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尤其伴发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TNF-α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及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组(48例)及单纯脑梗死组(15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于发病第1、4、7、10天连续检测48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15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组TNF-α含量,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于发病第1天TNF-α开始升高(P<0.05),第4天达到峰值水平(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0天时仍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梗死体积大、继发出血量多,TNF-α水平就越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研究发现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治疗可增加出血性转化的危险性,而抗凝治疗与出血转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尤其伴发出血性转化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明显;TNF-α水平升高持续时间越长,脑组织损害就越严重.其中心源性脑栓塞、皮质部位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溶栓治疗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患者,男,53岁,以“吞咽困难、消瘦40 d”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考虑为食管炎、慢性胃炎,上腹平扫CT显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考虑肝占位(性质待查)(图1),入院后完善生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2.2×109/L,中性粒细胞(Neu) 89.1%,红细胞计数(RBC) 3.0×1012/L,血红蛋白(HGB) 82 g/L,血小板计数(PLT) 306×109/L
期刊
目的 探讨带线小纱布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为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普外科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完成7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常规应用带线小纱布.结果 7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视野暴露清晰、止血确切,均于完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结论 带线小纱布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方便、高效,值得推广。
目的 探讨申捷对重症脑外伤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加以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结果 应用申捷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申捷对于抗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显著作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42例全身麻醉苏醒延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关对策.结果 本研究42例患者自手术结束到完全苏醒的时间为2.5~7.5 h,平均(3.5±1.8)h.苏醒延迟原因主要是药物相对过量、持续的麻醉作用,而与之相关的原因有高龄、手术时间长、术前与术中出现并发症等.结论 导致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较多,应重视术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腰大池引流治疗神经外科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室出血8例,交通性脑积水6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5例.结果 34例患者达到预期目的,治愈率94.44%,其中1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因四脑室堵塞病情加重而改为双侧脑室钻孔,1例颅内感染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腰大池引流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的特点,可用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汉族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且行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冠心痛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aqMan定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1、*2、*3基因,并将患者按CYP2C19携带情况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强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弱代谢型.结果 CYP2C19*1
目的 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率(ML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接受D2根治术的2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MLR、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的预测指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MLR是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有效的预测指标(P<0.05),MLR与患者的5年总
目的 研究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和经阴道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VTHN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56例患者需行子宫切除术.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8 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LAVH术式,对照组行VTHNP术式,对比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情 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1.2±13.4) min,术中出血量为(113.2
结直肠癌是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最高的病死率.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物在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起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对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无效,为避免患者经济上的损失及药物资源的浪费,亟需更加精确、特异的单抗疗效预测因子应用于临床。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0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8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胎盘因素97例,晚期产后出血12例,双胎妊娠2例,子宫破裂27例.结论 在产科临床中,对于急症患者,果断进行子宫切除术能够迅速止血,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