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多模态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第二大妇科上皮恶性肿瘤,90%以上患者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主要病因,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年轻群体中呈升高趋势.临床常将病理学检查作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常用手段,但其存在有创、漏诊及感染等问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在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慢性肾病(CKD)是目前最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CKD的发生发展均与肾脏血流关系十分密切,准确评估肾脏血流灌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评估肾脏血管灌注情况.文章就CEUS在CKD中的应用现状以及CEUS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间质性肾炎和肾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继糖尿病、肿瘤、肥胖等问题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又一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机制复杂,病程周期长,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是临床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近年来,负压创面治疗(NPWT)技术联合生物制剂富血小板血浆(PRP)的新型治疗方法已成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研究的热点,该方法以经典的外科创面清创修复方式联合有效成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表现出较强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具有诸多优势,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上值得肯定.文章就NPWT联合PRP疗法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还原性的极小分子气体,以往被认为是无生物活性的生理惰性气体,常被应用于潜水医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表明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抗凋亡作用,并且在糖尿病、脓毒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模型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几年氢气在骨关节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就氢气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国内外对氢气在骨关节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究血管腔内介入与开放手术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疼
目的:对比分析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C T影像表现与病理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7月—2021年6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疗的74例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患者的C T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肺肿瘤新分类标准分为浸润前病变(15例)、微浸润腺癌(21例)及浸润性腺癌(38例).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孤立性肺部分实性结节患者的C T征象.结果:常见的肺腺癌CT恶性形态学征象包括瘤-肺界面清晰、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等,浸润性腺癌的瘤-肺界面清晰、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等占比分别为
目的:观察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应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为现代临床有效干预提供有效指导.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冠县中心医院纳入的9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分组干预对照,并命名为X线组(采用X线片检查)、C T组(采用多排螺旋C T检查),各47例.对比两组异物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检出率,观察两组图像扫描质量、检查时间、检查满意度.结果:C T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及各征象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组(P<0.05);C T组图像扫描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X线组(P0.05);CT组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跨物种问题已远超生物医学范畴,促使学术界重新思考全球健康面临的新挑战.基于生物-文化的整体性原则,人类学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适应性,以及多物种民族志.例如当人们探究疾病和苦难机制时,政治经济不平等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适应性对于提供合适的医疗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研究物种间关系的人类学方法,多物种民族志从整体性视角进一步发展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和“星球健康”(Planetary H
浓缩血小板(PRP)也称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众多生长因子,在修复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PRP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多种根据PRP制备、性状或应用而划分的分类体系,且在质量控制与评估上缺乏共识.文章主要就PRP在组织修复的临床应用以及PRP基于不同性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的分类体系等进行综述.
目的 研究丙酮酸盐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静脉复苏组(VR组)、生理盐水腹腔复苏组(NR组)、丙酮酸盐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组(PR组)4组,每组10只.VR组、NR组与PR组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Sham组仅行右颈总动脉、左股动脉、右股静脉穿刺及全身肝素化.复苏后24 h采集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浓度,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Paller评分,ELISA法检测肾组织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可分为增殖期和分泌期,而增殖期又包含了月经期以及内膜脱落后组织再生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内膜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脱落碎片的清除与内膜组织的再生.文章主要就巨噬细胞在人类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参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