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一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CRAB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无菌体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1∶1∶1设计病例-病例-对照研究,CRAB感染组68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感染组68例,并在匹配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无菌体液中培养出非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患者作为对照。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CRAB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菌血症/脓毒血症、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使用替加环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内进行过手术、机械通气、中央静脉插管、动脉穿刺、留置导尿管≥3 d、胃管插管均为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χ2=4.96、15.56、7.64、9.22、5.89、6.80、17.00、11.83、18.22、8.24、25.24和7.70,P<0.05或<0.01);CSAB组与对照组比较,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中央静脉插管、分离菌株前总的住院时间为CSAB感染的危险因素(χ2=11.93和6.94,U=15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菌血症/脓毒血症[OR=4.01,95%可信区间(CI):1.13~14.20)、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4.17,95%CI:1.79~9.73)、中央静脉插管(OR=2.93,95% CI:1.22~7.08)、留置导尿管≥3 d(OR=6.08,95% CI:2.39~15.46)为C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3.98,95% CI:1.88~8.43)、中央静脉插管(OR=3.40,95% CI:1.48~7.81)为CS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进行侵入性操作是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有创操作,降低CRAB的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用盘侧血管吻合技术建立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皮瓣游离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选用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400~450 g。随机选取6只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大鼠DEP皮瓣穿支血管起源、口径及其分布情况。余30只动物,根据DEP皮瓣的血供分布情况,以右腹壁第2肌皮穿支血管为蒂,切取面积为3.0 cm × 2.5 cm的DEP皮瓣。于10倍手术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术中吻合动、静脉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共进行了5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中共应用微血管吻合器53个。所有的血管吻合均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采用的游离皮瓣类型为腓骨肌皮瓣、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使用最多的微血管吻合器型号直径为2.5 mm和3.0 mm。结果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局部坏死。2例术后出现静脉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对不完全溶血表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溶血素及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研究该类金葡菌的生物学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至2014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样本分离的不完全溶血表型金葡菌50株,选取同期住院患者样本分离得到的完全溶血表型金葡菌作为对照,接种于四种不同商品化绵羊血琼脂平板培养,比较溶血表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标准菌株、完全和不完全溶血金葡菌四种溶血素基因(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