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vbklv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盆栽花最难的是水量控制,水少花会干死;水多又会烂根致死。传统的花盆,通常在花盆的底部有一个排水孔,浇花的时候多余的水会从排水孔流出,既浪费了水资源,又造成肥料、养分的流失;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污染了环境。我决定制作一种新式花盆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大量实践,一步步地完善,新型的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终于做成了,它既节水又环保,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使植物得以在土壤和水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同时生长。更重要的是花盆的这种结构特征,能够有效地保证花卉生长所必需的要素:水和空气,并使之协调平衡,从而促进花卉的生长。
  
  研制过程
  
  实践1:
  首先要解决花盆的漏水问题。普通花盆要留住水,只有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堵上,这样虽然留住了水,但过多的水会造成植物的根腐烂,所以这种节水方法不可取。经过思考,我将传统花盆下面加上一个不漏水的花盆用来收集多余的浇花水。于是,我把空饮料瓶从中间剪成两半,将上半截倒置在下半截上。爸爸看了夸奖说: “你这个带储水池的花盆挺新颖的!”(如图1所示)
  问题1:
  开始我每3天给花浇一次水,多余的水都流在了“储水池”中,第二次浇花时就只要将存下的水再倒回到上面的花盆中就可以了。有一次浇花,由于“储水池”中的水过多而使上边的花盆泡在了“储水池”中,爸爸说“这样不行,时间一长花的根会泡烂的。”
  实践2:
  怎么办呢?我左思右想,决定在“储水池”的侧面开个小孔把多余的水排出来。经过实验,我在“储水池”的侧面距离上边花盆底部下方O,5厘米处开了一个孔,这样“储水池”中多余的水就被排了出来。由于小孔的存在,使上边花盆中的水更容易流到下面的“储水池”中。因为,在未开孔前,“储水池”相对封闭,水需要克服“储水池”中气压的阻力才能流下来,开了孔后“储水池”中的空气与外面连通,内外气压一致,水自然就流得快了。可见,这小小的花盆中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下面看看我的成果吧!
  
