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从自身教育管理经验出发,针对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组织全员参与,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牵手教育途径进行尝试性研究探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座谈会等方法,对牵手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牵手教育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界定并对其在高校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运行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最终促进大学生最优化发展。
  关键词:牵手教育;全员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23-03
  2012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提出,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牵手教育”,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师生困难有人帮,思想扣子有人解,出现矛盾有人劝,人人互相尊重,人人心情舒畅”的育人环境。本文立足于课题《牵手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运行模式研究》,采用经验总结法、调查法、访谈法,对牵手教育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界定,并为高校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行为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牵手教育的提出背景
  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直接关系自身的成长发展,其理想信念、知识储备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各种思想激荡交融,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消极的问题日益涌现:(1)多样化思潮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拜金主义涌现,出现信仰危机;(2)市场化带来的无情竞争和生存压力,使得大学生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淡化,缺乏自信心,无法正确认知个人能力、进行正确的人生规划;(3)网络的快速发展,冲击着大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灵,使部分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人际交往能力减弱。这些问题与大学生渴望尊重、渴望理解、关注自我的心理相冲突,刺激他们盲目地寻找多样化的心灵庇护和归属,给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高校工作者面临更加复杂的考验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社会对教师也提出“师道回归”的要求。因此,探索一套适合当代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师生双方共发展的新方法成为高校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层次多,具有五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学生年龄跨度大、普遍偏小,人数多,给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此,出台一项适合多层次学生,涉及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育人模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在研究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学生工作经验,在实践评估了部分运行模式后,提出“牵手教育”这种育人机制。通过研究,将牵手教育的培养理念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其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牵手教育的理论内涵
  牵手教育是一种以“以学生为本”为宗旨,以“全员育人、全程与人、全方位育人”为指导,以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特点为基础,参与人员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从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多方面结成牵手小组,以牵手双方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多元的、动态的人才培养机制。其特点如下。
  1.牵手双方无主客体之分,以尊重牵手主体为前提,由牵手双方自主选择结对。全员参与牵手教育。牵手双主体可以是专业教师与渴望学习的学生,辅导员与思想需要进步、心理上需要疏导的学生,优秀学生(学习、能力双优)与有上进心的、兴趣相投的学生,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2.以“以学生为本”为宗旨,使学生达到最优化发展为目标。
  3.牵手教育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一对一”、“一对二”、“一对N”。
  4.牵手教育的范围很广,从高校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行为管理多方面开展,全方位育人。
  5.牵手教育贯穿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全过程育人。
  6.适用范围广,适合五年制大专生、三年制大专生以及本科生。
  7.发展目标尊重主体。根据结对双方的意愿、专业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行制定,以牵手双方共同发展为目标。
  三、实施牵手教育的意义
  自2500年前,孔子创立因材施教以来,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传承发展至今,面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在保留传统理论基础上,探索出一种适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焦点。历时一年,本文对这种适合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育人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内涵界定以及运行模式上的探索研究。在丰富教育理论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以及学习方面提供了实践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国内外学者在因材施教基础上,对个别教学、合作学习、全员育人导师制等多种育人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牵手教育是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个别教育的德育原则、全员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以时代特征为背景,进行改革创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牵手教育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丰富了教育理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牵手教育适用于五年制、三年制、本科生等多层次的大学生,采用双主体、多元立体的模式,组织形式灵活多变,无需增加新的教学力量,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优秀学生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高校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均有显著帮助,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牵手教育活动开展后,调查显示,16%的同学在牵手教育后成绩有所提高;20%的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加;25%的同学人际关系有所改善;18%的大学生人生目标更加清晰;17%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只有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牵手教育前后没什么变化。由此可见,牵手教育确实对大学生的优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牵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牵手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育人”。牵手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为目标,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它涉及高校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多个方面。全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地在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为学生健康成长领航。①思想教育。牵手主体要及时发现和了解对方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行为习惯等,通过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启发鼓励和创设情境等手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遵纪守法意识。②学业辅导。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和潜能,激发动机,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提高效率。③心理疏导。及时了解牵手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④生活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2.牵手教育的运行方式。①高校教学方面:将任课教师作为主要的研究队伍,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最优化发展,五年制学生和三年制学生以“任课教师牵手制”、“小先生牵手制”为平台;本科生以“小先生牵手制”、“学业导师制”为平台。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优秀党员、辅导员为主要研究队伍。在优秀党员教师引导下,牵手教育双主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牵手双方,自行制定发展目标,师生双向互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党员一牵一”为平台;辅导员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特殊学生建立固定交流小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对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给予指导,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引导,以“辅导员牵手制”为平台。③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方面。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要研究队伍。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引导下,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行为模式出发,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班主任牵手制”、“宿舍牵手制”、“牵手《学生守纪十二条》”为平台。同时,根据学生存在的行为习惯问题,制定不同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形成团结的班集体和良好的道德风气和学习风气,以“情感互动牵手心灵”为平台。牵手教育是对当下大学生育人模式的一种探索,是学校解决学生学习难、管理难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下,推广牵手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学岚.关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思考[J].管理研究,2012,(3).
