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都市噩梦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韩国恐怖片是韩国最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无论从数量还是票房成绩来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类型成规和形式风格上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成功之路。韩国恐怖片的故事多发生在现代都市的真实场景之中,反映出后工业化社会的人性异化。在人物设计上,鬼魅角色同样是受害者,引起观众的道德同情,镜头语言运用舞台式的表现效果:繁复的布景,高调布光制造出恐怖影像。
  【关键词】
  恐怖片
  后工业化 都市噩梦
  
  一、韩国恐怖片概况
  
  韩国恐怖片在199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得到复兴,从此成为韩国类型电影中最为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每年制作的恐怖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票房也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世界影史上,恐怖片的每次兴盛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心理依据。”[1]1997年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韩国也深受影响。韩国恐怖片的兴盛就是以此为背景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的心理接近崩溃的边缘,由于经济危机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学校暴力、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些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心理伤害的同时,也成为恐怖片的素材被搬上银幕。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恐怖片上映,并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以《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女高怪谈》、《退魔录》为开端,接下来的几年又推出了《蔷花红莲》、《四人餐桌》、《洋槐》等恐怖片,票房排名几乎都进入了当年韩国电影票房榜的前十名。韩国恐怖片借亚洲经济危机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韩国电影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无论是叙事模式、还是镜头语言和角色设置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汲取了好莱坞恐怖片和日本恐怖片的精华后,形成了韩国式的恐怖片。
  
  二、制作韩国人欣赏的恐怖片
  
  (一)故事多发生在现代都市的真实场景之中,反映后工业化社会的人性异化
  在好莱坞的恐怖片中,故事大多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场所,如封闭的修道院、未来时空、外太空等想象中的世界。而在韩国的恐怖片中,故事的发生地多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如学校、旅馆、公寓等。这些地点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地方,每天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恐怖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看似偶然地发生在人们的身边。这样的场景设置。使得观众觉得,恐怖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平时的生活中。恐怖效果非常强烈。
  “恐怖片通过对那些存在于下意识中恐怖因素的象征性处理,将被压抑的恐怖揭示出来。”这样的场景设置也是基于人们在潜意识里对于现实的恐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恐怖的不是人们编造出来的鬼魅,而是人类本身。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本身那与生俱来的缺点也暴露出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类的自私、狡猾、欲望、背叛成为造成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元凶。所以,韩国恐怖片中常常把事件发生的场景放置到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电影《女高怪谈》系列,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韩国一所女子高中的故事。安静的校园在白天里充满着笑声和欢乐,然而,其中却潜藏着危机——一个高中女生的幽灵。在一系列恐怖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以后,最终解开了这个幽灵的身份,这个高中女学生的死是由于同学的排挤、老师的偏心造成的。校园,这个最为纯洁和神圣的地方,本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却变成了一座恐怖的集中营。它变得缺乏爱,充满自私和邪恶。
  电影《公寓》的故事发生在一所普通的公寓里,在这座看似平常的公寓里,每个人都热心地照顾别人,关心别人,然而,实际上,人们的关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占有的欲望。公寓就是家,而此刻的家也不再安全,恐怖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住在隔壁的邻居,看似慈祥的老奶奶,实际上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深刻地体现出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安全感的缺失。人已经变得不可信,家已经变得不再安全。在现代的后工业时代,人们制造了最为坚固的房子和方便生活的家庭设施,然而,人性却没有随之变得更善良,相反,人性中的丑恶和欲望却有增无减。
  
  (二)鬼魅角色同样是受害者,引起道德同情
  在好莱坞的恐怖片中,与人类为敌的怪物们往往面目狰狞、拥有残忍的力量,存在的理由即是摧毁。他们的毁灭是一种本能,没有任何理由。而人类在与怪物们斗争的时候往往充满力量,最终以智慧或者科学技术取得胜利,成为英雄。与此不同,在韩国的恐怖片中,鬼魅角色在外形上往往和人类并没有不同,她们脸色苍白,一头黑色的长发,这与东方人对鬼魅的想象一样。鬼魅角色多是人类冤屈的灵魂,只因为死前蒙受冤屈,所以徘徊在人世,无法离去。
  韩国恐怖片中的鬼魅角色与欧美恐怖片完全不同,在韩国的恐怖片中,鬼魅角色往往是被同情的角色,她同样是一个受害者,在成为鬼魅害人之前,曾遭人虐待,最终致死,而坏人仍然幸福的生活着,所以,唯有自己去复仇。观众在得知鬼魅害人的理由以后,站在同情她的一方,报复也就顺理成章。在电影《鬼铃》中,别墅里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是由于被掩埋在别墅墙壁里的年轻女孩。而电影《阿娘》从一件连环凶杀案讲起,被杀害的三个被害人的电脑里都同时出现同一个少女的网页,然而这个少女已经在十年前失踪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终于解开,原来此少女被三个男孩强奸后怀孕,并最终被活埋在谷仓里。由于仇恨无法化解,所以十年后回来复仇。少女的悲惨经历值得同情,同时也反映出了韩国人的深层心理。
  
