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DM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与肾功能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1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14例正常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GHb)、血甘油三酯(TG)及血胆固醇(Ch)的变化,并观察糖尿病组SOD、G-6-PD活性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MA)、血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及尿总蛋白排泄率(UPR)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组FBS、GH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G-6-PD活性显著下降,两组间TG、Ch差异无显著性。(2)SOD活性与GHb呈显著负相关,与FBS、TG、Ch等无相关性。G-6-PD与GHb、Ch、TG、FBS均无相关性。(3)糖尿病组SOD活性与GFR呈显著正相关,G-6-PD与UPR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1)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下降;(2)糖尿病患者抗氧化酶活性异常与单次空腹血糖及单次血TG、Ch水平未见明显关系,可能为慢性病变所致,与非酶促糖基化有关;(3)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系,是糖尿病肾病的诱发因子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48例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的心脏损害(即儿茶酚胺心肌病)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有心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在年龄、病程、肿瘤部位和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在24小时尿VMA含量和高血压发作类型上有明显差异,提示儿茶酚胺持续大量分泌易造成心肌损害,并显示该病的发生并非少见,UCG是诊断该病较敏感的手段。
期刊
观察橙皮苷对链脲佐菌素导致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并与氨基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两治疗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治疗组肾组织AGEs和LP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3)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增生和基底膜增厚明显减轻。提示橙皮苷在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预防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方面具有与氨基胍相似的作用。
期刊
期刊
期刊
利用从人B细胞来源的IM-9淋巴母细胞株为体外模型,通过细胞培养、溶液杂交等方法,研究观察了IGF-II受体mRNA水平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GH、IGF-I、IL-I对其的影响与调节。结果发现,IGF-II受体mRNA转录水平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GH、IGF-I和IL-I均能在细胞增殖的一定阶段对IGF-II受体基因表达水平产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