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风情之上,佛都之下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施结束,我们和当地人一样安静散去,在街巷里慢慢穿行。小城少车,最常见的是摩托,郁郁葱葱的树木布满巷道,依稀掩映寺庙和佛塔,诵经声传来,悠扬舒缓,叫人静心。大隐于市,这许多的寺庙和民居混居,把整座小城浸染得满是佛学的平和气。我们去寻香通寺,一路上花开得繁盛,颜色混搭的民居下停着摩托,院里的树开着花,东南亚气息扑面而来。香通寺在一片宽阔地上,几座金顶的石塔塔身斑驳,寺庙四百余年的岁月仿佛都在它们身上现年轮。这座始于1560年的皇家寺庙建得精细华美,雕梁画栋间可以看见琅勃拉邦老寺庙的建筑风格。寺庙棕红色的主殿屋顶上饰以金色的法轮,屋顶向下层层叠加,勾出别具一格的层次美。这里有一棵生命之树,“玛瑙翡翠拼就的马赛克图案,故而树木熠熠生辉”,这是传说,但这棵永远散发珠翠般光芒的树木是老挝人的精神依恋,树是佛,便永远屹立不倒,生生不息。香通寺是皇家庙宇,也就留下了王朝的只形片影:国王的婚葬礼堂、王室的骨灰坛、刻得精美的木雕门……政教难分的时代,整座城的灵魂都向着佛,信仰不移直到今天。我们从寺里逛到寺外,结束布施的僧侣已开始一天的功课,街上,也时能看见面容平和的僧人。琅勃拉邦有佛寺50多座,除去香通寺,威苏拉寺年代久远,阿汗寺的巨大菩提遮天蔽日,高高矗立的宠西寺佛塔金光熠熠……随处走进一个,僧人洒扫,庙宇安然,转出街,又一眼望见平和的生活,一座城就这样和佛教相融,如此平易近人,总叫我想起西游记里唐僧慨叹,这梵天乐土,果然人人向佛。

街巷里的混居风情


  “东南亚风情和法式浪漫撞了个满怀,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沿湄公河畔行走,静静的河水伴着两岸的东南亚风情,远处细细的金顶处就是琅勃拉邦的王宫。一条干净的棕榈道伸向宫殿,开阔伸展的回廊、绘有金象的顶部,阳光下宫殿明净,更显古朴大方。进宫殿要脱鞋,于是赤脚踩在宫殿的瓷砖上,走过西萨旺凡达纳国王的寝宫,细瞧了国王与王后高贵耀眼的礼服,王室的生活鲜活起来。宫里陈设出众多老挝文物,于是跨越百年的记忆在眼前展开了画卷:14世纪,古澜沧国在这里拔地而起,定都琅勃拉邦,老挝开启了烈火烹油的全盛时期。金光闪闪的日子在王位的争夺里分裂,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到来了,琅勃拉邦,正是其中一国。这个薄弱的王国维持一个多世纪后,法国人来了,殖民的暴力与法兰西文化的浪漫便一同植入这片土地。法国人走后老挝的天下合而为一,但1975年,革命让王朝土崩瓦解,王朝末路正是王朝曾经的兴起之地。仅存100余年的国王行宫像是把沧桑都流进了湄公河,河水温吞,将滚滚风尘带去了远方。
  琅勃拉邦这个故都倒不曾感伤,它“比历史更多一点风情”,而这风情是法国人带来的。他们留下了漂亮建筑和西式的生活方式,东南亚风情和法式浪漫撞了个满怀,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琅勃拉邦的街头,花花绿绿的突突(Tuk Tuk)车来回,东南亚气息下却流连着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导游小姑娘告诉我们,这里的游客多是法国人,从10月到来年5月,往往会住上两三个月。保存完好的679座老建筑让琅勃拉邦成为老挝仅有的两个世界遗产之一,我们到老城,干净的街道,街边热带植物绿得可心,白色篱笆边花团锦簇,颜色极艳丽好看。扎进红砖小巷,花开得更盛,一株株爬上了欧式别墅。别墅白色的身子,细长窗子有不同颜色,外面装有木制百叶窗。屋子是法式的讲究,但也借鉴了东南亚民居的特点,让阳光倾泻的大阳台加上了遮阳板,结构开阔通透。雕花的廊柱与门楣,简约的线条是时光的褶皱,那里面,不知有多少故事。窗子开着,庭院里静谧得很,不知主人在午睡否?
  徜徉老街巷,脚步迟缓里能嗅到老街的呼吸。带着空气里的湿热味,风情,慢拍子。我们溜达进一家法式餐厅,绿植与木桌椅摆的别致,独特的是餐厅里大量的老照片和法文书,那是老城的旧事,触摸起来是复杂的情愫,既野蛮又文明,既美好又荒凉。我们在餐厅里品尝法棍,抹着黄油,甚感香甜。
  天色渐暗,湄公河偶然吹来的晚风带着河水的泥土味,青蓝的暮色下霞光渐远,天地安静下来。沿河的酒吧亮着星星灯,人踩在木头的露台上看河景。欧式情调与东南亚的滋味在水光灯影里汇合,像那微光下的酒,清醇好看。到这里人人都爱老挝啤,有味,绝不是寡淡的酒。几瓶狠狠下肚,连笔下的字都要“生动冒泡”。
  法式老街和当地早市距离不远。早市是最生活的所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摩托汇聚,却不闻吆喝叫卖声。我在这里再次邂逅法棍,那是琅勃拉邦口味与法国味蕾的结合:法棍里扯开一条缝,里头放进新鲜菜蔬,青色的红色的,颜色甚是诱人。甜香减淡,滋味却丰富多彩。随便一个凳子坐下,琅勃拉邦的早点在你眼前铺陈开来:扎成方形的绿色粽子、白色汤汁里翻滚的猪肠粉、烤出香味的帝王蕉……吃得满足,就坐在那里看人群,买菜的一打一打慢慢挑,卖菜的,容我惊叹,他们简直是色彩的艺术家,各类果蔬按颜色排出渐变,又把它们堆叠出艺术感的效果。鱼露,青柠檬,薄荷叶,烤鱼,摆在神龛前的黄色小花……早市走一遍,琅勃拉邦的生活就先交了底。   树木掩映中,提菜篮的女人回到家。小路边,高高矗立的是棕榈树,底下绿的透心的是家家户户的庭院。木结构的屋子衬着树原始自然,里头刚晾上的衣服还在湿嗒嗒滴着水。远处的别墅区,法式风情与这里相辉相应,混居出独特的风情,它有趣,就像多年前法国人学习当地人架起遮阳板,喝口老挝啤,而琅勃拉邦人,吃起了法棍。

