长汀话稚气地演唱着地道的长汀山歌,同学们觉得大班的孩子都能学会,我们就更能唱好了,经过学唱并引导同学们创编歌词形式,让同学们从学习生活中发现撷取素材以创编属于他们的歌词,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创编出了《和谐校园》、《奋斗、拼搏》、《爱心》、《隐形的翅膀》、《真心英雄》、《安全你我他》等不同主题的现代“山歌”,既增添了学习情趣,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加强课外实践,引学生展学习民间艺术成果。
  在把乡土音乐引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须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利用第一、二课堂,课外组织山歌、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不仅使课内教学学习得以延伸,而且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乡土音乐技艺得到锻炼和强化。为了让山歌更具时代感,更具有可唱性,我校专门请我县民俗专家张鸿祥、郭如淮老师为部分童谣歌词作曲并进行配器录音。课外,学生在听到身边同学演唱的山歌后,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班班有山歌,声声唱山歌”,让乡音弥漫整个校园。在校领导的帮助、支持下,还请县广播电台专门为学生录制了一期“长汀山歌”音乐专辑,并参加了2014年县举办的长汀山歌大赛,受到了好评。学生在各种实践表演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学习表现力得到提高,学习自信心得到很好地树立。为展示我校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每届艺术节的“永恒主题”——《乡音在校园百花盛开》,2015年五月艺术节创编的音乐小品《我是客家人》将晚会推向高潮。广播是个很好的学习、宣传天地,如我校学习永定三中每天20分钟的课间文艺广场活动,为学生乡土音乐学习实践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展示的平台,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乡土音乐进课堂,家乡音调难忘怀”,通过系列学习、探究、实践活动,我深感教学乡土音乐的艰辛,从中获取乐趣与成就感。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提高本土音乐素质;提高本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发展。(1)通过教学家乡的歌,学生感受到乡土音乐的无穷魅力;(2)增长知识,学习技艺,培养兴趣。乡土音乐进课堂后,学生学到了许多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学习了本土音乐基本技艺,对乡土音乐的兴趣得到培养,为终身学习本土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乡土文化的根,在浓浓乡音乡情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园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不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才能让乡土音乐——民族魂空闪烁着持久永恒的光芒。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无限利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型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将太阳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动力及辅助设备能源加以研究并取得初步的成功,研制出小型的太阳能船舶。因此,应研究一种太阳能救生艇,利用太阳能作为救生艇的辅助推进动力、改善救生艇的救生条件,从而提高救生艇的救生效率。太
一、如何理解高效课堂  1.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四点:一是这节课本身有意义;二是这节课有效、真实;三是师生情绪饱满;四是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节课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该书时间跨度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2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他与父亲的关系、与哈桑的“友谊”、随父亲移居美国后的生活及他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拯救,体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的苦难与悲剧。本文通过对《追风筝的人》中三位主人公阿米尔、哈桑和索拉博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及他们性格特征的分析,体现阿富汗儿童命运的悲剧,以期加深人们对
摘 要: 德育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广,主要是三大教育。一是让学生一辈子都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教育;二是做人教育(主要是礼仪教育,法制教育);三是针对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德育队伍成员之间的学识水平,工作态度和能力、方法、效率、年龄等要素差异极大,难以做到使每位成员都成为教育学生的“专家”“能手”。因此,要探索性地建设安全教育、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
摘 要: 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低段开始。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不应当以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上并没有纯粹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借口而放弃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而应当紧扣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巧妙地重组教材内容,安排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精心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到非预设性生成资源的处理学习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非预设性生成 引导策略  1.初中数学非预设性生成教学策略的应用现状  1.1初中数学教师对于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过度地重视预设和预设生成资源,忽视了非预设性生成教学资源及策略的使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学生的错误置之
摘 要: 连音是韩语学习者在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难题,它不仅出现在单词内部,更常见于语法形态中。由于韩、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中国学生在遇到连音现象时,受母语影响,容易出现替换、添加、脱落、不连音等语音偏误,在交流中产生障碍。本文对这几种语音偏误现象的成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初级韩国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连音现象 语音偏误 语音教学  一、引言  韩语的收
摘 要: 生物科学中的生命规律及生命现象,都是通过人们的认真观察与反复体验得来的,可以说生物学之所以得以建立与发展,观察与体验为其筑就了坚实基础。学习生物离不开多元体验,而如何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完成新知构建,是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多元体验 生物实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多元体验给予了他们最为直观的认识生物的机会,也使他们对生物的认识从抽象过渡
摘 要: 本文从一名英语老师的视角,结合在校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分析我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原因,进一步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和策略,从而为我校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学风建设 实力 软实力  近10多年来,中央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这里提到的高水平是国际一流水平,主要包括一所大学的科研建设、学术行政、资源、实力、发展方向、院系设置等。具
近两年,我校在现代基础教育面临深刻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深入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语文导引案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作为导引案的参与编写者与直接使用者,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反思。  语文导引案教学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编写时注重渗透学法指导,如问题设计、思路提示等,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点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