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征兵报道的视角把握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报道视角也就是新闻角度,是指新闻采写者把握新闻的着眼点。新闻视角对于新闻价值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其网站2009年相关的征兵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报道视角的特点,并对提高征兵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征兵 征兵宣传 新闻视角
  
   征兵报道,指为鼓励广大青年参军入伍而进行的所有与之直接相关的新闻报道,包括国家政策宣传、兵源征集情况、新兵入伍表现及典型人物成长成才等方面。征兵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每年都在进行,媒体如何在征兵报道上做到既宣传政策、促进工作,又吸引受众、贴近群众,同时不落窠臼、常报常新,选择一个好的新闻角度至关重要。
  本文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其网络主站2009年相关的征兵新闻报道为样本,样本选取的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笔者在两报刊电子版的搜索引擎中分别输入关键字“征兵”、“参军”,得到有效样本(主题与征兵直接相关)43篇,其中,其中《解放军报》20篇,《中国青年报》23篇。从时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1月份、6月份,12月份,这正好与征兵工作的开展相配合:冬季义务兵征集,夏季直招大学生士官。稿件篇幅长短不一,既有几句话的短消息,也有几千字的人物故事;体裁上,包含了消息、通讯、特写、个人访谈、新闻评论等。
  一、征兵报道的视角类型
  1、聚焦征兵主体,大学生新兵成为报道主角
  2009年征兵的最大亮点在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成为征集的主体。2009年的征兵新闻报道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于应征入伍的大学生,从各个侧面切入,全面分析展现了这批投笔从戎的青年人的风采。例如,《解放军报》6月份登载报道《我国首次大规模征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解读2009年征兵新政》,报道以宏观的视角,从国家的政策切入,给读者详细剖析了军队招收大学生这一决策的来龙去脉及各项优惠政策;《中国青年报》6月题为《参军入伍成大学生就业新途》的专稿,从目前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认为2009年的就业寒流中,大学生参军的另外一个含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有的报道则把目光投向了大学生士兵的成长,使新闻事实上升到精神层面,比如《中国青年报》9月份登载文章《从清华硕士到连长有多远》,从主人公5年来当兵成长的感悟角度入手,以自叙的方式讲述了从小怀着从军梦想的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贺霖成长为“东线尖兵”的故事。从硕士生到连长有多远?贺霖的故事告诉各位有志青年——不远,就是短短的5年时光,只要付出汗水,只要不耻求学,只要敢闯敢拼。这样的报道,丝毫看不出宣传先进的痕迹,却是激励后者的凯歌。
  2、以人为本的视角,“兵说兵事”的个性化解读
  同样的新闻素材,选取的视角不同,文章的结构与传播效果也就大不一样。征兵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传统的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把它当作政治新闻来报道,通常停留在时间节点报道、会议决定报道、政策传达报道的范围。但是,这种“硬新闻”的处理方式一般难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简短的消息往往淹没在众多新闻的夹缝中,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读者难于从中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硬新闻上很难有大作为,不如转向对人的关注,多采写一些软新闻。
  2009年,主流报刊的征兵新闻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硬新闻的处理方式,而更多转向对大学生士兵群体和个人的关注。关于他们兵营成长故事、人生感悟的报道占了很大比例。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军事周刊”栏目,8月、9月、11月、12月都有大篇幅的关于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报道,代表性的有《怕死莫去守南沙——一个清华学子的南沙守备札记》,《清华女兵自述两年兵营日子》,《从清华硕士到连长有多远》等。这些报道避开激昂的口号、诱人的政策,把大学生士兵当作主角,由一件件小事串起,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说服人、真情实感打动人,润物于无声。讲述者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悟也丰富了报道内容,拓展了报道的外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人为本”的视角体现着对普通士兵的关怀,更容易让读者动情入迷。事件随时间、地域而不同,但人性却是相通的,从实践来看,读者更喜欢那些情节生动、人情味浓的报道。因而,在采写新闻稿件时,要善于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个人”,把更广泛的信息传递出去。例如,《解放军报》5月10日登载的《“我在军营长大了!”——汶川大地震幸存者李清松入伍150天的心灵轨迹》的报道,就是作者选择最佳角度的体现。那时正值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各种缅怀遇难者、感恩解放军的报道很多。作者没有按照老路采访倾听灾区百姓的溢美之词,而是选择了曾经被埋于废墟104小时后奇迹生还的李清松为报道对象,把他入伍以来的心理变化向读者娓娓道来。李清松由入伍前的不愿当兵、沉默寡言到入伍后的积极进取、敢为人先,读者跟随着他的心灵轨迹,看到了一个在战友、首长关心帮助下的新兵一步一步走出阴影、成长进步的感人历程。