  [2]叶坤煌.实践环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探讨[J].机电技术,2011,(6).
  [3]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深化全员育人格局?摇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J].本刊关注,2011,(12).
  [4]刘彦文,董岩.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探讨[J].教育理论探索,2012,(2).
  [5]马丽娜.论全员育人的途径和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1,(9).
  [6]刘鹏,薛建鹏.建立党员“一帮一”工作模式促进就业工作[J].出国与就业,2011,(2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关系群体“优待生”,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管理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鉴于此,笔者以三个优待生学生为例,从不同的侧面阐释了问题的现象和影响,并以建议的方式向学校管理者和辅导员老师商讨解决和改进的方法,以期在探讨和交流中达成共识,提升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优待生;正确认识;加强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摘要:本文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创新实践做法,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应用与实践构建了学生党建的一个创新模式,彰显了学生党支部的核心竞争力和载体优势。  关键词:学生党建;社会工作;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0-02     党的十七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战略部署。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
摘要:“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关键词:高职教师;师德;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立德树人;以身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及引导学生解决错误的方法。  关键词:换位思考;化学错误;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04-02  我们都见过刚学会说话的小朋友,那个时期的小孩经常会想表达自己,却又表达不清,这个时候大人们往往会很耐心细致地询问,试图去了解小孩的想法。对于一两岁的小孩我们能够很耐心很
年来,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艺术文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与推进,不仅保护、发展和传承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拉开了现代多元音乐创作的序幕,更促进了整体艺术的交流与融合。生活在川北的白马藏族是一个拥有独特音乐文化的族群,传统音乐以歌舞为主,旋律风格色彩浓厚,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歌唱方法特色鲜明。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地调查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以历时—共时、多层次及多维度的视角分析解读白马藏族传统音乐元素
摘要:本文围绕着分析需求、设定目标、组织内容、设计课堂活动、设计测试手段等方面对口腔英语进行课程设计,对将职业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相结合、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高职英语课程EOP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分析需求;设定目标;组织内容;决定方法;设计评价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27-02  当代外语课程设计专家
摘要:班级之星评选活动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每个同学只能得一颗星变成了每个同学可以获得多颗星,每个同学都能摘星,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关键词:班级之星;评选活动;班主任;案例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班主任工作技能。秋季开学后,我计划用学到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班级工作。  经过仔细考虑,我选择
[本刊讯] 2019年5月1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國音乐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19北京·院长论坛: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当代发展与人才培养”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国内近三十所综合高校音乐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价值与定位、课程方案以及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内涵结构与评价导向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同时对《音乐教育方向艺术硕士专
2015年11月9日上午9:30,为期五天的“世界音乐周2015-东南亚音乐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科研处、国际交流处承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协办。来自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国家的艺术家与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本届世界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职教的大发展和我校的快速崛起,表达了本人愿为她的腾飞贡献余生的愿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中国梦。  关键词:琼南大地;职教明珠;高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93-02  2012年3月6日我校携手三亚老教授协会,签约成立“学校教授顾问委员会”。我深深被这座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更被我国职教先锋和尖兵——石磊校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