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区”的建设及使用方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及推进,全国多所中小学开始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引入体育课堂当中,那么,如何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程更好地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呢?笔者学校以健身房的功能性训练“地标”为借鉴载体,设定6个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区,如,“九宫格”“平板支撑”“十字”“俯卧撑”“时间轴”“圆点跳跃”“绳梯”,教师在每个训练区地标上根据发展目标,设定练习内容,达到训练目的。
  一、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区”的建设及画法
  根据学情情况,安排训练区的大小、个数、地标内容,各训练区间隔1m左右,各地标图案实线宽度为0.05m,训练区大小定为1.2m×1.2m范围内,每个小格子边长定为0.3~0.4m(图1)。
  二、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区”的使用方法
  (一)“九宫格”训练区
  1.双脚并腿跳
  训练目的: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性。
  训练方法1:双脚站在格内,按照一定顺序跳跃至指定号数格子(图2-1)。如,“米字形跳跃”顺序为:1→5→2→5→3→5→4→5→6→5→7→5→8→5→9→5;“蛇形跳跃”顺序为:1→4→7→8→5→2→3→6→9→6→3→2→5→8→7→4→1,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的想法创造跳跃顺序(图2-2)。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上身稳定,动作轻盈,有弹性。
  2.支撑收腹跳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腹部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双手分别放在数字1和3格内,双脚放置数字8号格外。腹部发力收回双腿屈膝,脚尖轻轻点地,然后立即后撤跳回起始位置。双脚点地顺序为:8→5→8→4→8→6→8(图2-3)。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动作有节奏,体会腹部发力,而不是腿部发力。
  3.“俄罗斯转体”
  训练目的:发展腹部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臀部坐在数字5格内,双手相握,双脚抬起,转动双肩带动手臂的移动,手掌根部分别触及身体两侧的数字4和6格内,目光跟随双手移动(图2-4)。左右各1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秒。
  注意事项:转双肩带动手臂移动,体会腹部收紧。
  (二)“平板支撑”训练区
  1.锯式平板支撑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腹部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身体保持平板支撑的姿势,小臂贴紧地面,收紧核心,身体有节奏的前后移动(图2-5~图2-6)。前后移动为1次,练习10次,共做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收紧腹部臀部防止塌腰,身体成一条线。
  2.对角动态支撑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腹部核心力量。
  训练方法:双脚置于线后,与肩同宽分开,从俯卧撑姿势开始,身体绷紧成一条直线,保持身体稳定,抬起对侧的手、脚,保持1秒,再换另一侧(图2-7~图2-8)。左右手各做1个为1次,练习10次为1组,共做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侧腹绷紧稳定身体,肩部发力将身体撑高。
  (三)“十字”训练区
  1.三连蹲
  训练目的:发展腿部、臀部力量。
  训练方法:以左腿支撑为例,双手相握,两脚左右开立,先做1次深蹲,然后做一次右脚伸向左后方处点地深蹲,收回腿后再做1次深蹲。动作相同,更换支撑腿(图2-9~图2-10)。左右腿各做6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腰背挺直,臀部发力,每次下蹲都要保持膝盖不超过脚尖。
  2.支撑触地标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力量及柔韧性。
  训練方法:双脚站在格外,双手触脚尖起,双手缓慢向对应格子移动,然后回起始位置,顺序为:1→2→3→4→5格(图2-11~图2-12)。5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膝关节始终保持伸直,臀大肌收缩。
  (四)“俯卧撑”训练区
  1.宽距俯卧撑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胸部、手臂力量。
  训练方法:双手间距2倍肩宽,手指向外旋转45°支撑,腰背挺直,从侧面看身体成一条直线,下落至胸大肌出现较强烈的拉伸感,然后伸臂起身还原(图2-13)。10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收紧腹部臀部,防止塌腰,下落时吸气,撑起时呼气。
  拓展训练:双手撑于腰部两侧,间距与肩同宽,指尖朝外45°,夹紧肩胛骨,屈臂俯身至肘关节略高于躯干,然后伸臂起身还原。10~12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练习时,腰背挺直,身体成一条直线,用下胸肌力量撑起身体,下落时吸气,撑起时呼气。
  2.单侧偏重俯卧撑
  训练目的:发展肩部、胸部、手臂力量。
  训练方法:以右侧偏重俯卧撑为例,俯卧撑于地面,腰背挺直,身体成一条直线,双手间距略大于肩宽,将左脚抬起转到身体另一侧,屈臂俯身至肘关节略高于躯干,然后伸臂起身还原(图2-14)。右则和左侧各做10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全程保持腰背挺直,重力偏向单侧胸肌,下落时吸气,撑起时呼气。
  拓展训练:一只手撑地,另一只手撑球,双手间距大于肩宽,屈臂俯身至肘关节略高于躯干,伸臂起身还原。每组做完后换手撑球做俯卧撑。左右手各做10~12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练习整个动作过程中注意手在球上的位置,避免因意外伤害手腕。
  (五)“时间轴”训练区
  1.左右小跳
  训练目的: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性。
  训练方法:双脚并拢站在“时间轴”竖线右侧,上身绷紧,双臂自然屈肘,双脚在竖线两侧左右跳动,身体跟随双腿左右摆动(图2-15)。20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动作轻盈,有弹性。
  拓展训练1:双脚开立站在“时间轴”竖线两侧,双脚前后交替跳跃,双臂屈肘摆臂,跳起时用腹部的力量左右小幅度转动身体(图2-16)。20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躯干尽量保持向前,动作尽可能轻松流畅。
  拓展训练2:双脚前后站立在竖线上,重心在两腿之间,起跳时前脚旋转蹬地发力,同时摆臂辅助起跳,跳转180°后成箭步蹲,前后大腿与小腿各成90°角,双脚落地后尽量踩在竖线上,重复动作,再转身起跳成箭步蹲。右脚在前逆时针跳转身,左脚在前顺时针跳转身。此练习可发展腿部、臀部力量及身体平衡能力。20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腰腹绷紧,双脚落地缓冲要稳。
  2.单脚支撑触摸地标
  训练目的:发展腿部、臀部力量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方法:以右脚支撑为例,右脚支撑站在“时间轴”中心点,左脚抬起,右腿下蹲,双手依次触摸“时间轴”的7、8、10、11、1、2、4、5点方向地标(图2-17)。8次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练习过程中控制好身體保持平稳,下蹲时臀部向后坐,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六)“圆点跳跃”训练区
  训练名称:双脚开合跳。
  训练目的: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性。