  问题2:
  “储水池”中多余的水造成花烂根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每次都要将“储水池”中的水再倒回上边的花盆中实在太麻烦了。如何解决水的循环利用呢?一天,我和爸爸逛花卉市场时,无意中发现了生长在水中的花,爸爸说,这叫“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栽培在配置好的营养液中,在没有土的环境中生长、开花、结果。“无土栽培”具有生长快、占地少、管理科学的优点。这时我眼前一亮,如果在花盆的下面开许多小孔,使花的根从花盆底下长出来, (也可以在“储水池”中加入一些营养液)这样花儿既可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又可以从营养液中得到养分,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实践3:
  简易的花盆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我有必要重新制作一个真正像样的花盆了。我找了两个刚好可以叠放在一起的花盆,开始制作了!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的制作
  所需材料:塑料花盆2个,吸管,纱布条,水泥,沙子。
  所需工具:铅笔,尺子,5钻头,电钻,扁铲。
  1 所选花盆如图3、图4所示。
  2 上底花盆(内盆)的制作
  如图5所示,在上底花盆底部的所需打孔位置做好标记。
  3 选用5的钻头,用电钻在圆点处打孔,如图6所示。
  4 下底花盆(外盆)的制作
  (1)将上底花盆(内盆)与下底花盆(外盆)摞实,标出内盆底部所在位置,如图7所示。
  (2)在内盆底部所在位置下方5毫米处标出溢水孔位置,如图8所示。
  (3)选用5的钻头打孔,如图9所示。
  (4)用水泥封堵下底花盆原有的溢水孔,如图10、图11所示。
  5 将制作好的上底花盆(内盆)摞在制作好的下底花盆(外盆)上——双底(活动底)多功能节水花盆就制作好了,如图12所示。
  6,现在看看我种的一叶兰吧,如图13所示。
  7 几个月后,我种的一叶兰的根已经从上底花盆(内盆)的小孔中长出来了,如图14所示,我的一叶兰的根茎长得有多好呀!
  问题3:
  根虽然长出来了,“储水池”中的水也能得到循环利用了,但上底花盆(内盆)在10天浇水一次的条件下,总感到花盆中的土壤不够湿润。可见水的循环利用还不够理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呢?有一天吃晚饭时,妈妈说单位的同事在工作间种了盆花,为了减少浇水的麻烦。就在花盆的旁边放上一瓶水,然后将纱布条一头浸在水瓶中,另一头埋入花盆的土中,这样瓶中的水就能缓慢地沿着纱布条爬到花盆的土中了,这时爸爸补充说,你在学校用过酒精灯吧,酒精灯也是利用这种原理,把酒精源源不断地供给灯芯的。听到爸爸这么一说,我别提有多激动了,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践4:
  我将纱布条穿过吸管做了一根简易的导水管(如图15所示),放入滴有蓝墨水的杯中,开始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证明导水管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将水由吸管的一端引到另一端。
  实践5:
  于是我在上边花盆中安装了4根导水管,如图18所示。这回我的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了。
  再一次改进:
  一天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花盆资料时,得知如果植物根系长期处于通气状态,则更有利于多发新根和侧根发生。于是,我想到如果将“储水池”侧边的溢水孔开多些、开大些,以增加根的通气量,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从花盆底部的小孔中生长出来了。看看我最终改进的花盆吧,如图19所示。
  小结
  如图20所示,双底多功能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由上底花盆(内盆)、下底花盆(外盆)和导水管组成。由上底花盆底部和下底花盆底部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储水池”。在上底花盆底部均匀地分布有排水孔,多余的浇花水可以从这些排水孔流落到“储水池”中,同时植物的根也可以从这些排水孔中穿过,吸收“储水池”中的水和养分。在上底花盆底部垂直装有由棉布条穿过吸管而制成的导水管。其一端位于“储水池”中,另一端位于上底花盆的土壤中,导水管利用毛细现象原理将“储水池”中的水不断导入土壤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在下底花盆侧壁,适当位置,均匀分布溢水孔,也是通气孔,还是营养液的注液孔,实现了一孔三功能,其与导水管共同作用,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气一水协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另外。我对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节水效果及花卉生长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具有多功能性,即植物可以在土壤和水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同时生长。在土量、土质及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内所栽花卉比在普通单底花盆内所栽花卉节约近一倍的用水量;浇水间隔时间更长,普通单底花盆浇三次水,双底花盆才浇一次水。且花盆的整体结构保证了花卉的根和茎同时得到充足的水和空气,使水一气协调,使花卉生长更加茂盛。从而开创了一种新颖的栽培技术。
  不足之处:由于制作导水管的主要材料纱布条在土壤中很容易被腐蚀,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导水管,这给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在使用上带来一定的不便,如果能够利用具有毛细管的耐腐蚀材料,例如制作滤水器的滤芯材料制作成导水管,则双底多功能节水促生长花盆将会更加完美。
  专家点评
  “双底多功能节水促成长花盆”是一项小学生的发明成果,论文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完成该发明的心路历程和创造实践。
  小作者通过实践,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改进自己的作品之中,经多次完善作品的结构,最终完成了“双底多功能节水促成长花盆”的创造,达到节水、促进花卉成长和环保的目标,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和外观两项专利。
  小作者的作品,特别是创作的心路历程对小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其他文献
TrueLeaf技术公司帮助C0lor Spot苗圃以确保其加温效率提高。  即使是在加利福尼亚中部地区的温室也需要大量的加温热量。更不用说对于在寒冷国家的种植者而言加温更是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而不幸的是,这些因素和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一起共同使该地区的许多种植者在过去几年里经营惨淡。然而,该地区园艺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让种植者们意识到持续投资于改进和更换设施设备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Morris
英特尔求知计划广西暑期低碳行动主题活动开展    2010年7月27日~8月1日,广西科技馆、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我的忻城我的家——英特尔求知计划广西暑期低碳行动”主题活动在来宾市忻城县开展。忻城县民族中学50名初中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求知计划初级课程培训为载体,让学生们学习到了图形图像、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技能。此外,还让学生们以小记者的身份以“低碳”为
【摘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策略。“简约高效”是经过新课改大理念洗礼后对数学课堂回归本质的理性期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创设简约高效的导入情境”做探讨。  【关键词】數学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情境;简约高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情境是连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获得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2011年11月  本研究在社会认知理论的框架内,考察了14~16岁学生在科学导论课程中学习科学的动力。学生们的问卷结果显示,其内在动力是自信心和自主性。大学预修课程考生的内在动力、自信心、自主性和成就感都要高于非考生。学生论文和采访的结果显示,有感召力的老师、职业兴趣和协作学习也是很强的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教师应该采用社交示范和协作学习来
古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意思是说橘在南方又甜又大,引种到北方种植,所结的果实就变成为小而酸涩的枳了。自然条件下我国柑橘栽培的最北界为陕西省的城固县。然而随着温室设施技术的发展,古人的这种说法已经不合时宜了,设施栽培突破了柑橘的原有栽培区域,既可提早又能延迟果实成熟,还能大幅度提高果实品质。黑龙江省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于2008年5月从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引进3~4 年生柑橘树苗
背景  温室管理过程中喷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喷药能有效的防止温室内作物病害大面积蔓延,同时阻断病害的交互感染。但高效喷药作业是设施栽培的一个难题。果菜和叶菜相比果实膨大周期长、株高大,果实按照高度分层,对喷药的要求更高。研究发现,农药喷洒利用率低是因为药液没有有效喷施在靶标植株叶片上,无靶标喷施造成靶标外大量农药沉积是引发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之一[1],对靶标的探测识别是提高药效的重要途径,当前研究
2011年10月6-13日,2011年“雪野湖杯”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山东莱芜举行。本届赛事有35支来自全国著名高校的600余名大学生参赛,角逐8个科研类的航空航天模型竞赛项目奖项及1个科技创新评比项目奖项。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主办的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1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参加比赛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
以地理方式思考    美国《国家地理》教育副主任Daniel C.Edelson博士认为:地理素养指了解人类和自然系统,以地理方式思考并进行系统化地决策。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决策,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暴力冲突,保护全球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文章来源:http://education.nationalgeographic.com/education/news/geo-li
观赏辣椒属茄科辣椒属,多年生草本,生产中常做一年生栽培。因其果实形状、颜色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目前,矮生观赏椒应用较为普遍,高秧型观赏辣椒应用较少。许多高秧型观赏辣椒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分枝、结果,并且可以根据观赏需求修剪成不同造型来增加其观赏价值。随着观赏园艺的发展,高秧型观赏辣椒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现将8个高秧型观赏辣椒品种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巧克力色鬼椒  植
在自然界,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极少孤独生长,几乎都是聚集成群。许多种植物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植物群落。例如,一片森林、一个灌丛,一块草地,都是植物群落。从群落角度进行考察,能使我们对城市杂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基本活动 考察城镇杂草群落    生活在城镇的学生,不出城区便可以通过对生长在自己周围的杂草进行考察,认识植物群落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考察的准备工作  1 建立考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