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的归宿:新自由主义迷局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靳辉明教授所指出的,"至今尚未触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财产’这一概念纳入了社会理论的范围。按照卡尔·马克思所言:财产一直被认为固定不变的,现在却烟消云散了。正如这次经济危机所揭示的那样,在言辞表述层面上来说,它已不再恰如其分。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后,胡锦涛提出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还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从领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入手来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而联系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多种视角、多维向度地掌握科学发展观,有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文明进行了许多精辟论述,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围绕着什么是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主题进行理论探索,用一系列新范畴、新观点、新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新境界。
任何政治理论及其引领下的政治实践,都必然秉承或体现一定的政治伦理理念。作为引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实践的基本政治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所秉承和体现的最基本的政治伦理理念在于人本福民、公正、尽责。
本文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是否安定,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我们所讲的公平正义是相对于最广大人民这个范围来说的公平正义,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规则公正、公开和公平。
期刊
2007年5月12日至13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研究论坛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该论坛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主办,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与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文通过对美国艺术产业的分析,阐释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的、私人的艺术与当代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指出,从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意味着国家的财富的增长而不是下降。
文章提出乌托邦是一种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沃尔玛”现象,说明乌托邦作为方法的实际运用;通过分析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维尔诺,说明乌托邦作为方法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詹姆逊一向强调总体性,但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自己谱系学概念——也许可以看作是他的某种变化。文章旁征博引,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辩证法,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在全球化的境遇下,“文明冲突论”将会对人们产生误导,全球化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全球现代性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文明对话来解决这一困境。为此,我们需要对文明进行历史性分析,通过以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为论题的探讨,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而通过对两种文明即解释性文明和可供选择的认识论和价值来源的文明的分析,对文明的遗产进行创新和发展,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全球现代性的困境。
德里达反对把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看成是最理想的政治形式,自由民主制度仍然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界限之内,因而也总是以不民主和不平等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面临着不可解构的正义的对抗。解构所理解的政治是没有政治的政治,它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界限内,不再是消灭肉体存在的敌对政治。“没有政治的政治”涉及的是人如何共同生活,它以未来民主和正义作为人之间的纽带关系,民主不再是单纯的制度和程序问题,也不是人之间的排斥性关系、互惠的交换关系和绝对同一的关系。“即将来临的民主”、解构的民主就是正义精神,它不断超越等级和界限。正义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