  3、微观视角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征兵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大主题,记者要有宏观视野,把握大方向、服务全局,但传统的“要闻”式处理方式,如会议报道、政策评说等,对于征兵对象——青年人来说,则显得有些严肃、呆板。更何况2009年一大批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90后新兵步入军营,这样的报道模式更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致使传播失效。好的新闻报道应该善于从微观角度入手,通过记者的细心观察,从官兵训练、生活、言语的点点滴滴中抓取瞬间,以达到“小角度”反映大主题,小事情反映大问题。例如,《解放军报》1月份的一篇报道《09新兵新“语录”——来自广州军区某炮兵旅新兵营的报道》,写了三个新兵三句很有个性的话:“挣钱是需求,当兵是追求”;“我会,让我来”;“班长对我们有要求,我们对班长也有要求”,并以“人物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三句话的由来。新兵们在平时训练、生活中的个性化语言折射出的是他们基本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点:崇高的人生追求、朝气蓬勃的干劲和民主理性的精神。
  4、常规报道里提炼新内容,注重报道的延展性
  发现新的新闻角度,不能单向思维,拘泥于一个固定范围,而要对常规的材料“旁敲侧击”,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作的不同领域里查找新问题、挖掘新价值。好的新闻报道总是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一面,寓“不平常”于“平常”中。比如,在征兵工作中,兵员家属的优抚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也是一个老话题。以此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但一般都停留在政府节日走访慰问上,如果按往常的报道角度再采写此类新闻,很难找出新意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儿子当兵了,爸妈我们管”》的报道则独辟蹊径,把关注的角度投向军属“空巢”家庭上来。报道的是,近年来,独生子女群体越来越庞大,而独生子女服役形成的阶段性“空巢”家庭也在逐年增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父母最难忍受的是情感上的空虚。他们经常会感到生活孤单,思念孩子,渴望多和人交流。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报道介绍了北京军区某通信团从2008年6月起开始组织官兵创建“爱心接力站”,开展关爱驻地“空巢”军属家庭活动,帮助“空巢”军属家庭解难题、送温暖、献亲情,填补了“空巢”家庭的亲情空白。这种既发现问题,又介绍经验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征兵报道的视角的局限性
  尽管2009年两份报纸的征兵新闻报道在视角选择上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报道对象选择上的单一性。在整体舆论感染下,2009年的报道集中于大学生新兵,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的地方青年新兵。国家征召大学生入伍以来,这些“天之骄子”从军的故事吸引了大部分媒体关注的目光,大力宣传大学生参军,对于改善我国兵员结构、提升战斗力,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全军范围来看,高中毕业生、地方青年入伍也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全局出发,他们从军报国的事迹也应得到体现,他们在军营成长成才的故事也应得到媒体的关注。
  二是价值导向上有失偏颇。对入伍动机的物质诱惑、个人锻炼宣扬太多,精神因素和军人价值被削弱。军队不是商场,可以赚大钱,她之所以对年轻人保持着持久的吸引力、向心力,应该归属于她的精神因素。媒体只有大力提倡和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才能引导我们的新战士成为一个纯粹的军人。
  三是报道视角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对直招士官报道的微弱。国家从高校毕业生、技能型人才中直招士官是青年入伍的另一种途径,国家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加入士官的行列。士官队伍是军人职业化的具体表现,当今世界军事强国中,士官占了很大比例。我国的士官队伍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大学生士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地方媒体却鲜有关于社会特殊人才、大学生入伍当士官的报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因此,为改善征兵报道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有必要在报道思维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这要求新闻媒体要有大局观,要从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中审视这一问题。具体到新闻报道视角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第一,树立全局观念,在报道尺度上掌握分寸,避免跟风过火,在报道对象上统筹兼顾。第二,媒体在端正大学生入伍动机上应有所作为。第三,从国防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增加征召士官的宣传报道,关注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士官群体增强对自身的认同。■
  参考文献
   ①鲍勃·富兰克林:《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②盛沛林:《军事新闻学概论》[M].解放军出版社,2000
  ③曾清林、陈米欧,《时政新闻的大众视角》[J].《传媒观察》,2004年第2期
  ④陈辉,《找到新闻视角的八种方法》[J].《中国记者》,2007.7
  ⑤《解放军报》,http://www.chinamil.com.cn