荡舟湄公河


  “我们登上木船,逆流而上,河中沐浴的人,淘金的人,船上交谈的人,河水里响动着生活,用手拨一拨,有欢声笑语。”
  一段爱情被装进电影,在老挝是件不平常的事。澳大利亚的摄影师回家乡采风,爱上一路随行的女导游,这剧本不算新奇,但故事拍得清新自然。电影的名字亦很清新,它叫《早安,琅勃拉邦》。
  电影里的男主角为追上恋人,骑自行车穿越琅勃拉邦的街道,一路急速赶到香通寺畔的码头,那时的画面就像现在,暮晚的温柔橘光薄雾般笼罩河面,狭长摇曳的木船刚刚停稳,船夫把桨抵在河岸。这里有多少浪漫的事,湄公河也跟着温柔,水波呢喃,慢慢荡开去。我们登上木船,逆流而上,河中沐浴的人,淘金的人,船上交谈的人,河水里响动着生活,用手拨一拨,有欢声笑语。
  船磕头,琅勃拉邦的民俗村近在眼前。陶土旋转的吱吱声,手握泥浆的匠人们,摆在木屋里高高低低的陶罐……陶作坊随处可见,造纸、纺织,生活所需都从这原始的生产模式而来。这些快被城市遗忘的生活在村落里找到了厚实的土壤,简单而动人。
  几乎每个到琅勃拉邦的人都说要去看看普西日落。登上城市的最高点,城池的模样尽收眼底。河水绕城,与夕阳氤氲出橘色的薄纱,寺庙、皇宫、别墅、人家,红色屋顶在绿树间错落有致,佛塔或白或灰,穿插期间,一同沐浴在橘光下。时间静止,就坐在这里看看风景,发发呆。
  夜幕四合,我再次经过河畔的码头,暗自期许,等到清晨,也道一声:早安,琅勃拉邦。
其他文献
奥尔维耶托时光凝滞的慢城总部  4年前,也是在翁布里亚大区,也是9月的初秋光景,我曾爬上著名的“悬崖之城”奥尔维耶托(Orvieto)低矮的崖边城墙,脱鞋躺下,享受送至山顶的微风。百米之下,是蔓延开去的中世纪房屋,再远处是怀抱着城市的葡萄园,新鲜摘下的果子正待发酵成美味的顶级白葡萄酒。  奥尔维耶托是世界慢城联盟(Cittaslow)的总部。当时,第一次到访意大利的我,来这儿拜访慢城联盟的理事长乔
20世纪最后一个圣诞节前夕,一台别开生面的演唱会在香港大会堂隆重举行。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欣赏着由香港美答音乐演习会和武汉市艺术学校联合主办的《千禧·中国歌剧巡礼
(1).在火成岩體上勘測水庫要注意那些問題?(請着重說明:a.花崗岩上的泉井如何處理?b.花崗岩上的裂縫如何辨認,如何處理?) [答]:一般來說,在火成岩基礎上修建水壩真是比較適
——她们不仅玩球参赛,而且看球观赛,大量阅读体育杂志,欣赏体育电视节目……比赛只剩下5分钟了,哥伦布——奎斯特队还落后14分,这时它的后卫皮薇夺得篮板球,在半空像男子那
图1.把尼龙款线、由别针穿过细塑料管。在养鱼池垂钓时,许多钓友喜欢用手竿的面食钓饵捏成几个小团控在爆炸构上,改成俗称的葡萄钩垂钓,这样可以省去制作粮食的麻烦,效果也不错。
夏天,天山南北顯得更加美麗。水流經过的地帶,綠樹成蔭;準噶尔盆地上,野生的沙棗發出濃郁的芳香。这些日子,在这一帶的荒山僻野裏,在生長着耐旱植物的沙窩中,經常可以見到地
当该脉冲通过海水继续传播时,有机物的悬浮颗粒或矿物悬浮微粒将使传输光漫射,并由海水混响或反向散射产生漫射回波。 As the pulse continues to propagate through seawa
对1998 年发现的山西省植物新记录种——刺旋花、羽叶火炬树、脱皮榆和红花刺槐作了简要介绍。 A brief introduction was made on the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plants recor
目前,反映农村题材的影视剧较少,这确实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深思。那么,拍摄农村戏难在哪里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农业、农民、农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民族自治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民族自治地区实现这个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从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