  (三)镜头语言运用舞台式的表现效果:繁复的布景,高调布光制造恐怖影像
  在韩国的恐怖片中,镜头语言往往以静态为主,强调在静态中凸现人物心理的恐惧。擅长用舞台式的表现效果,在古宅中,到处是古老的器什。似乎很久没有人居住,好像身在一座古老的荒废的现代都市城堡。并利用繁复的布景,达到一种古典神秘的效果。而高调布光将人物的恐怖和空间的封闭狭小表现出来,制造恐怖影像。
  相较于西方的恐怖电影常常用具象化的形象制造恐怖的方法,韩国的恐怖电影擅长用气氛制造心理恐怖。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怪异性格的家族成员,生活在一起,表面上温馨和谐,其实彼此漠不关心、心怀怨恨,到了夜晚、复仇开始。复杂的心理暗示,每个人似乎都生活在想象里,观众不知道真正的伤害者是谁,而谁又会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成为牺牲品。在影片《蔷花红莲》中,一家人似乎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每个人都像在舞台上一样,穿着碎花的古典款式的裙子,古朴的家具,楼梯和墙壁,斑驳的带有岁月的痕迹,带有某种诡异的力量。
  韩国恐怖片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成功之路,和很多恐怖片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有着类型风格上的显著区别。作为东方电影强国,注重心理恐怖因素的营造,给观众带来了独特而新鲜的体验。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文本,由于其传播方式的特点,对儿童的审美认知,会产生与原著的文字文本不尽相同的影响。文字文本主要使儿童在审美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并有助于培养儿童纯正的审美趣味、发挥其审美主动性,而电影文本更偏重于带给儿童感官的愉悦,使其对经典文本的接受呈现被动性和单义性。  [关键词] 《夏洛的网》 经典文本 审美接受    批评家保罗·亚哲尔说“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就是‘爱
[摘要]进入视像时代,众多媒介手段如影视、网络、虚拟影像等大量涌现,对以“个性文笔”为特征的传统文学带来强大影响。大众的文学热情从文字主导转向视觉主导,为更好地谋求文学的自主性地位,文学与影视结盟是针对这一时代特征所作的全新应对。  [关键词] 视像文学 影视 文字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32    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它一方面以其
[摘要] 欧莱雅集团两则广告因为后期制作修饰过度在英国被禁,英国再次强化对“误导性广告”的管理,相关影视广告当注意避免触规。  [关键词] 欧莱雅 广告 法律 禁播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42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两千年前,商鞅在《商君书定分》中明确提出法律对民众安生与国家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而今随着西方法制思想的传播,大约
[摘要]电影《廊桥遗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作品。在影片上映之初,有许多学者对此做出评论,影片的主题主要围绕着道德与婚姻的冲突展开。然而,《廊桥遗梦》的主题不只是这样,导演更是想要向人们展示:当一段刻骨铭心的错误的爱情出现时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影片中女主人公的留下不仅仅是为了责任,更是为了她那一生难寻的爱情。  [关键词] 《廊桥遗梦》 主题 爱情 责任  [DOI]10.
[摘要]《盲人》是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的独幕剧。普遍观点认为,该剧表达了人对死亡的恐惧,剧中人物缺乏行动、比较抽象,只是剧作家表达思想的傀儡。然而细读剧本,我们发现主要人物盲姑娘不但有行动,而且动机强烈、动作鲜明,表达了关于爱的主题。  [关键词]梅特林克《盲人》盲姑娘主题 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42    《盲人》[1]是比利时剧作家
[摘要] 《美国美人》作为1999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门德斯借助电影意象如玫瑰花、塑料袋、照片等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它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我们可以通过对影片主要意象的分析来揭示影片的主题,并探讨意象在电影中的作用。  [关键词] 《美国美人》 意象 主题    中国古人对意象的定义为:意象即是情景交融。就是说意象是物理世
【摘要】随着各种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发展,动画艺术短片的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并逐渐发展成为高校促进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想创作出高、精、尖的动画艺术短片,强然需要动画从业人士,不断的探索艺术短片的工艺性与艺术性,将两者完美的结合,更新创作理念,完善表现形式,为中国动画艺术短片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动画 创意 技术性 艺术性    在动画发展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意象、隐语等表达模式,无法避免地会存在可译性障碍。这给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电影片名中的文化限定词的翻译。然而,运用异化策略翻译这些文化限定词,不仅实现了汉语词目和英语对应词在词汇层面上的真正对应,而且有效保留了这些词汇的汉语言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保留和弘扬中国文化特色。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正如英国社会语
[摘要] 通过意象表达,赋予影像纪录诗意的色彩,使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式的美学表达方法与纪实的叙事相糅合,迸发出画龙点睛的创作效果,形成了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纪录片的软性影响力。  [关键词]《梁思成林徽因》 影像纪录 意象表达 诗意    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历史、表现生活是纪录片创作的最基本的手段。纪录片以其纪实的美学风格,取材于现实,品味着历史。在纪录片创作上,我们只能立足于当前,以现实的视角去回
[摘要] 影片根据上海女作家须兰短篇小说《银杏银杏》改编而成,极度忠实于原作。由于电影多了渲染,添了煽情,再加上凄美的背景音乐和一位女导演娓娓道来的笔触,赋予了原作充实的肉体与纯洁的灵魂,带给观众和电影界一个不小的震撼。  [关键词] 《爱有来生》 电影 女性 爱情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19    一阵吱吱呀呀的开门声,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