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设备用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涂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各类舰船设备对隔热保温的需求,开展高性能隔热涂料研制,以硅酸钾无机树脂作为成膜物,以空心陶瓷微珠作为主要隔热功能填料,添加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辅助以合适的补强纤维和功能助剂,制备出了一种耐温性能优异的隔热保温涂料.对涂层的常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耐湿热以及防火性能;同时对涂层的施工性能以及隔热效果进行了评估,涂层的隔热效果突出同时具有优异的抗流挂性能.
其他文献
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是列车客运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易用性直接关系到列车旅客的服务质量.通过分析原有铁路列车补票系统中列车移动补票终端,由于各厂家独自研发而导致的业务功能、网络架构、数据格式以及业务管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实现了总体架构及网络架构等方面的优化与改进,并从系统总体工作流程、地面管理部分功能及列车移动补票终端3部分解析系统功能,明确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架构演进过程中的细节优化之处,并剖析此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安全、补票票价计算及交易完整性等关键技术.铁路列车统一补票系统进一步
编组站阶段计划作为编组站作业计划的核心,对编组站高效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通常受限于到达车流的时间不确定性和车流信息的不准确性,为提高自动编制阶段计划的准确性,研究一种依据车流实际确报信息对预报信息进行准确性评价、并且根据站内车流和带有准确性评价的到达车流进行车流自动推算的方法.在量化车流可靠性参数评估和列车平均运行时间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算法,随着系统运行过程中车流信息的不断积累和可靠性评价参数的动态更新,通过模拟调度人员对车流分配的思考过程实现到发车流的自
几内亚马西铁路是服务于西芒杜矿区企业铁矿石产品的铁路外运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限制坡度的确定是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技术标准,同时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运输能力、运营效果及行车安全性等至关重要.在阐述马西铁路现状的基础上,对马西铁路限制坡度取值范围进行估算,提出6‰/9‰均衡坡方案、6‰/13‰均衡坡方案、9‰/13‰均衡坡方案3种限制坡度方案,分析影响马西铁路限制坡度选择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车流特点、沿线地形地貌、机车类型、牵引质量、工程适应性及投资等方面对不同坡度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在满足研究年度运输需求前提下采
为了探究附着力促进剂对销阴极板表面环氧涂层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拉拔实验、盐雾实验、硫酸锌浸泡实验以及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研究了磷酸酯类和硅烷偶联剂类附着力促进剂对环氧涂层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附着力促进剂可以明显提升环氧涂层和铝基材的结合力,添加3%附着力促进剂2063的涂层附着力最优,可以达到12.85 MPa,破坏类型以层间破坏为主;但是交流阻抗图谱显示其低频区的阻抗值比附着力促进剂4512的低2个数量级,通过盐雾实验和硫酸锌浸泡实验也可以看出附着力促进剂4512可以显著提升环氧涂层的耐腐
本文以食品包装材料常用环氧涂层和环氧改性聚酯涂层为例,利用附着力测试、SEM、XPS和EDS等分析表征方法,从涂层组成及结构、基材-涂层的表面-界面特性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树脂涂层对镀锡板基材附着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涂层树脂的种类不同,涂层对镀锡板基材的附着性能存在差异.论文还初步探究了环氧涂层和环氧改性聚酯涂层对镀锡板基材的附着机理.
高速铁路的开通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影响旅游活动空间集聚规律,形成同城化、网络化等现象.以黔桂云三省39个市州为案例地,采用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化动态,构建回归模型考察高速铁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明确高速铁路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结果 显示:高速铁路开通后区域内旅游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并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态势:贵州以贵阳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云南以旅游发达地区散状分布,而广西呈现出桂林、南宁两核遥望之态
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置能力评价,可以为新入职人员选拔和在岗职业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结合车站值班员的作业内容和要求,以安全意识、响应能力、联系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准则层,选取行车簿册、凭证填记准确率、命令下达、办理准确率和揭挂标识准确率等共计11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并给出每项指标的量化测度方法.通过AHP法确定准则层之间的权重和指标之间的权重,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随机选取某个车站值班员进行实例计算,由8位专家对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置各项指标给出评语等级,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权重的高低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不明显,在铁路网规模扩大、运营场景复杂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旅客异质性出行需求.在阐述国外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客运产品分类的适应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铁路客运产品实现谱系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我国铁路设施设备条件、经营管理方式和列车开行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提出以“车-流”匹配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客运产品谱系化设计思路和谱系结构框架,对巨量复杂需求用有限品类列车分类匹配运输资源、服务水平、客流组织、行车组织等内容,对推动铁路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影响,结合X-13ARIMA-SEATS季节调整模型的自动识别最优ARIMA模型和检测突发事件离群值功能,使用脉冲函数和阶梯函数设计基于离群值的突发事件的干预变量,构建铁路客运量的时间序列ARIMAX干预模型,对铁路客运量近年受到的SARS疫情、铁路客票实名制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趋势进行干预比较分析.结果 显示,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客运量冲击较大,SARS疫情在冲击滞后的第5~6期铁路客运量基本得到恢复,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客运量冲击一直在
植被固碳能力对气象条件十分敏感,研究植被固碳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模型模拟方法,分析广东省植被固碳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象条件的响应规律,并定量研究植被固碳量变化的气象贡献率.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而言,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植被固碳能力强,多年平均固碳量按从高到低顺序分区域排序为:粤北、粤西、粤东、珠三角.从时间变化而言,2001—2020年广东省植被固碳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植被固碳量介于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