  训练方法:双脚分别踩1个白点内,双手自然屈肘,双脚内合跳跃跳至下1个黄点内,双脚再分别踩1个白点,再跳跃1次后双脚并拢,依次练习,跳至对面再跳回来(图2-18)。1趟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腿部动作轻盈,控制身体姿态。
  拓展训练1:双手置于头后站立,深蹲后双脚向前跳至2个白色圆点内,再深蹲后跳至下1个白色圆点内,重复动作,跳至对面再跳回来。亦可隔点跳跃,以加大练习难度。1趟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落地要双脚缓冲。
  拓展训练2:行进箭步蹲。双脚并拢站立,上半身挺直。双腿交替向前跨步(踩到黄色圆点内)并下蹲,前后大腿与小腿各成90°角,略作停顿。1趟为1组,练习2~3组,组间间隔30s。
  注意事项:保持躯干稳定,前腿膝盖不超过脚尖。
  拓展训练3:推小车。可走“蛇形”路线,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训练内容,如,双手开合击掌、宽距行进等。此练习可发展肩部、手臂力量。
  注意事项:练习者全程收腹,不要塌腰、不要翘臀,头抬起目视行进路线,力不能及时立刻停止练习。
其他文献
一、研制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就课程管理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音乐是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兒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本文分析了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中的运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遵守常规是其融入集体的第一步。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经验,将音乐作为常规管理的手段,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可避免常规说教的强行记忆。  一日生活常规管理方式大多为教师指定,缺乏运用音乐作为手段来培养幼儿常
阳光操场  栏目主题:因地制宜,全员参与。  撰稿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学校集中开展的跑操、自编操等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与管理策略;室外分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法与评价形式;室内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组织与评价等。2.校内体育竞赛系列。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生肖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小小童奥会等。3.校内其他活动系列
2017年7月14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公布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立项名单”,经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并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全国共审批立项488项课题,其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452项,中小学、幼儿园35项(体育类仅3项)。笔者主持申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的研究”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立
秉承“为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奠基”的教研总体目标,哈尔滨市构建形成了“立体化”的三级教研体系,即:以各区(县)教研员、各学校主管校长为成员的一级体系,即学科专家团队;以市、区(县)兼职教研员以及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二级体系,即学科卓越团队;由体育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组成的三级教研体系,这部分成员主要来自一线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三级教研体系的建立,让纵向发展的研修团队与横向发展的课堂教学相交叉、相融合、相促进
《浙江省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合理定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征与功能,体现教学的价值。[1]学练三个一中组合练习进入一线教师视野,经过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推翻、创新等一系列探究后,笔者发现,教学中存在为了组合而组合以及组合内容局限性的问题。笔者以水平三投掷课中《双手头上向前掷远》为例,谈谈足球与投掷项目组合的实践与反思。  一、课前:优组项目,
“学练标准”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学练赛”3个教学环节的学练要求和评价标准,明确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等。在此,笔者主要阐述“学练标准”的设计方法,指向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有效课堂设计路径,致力于实现“学技术、练技能、赛能力”的实效课堂。  一、“学练标准”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学练标准”的设计就是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解与细化具体落实在“学练三个一”的每个教学环节中,最
笔者承担学校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研究已3年,该课程由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自主选择,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不同需求。  一、课前准备  1.微课。笔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在对学生的水平与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等前期备课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设计三种课前辅助练习以及完整动作进行展示,为了动作细节规范化录制了视频,将要强调的动作细节利用视频动画加以演示,并辅助音频解说和慢动作。
2020年新学期伊始,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笔者所在学校体育学科积极构建“体育云课堂”,实施在线教育。在“体育云课堂”创建之初,多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跟着视频学练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较差,没能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关注,未能达成学习目标。经过实践探索,在“云课堂”基础上创建了“体育云擂台”,创设丰富多彩的挑战内容,采用互联网 比赛的方
最佳投稿时间:  第4期:2018年2月7日~2月22日  第5期:2018年3月7日~3月22日  第6期:2018年4月7日~4月22日  注:本刊接收专题来稿同时接收自然来稿。  一、教学研究  第4期: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案例与实施策略研究  撰稿提纲:  1.模块教学方案制定依据是什么?模块构建原则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  2.以选项教学实施为背景,学校选项教学案例、实施经验与问题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