  ⑥《中国青年报》,http://www.cyol.net/node/index.htm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2007级本科生)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释了新形势下,地方台记者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关键词】地方媒体 记者 外宣    地方媒体记者在对上对外发稿中(以下简称外宣工作)具有三种优势:一是对地域深刻了解的优势;二是对历史文脉深刻把握的优势;三是与上级新闻媒体深入交流的优势。  一、对地域深入了解的优势  宣传工作是各级党和政府有效开展工作,贯彻工作部署,宣传、联系群众、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重要途径。当前
让新闻发言人真正成为“明星”  6月30日,11位中共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在中外记者面前集体亮相。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让中央部门从幕后走向台前,无疑使实施多年的党务公开又迈出重要一步。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让新闻发言人成为各级党委与社会公众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他们把党的决策予以公开,使党的权力机关在阳光下运行。  不过,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才刚刚起步,没有直接经验可以借鉴,一切还处于探
【摘要】现代英文报以“厚题薄文多板块,钢筋结构大窗户”的版面特色激发受众的阅读欲望,让读者有效地获取信息,但其在版面设计创新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版面 编辑 媒介素养    随着快餐式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愉悦。相关研究表明,现代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视觉成分约占总数的74%—80%。因此,报纸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在版面设计上下功夫。这就要求版面设计
【摘要】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指出,现代社会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近些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谣言渐渐成为了“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发生了全国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被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过程中,微博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对微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的正负两面效应予以探析。  【关键词】风险社会 微博 谣言
【摘要】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今年8月起,安徽日报迅速制定了“走转改”活动方案。笔者积极投身于“走转改”活动,采写了数十篇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稿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走转改”活动 基层 文风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今年8月起,安徽日报
【摘要】突发事件报道的政治性、政策性较强,媒体在报道中应把握好公开性、人文性和科学理性三个层面。  【关键词】突发事件 公开 人文 理性    随着信息传播更加透明公开,国际国内事件愈加交错相关,面对突发性的天灾人祸,媒体既要担负起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传播信息的责任,又要担负起舆论监督和引导责任,通过全面解读事件、引导深层次思考、推动社会运行机制有效运转。    一、公开透明,重视公众知情权 
清晨,俄罗斯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突然,一条消息吸引了他的目光。  “阿列克赛·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昨日在他的别墅里接听电话时被自己豢养的猎狼犬咬断脖子,当场丧命。”巴甫洛夫读着报纸上的消息。“这不是维克多的姐夫吗!怎么?狗会袭击自己的主人吗?”巴甫洛夫自言自语道。维克多·巴甫洛维奇是他研究所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小伙子对他研究的项目很有热情。  带着疑问,巴甫洛夫给接手此案的
我盼呀盼,盼啊盼,终于把新年盼到了。   大年初一,我拿着有两人高的红包走在街上,准备去买一把枪。空中忽然闪出了一道霞光,原来是二郎神从天而降,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显哥,你太幸运了,你中了天庭创业网的特等奖。这是我奉‘创业网官’老刘的命令给您送来的二件法宝:替身一个和宝贵的隐身水一瓶。替身能变成你的模样帮你做一切事情;隐身水一抹入你身上,你的替身就会马上出现,你跟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对了,替身身上
【关键词】评论 评论周刊 深刻性 预见性    如果精彩的评论都局限在内参上,那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如果一份报纸的“一家之言”能够影响整个社会,那么评论的深刻就被镀上了历史性的涵义。  自2008年4月13日起,《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开始推出评论周刊,《南都》评论的努力和动向一直是值得世人关注的。  言论是报纸宣扬其立场,晓畅其观点的舆论阵地。一张报纸要想真正实现“舆论领袖”的角色
后期制作,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新闻节目中前期策划和采访而言的,就是新闻采回来后,如何把它加工出来,呈现到观众面前,说白了,也就是给新闻穿什么“衣服”的事情。近年来,各电视台,争相让自己的新闻节目脱下“严肃”的外衣,轻装上阵。央视新闻频道的大规模改版,尤其在新闻节目的包装和后期制作上的变化,也反映了电视新闻制作改革的趋势。改革者深谙其道,新闻是产品,任何产品想叫好又叫座,就离不开包装。那么民生新闻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