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技术标准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国照明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照明领域最成熟、最可靠的技术之一,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DALI的发展历程,然后从DALI系统架构出发,通过整理现行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家标准,分析DALI两个版本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并总结了DALI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点,最后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现场安全施工,提高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疏散效率,利用Pathfinder软件进行建模,并结合人员体征、疏散速度和人员比例等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施工现场主体施工阶段预制构件、机械器具等物品堆放数量、位置规划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等因素对疏散时间影响。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疏散瓶颈区域为室内走廊和疏散楼梯口处;施工场地内物品堆放数量和位置规划对疏散时间影响较大;每层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需采取限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疏散通道合理规划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
为开展矿井热害防治的实验教学,设计并搭建周期性风温作用下巷道非均质围岩换热实验装置,能直观展示高温围岩各岩层的温度变化。利用实验数据可计算出巷道壁面热流密度,进而定量估算巷道围岩的散热量。结果表明:周期性风温通过后,模拟巷道围岩体各处温度随时间也呈简谐波变化;对于非均质的围岩体,导热系数越大的岩层,周期性风温的调热能力越强;巷道壁面处的热流密度也呈周期性变化,但围岩体总体表现为散热,且散热量随时间快速减小,并最终稳定在1.3×104 kJ/m2。
本研究应用固体测汞仪,将热分解和塞曼校正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无须消解而直接进样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汞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低浓度和高浓度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和0.9996;平行测定(次数n=6)中,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81%~6.72%和0.73%~6.57%;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处于质控标准值范围内,相对误差为2.2%~11.0%;通过测定实际样品,与传统原子荧光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总之,该
为应对湿天然气管道存在的明显积液,导致管材腐蚀,目前经验性的检测点选择方式导致检测成本和工作量过大问题。基于某单井站场工况条件和现场壁厚检测数据,针对站场主管线,采用Fluent软件建模分析管线内液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含液率大小随原料气含水量、流量、压力的变化而呈正相关变化,运用Correl函数对现场壁厚检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两者的相关度达到0.61以上,这为现场合理选择腐蚀检测点提供依据,降低了现场检测工作量和检测成本。
为探讨注胶方法修复井下注采管柱螺纹接头缝隙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欧拉-欧拉多相流方法构建胶液在注采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渗流流动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注胶压力驱动下修复胶液在管柱接头螺纹缝隙内的渗流过程,通过多工况条件下胶液在螺纹缝隙内的渗流数值模拟,研究注胶压力、胶液密度和螺纹失效缝隙对胶液渗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的数值模型可有效预测胶液在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流动;胶液在狭缝内的渗流深度与注胶压力呈正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胶液密度呈反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螺纹缝隙尺寸呈正比。
为研究双波段185 nm+253.7 nm有臭氧型紫外线灯臭氧产出的测量方法,利用臭氧分析仪,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测试系统验证不同规格紫外线灯臭氧产出的特性。实验表明,静态法测试紫外线灯臭氧产出浓度曲线及臭氧产出率平均峰值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体积的臭氧采集器,并且测试数据对于同种规格紫外线灯之间的对比更为合理。对于功率4~65 W的紫外线灯管,选择2 m×0.5 m×0.5 m、体积为0.5 m3的臭氧采集器较为合适。对于75~1000 W的大功率紫外灯推荐选择体积为1.5~3
道路照明灯具使用量庞大,路灯光效的提高可有效降低用电量.本文总结了影响LED路灯光效的多项因素,并设计了计算LED路灯光效的公式,最后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了一款整灯目标光效1
为分析驾驶人高速公路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多属性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意愿模型。利用SP调查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获得328份有效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与驾驶人因素和道路交通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上游过渡区、警告区Ⅰ和警告区Ⅱ3个合流区域作为选择肢,从驾驶人和道路交通环境特征属性2个方面归纳出6个因素对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应用分类变量处理方法将其定义为6种指标,并进行赋值。结合非集计理论,以328份有效问卷为建模数据,建立施工区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开展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以国家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为指引,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的自身特点,基于德尔菲法从“学术与技术水平”、“成果效益”和“成果影响”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产安全领域科研项目成果特点,提出综合采用同行评议法、多维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科学计量法的评价方法选择思路,并以Yaahp作为评价方法的配套工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安全领域相关科研项目成果的评价工作提供一套从指标体系到评价方法,从评价
为揭示化工事故发生机理,考虑事故链中因素的因果关系与事故网络的结构特性,基于复杂网络研究化工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以事故案例中因素与结果为网络节点,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边,建立化工事故网络模型,分析网络中节点的度值、结构洞,构建化工事故凝聚网络,分析凝聚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化工事故网络中存在8种致因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占比高达87.5%。通过结构洞分析可有效找出网络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潜在致因因素;通过凝聚网络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致使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连接比例高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