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与市民文化的互渗融合——宋代元宵诗词的集体欢乐书写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代元宵诗词中,以集体欢乐为主题的诗词占比较高,体现出国家形象、儒家理想与市民文化的鲜明因素及其协调融合。在关注国家、政府权力彰显时,审视百姓市民共享欢乐的真实践行;在聚焦百姓权益的实现中提升对国家、政府形象的社会认同;在表达自我愿念时,又不忘张扬国泰民安、人性人欲实现的同情心、同理心。宋代元宵诗词因为以上三个维度的融合,避免了这类题材单纯享乐、感官追求的浅薄化;规避了一味说教、迂腐刻板的学究气,无论在境界品格,抑或书写技巧方面均较唐代大为充盈,亦为后世元宵诗词书写树立了不俗的榜样。
其他文献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可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其在形态和调控机制上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和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细胞死亡形式显著不同。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介导的铁自噬能调节铁死亡。最新研究表明,铁死亡和铁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病理机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系统性回顾铁死亡和铁自噬的概念、生化特点以及在CVD发病机制中的具体病理分子机制,旨在通过明确铁死亡和铁自噬在CVD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油气生产与集输过程中,冲刷腐蚀是油、气、水、砂等多相流输送管道最常见的破坏方式之一,严重影响油气储运系统生产与运行安全。弯头是集输系统冲刷腐蚀的薄弱环节,其冲刷腐蚀过程演变及服役寿命对集输系统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弯头图像采集装置,在线观测弯头内壁宏观腐蚀形貌变化,结合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微观腐蚀形貌和结构分析,明确了不同冲刷时间弯头的冲刷腐蚀特征,确定了弯头不同局部区域冲刷腐
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探索使用无情(Unemotional)建构有限亲社会情感(Limited Prosocial Emotion,LPE)的有效程度。研究一对冷酷无情特质问卷(the Inventory of 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s, ICU)共163个独立样本(N=69718)进行信度概化分析,结果发现(1)无情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值最低(α=.67);(2)
<正>一、学习情境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新荷》杂志希望借此契机,举办一期主题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专栏活动,需要征集关于各班“劳动者”的人物通讯。征稿活动中,高一(1)班新生积累了一些班级劳动者的素材,但是大家对此种文体比较陌生。恰好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为我们报道了三位优秀劳动者的光荣事迹
期刊
<正>【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通讯以典型事件和细节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分析新闻报道角度及社会影响。2.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学重难点】1.人物通讯报道的角度和写法。2.将人文主题与通讯特征结合,加深对杰出劳动者品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学方法】合作研讨【教学工具】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
期刊
迄人工智能诞生为止,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价值,就是其对人类思维意识的自由表达,它所言说的是智慧生物对客观世界的独特体认。但从各种实证来看,人工智能对艺术的探索近乎伴随着计算机变革的整个过程。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介入不断加深,人工智能成生物持续被关注、被交易,虽然目前弱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和人脑的自由意志决定了人类艺术家的地位并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人工智能生成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表明了
<正>初中散文教学具有多元的价值,散文也称美文,通过散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艺术鉴赏力,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要求。散文创作手法多样,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散文手法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更好完成读写一体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要深入探究散文教学的价值,有效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以“匠”之字义制定情境任务——设计新闻评论的评价表即“绳墨表”,将“绳墨表”的设计、评析、运用贯穿课文教学,兼顾群文阅读比较,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设计、评析、运用的过程即解读文本信息,品鉴新闻评论,感悟工匠精神,实现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方面的教学目标。
<正>又见元宵节了,这是冬日最后的渲泄,是年最后的礼物,是孩子们最后的顽皮。每到元宵节就意味寒假的结束,无拘无束,憨吃懒睡的日子不复存在了,新学期即将开始。小时侯,刚过罢年,便又惦记着正月十五了。过年惦记的是放鞭炮,十五则惦记着挑灯笼。
期刊
<正>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三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古以来,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情怀。师者贵有一颗眷眷育人之心,不仅关乎学业的传授,更关乎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立德树人。德育不光体现在思品学科中,更渗透于所有学科乃至教育日常中。相信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触碰到了德育,或许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育人方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