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上微骨窗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脑膜瘤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经眶上微骨窗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经验.方法 经眉内小切口5例,经翼点入路16例,采用眶上约3.5 cm×2.5 cm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上脑膜瘤21例,肿瘤最大径2.8~6.2 cm,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肿瘤显露良好,Simpson Ⅰ级切除5例,Simpson Ⅱ级切除15例,Simpson 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8年,影像学上肿瘤残留1例.结论 眶上微骨窗入路可替代传统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双轴点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适应证,扩大皮瓣的应用范围. 方法 以直接皮动脉或肌皮穿支为次级供血动脉或第二轴点,将皮瓣旋转180°,延长血管蒂,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胫后动脉皮瓣3例,腓动脉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外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3例. 结果 除1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质地外形满意. 结论 双轴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手外科采用一趾(指)提供多组复合组织修复多个手指组织缺损共9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复合组织移植对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血管缺损的足及小腿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彻底清创,固定骨骼,修复肌腱、肌肉、神经,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含有轴型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桥接12例,再植离断肢体并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 再植12例离断肢体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5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复合组织块进行复杂断肢再植可获得较好的
目的 报道采用联合V形切口切取部分第二足趾移植修饰性再造手指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联合V形切口切取部分第二足趾采用吻合趾一指动、静脉移植修饰性再造15例16指.急诊入院后先行清创术,9例急诊再造,6例分别解剖标记受区血管神经备用,延迟5~7 d后行足趾游离再造术. 结果术后16指均成活.术后随访6~26个月,再造指外形满意,趾指结合部饱满,颈部狭窄情况明显改善,两点分辨觉6~9 mm 结论应用联合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目的 报道采用第二、第三或第四趾移植对手指末节或中末节缺损进行修饰性再造与修复的疗效.方法 根据供趾的外观,选择第二、第三或第四趾为供区,采用趾-指动、静脉吻合方式重建血液循环为108例手指末节或中、末节缺损的患者再造141指.对趾腹肥大或足趾中间节段较细的供趾一期进行外形重塑.结果 本组共成活140指,成活率99.3%,其中,81例105指经1~10年(平均3.5年)随访,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拇、手
为促进全军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扩大国内外国行的学术交流。经全军显微外科学会研究决定,于2010年9月10日~13日在美丽的世界风筝都——山东省潍坊市,举办第九届全军显微外科会议暨全国皮瓣新进展研讨会。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及军内同行光临,现征文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出生及生后持续小体格(IUGR-NCU)大鼠长骨软骨生长板和胃促生长素(ghrelin多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方法采用母鼠妊娠期饥饿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选取新生鼠生后4周体质量和身长持续低下者为IUGR-NCU组.正常怀孕娩出和生长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测量4周龄时幼鼠下肢长骨长度并比较胫骨生长板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测定生长板IGF-1表达量,同时测定血清ghrelin、IG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0月19日在上海第九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建光教授莅临指导,并带来顾玉东院士对本刊编委的问候,表达对本刊的一贯关切之情。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