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来源 :福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能力内涵和实践教学方法特色,对工程教育模式的开展和落地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能力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点关联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以项目驱动的实践过程改善教学方法,并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课程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工程教育的推进。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不仅走进各个领域之中,还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将新媒体与艺术相结合,就形成了全新的新媒体艺术。将新媒体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设计的水平,还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文章重点对新媒体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发挥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优势,更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使广大设计师拥有更多的创意,给人们带来美的
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课程体系必须进行工科与设计学科知识的交替与融合,在掌握工程理论与训练的基础上,用设计学的语言来完成方案表达。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以学科知识的有机衔接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来构造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课程实训的优化与实践设计,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工为用、艺为本"的学科知识定位与交替演进推动应用型
052D型驱逐舰是我国海军装备的一种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昆明"号于2014年正式服役。该舰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装置,先进程度可与国外的"宙斯盾"舰媲美,因此被国内军事爱好者亲切地称为"中华神盾"。它的满载排水量可达7000吨,最大航速30节,舰身隐形化设计为它增添了科技感。052D型装备了隐形舰炮、防空导弹、近防武器、鱼雷发射器以及干扰弹发射器,具备良好的电子对抗性能,是一艘全能的现代化军
期刊
近日,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出版发行,这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稿61篇,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既有基本原理,也有工作指导,既有总体部署
期刊
从清朝末年现代教育思想的萌芽到《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小学习字教学始终受到学校的重视。从192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2年间,课程标准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变化,但写字始终列为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写字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书法教育的提出,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语文教学要想从根本上重视写字与书写能力,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2021年以后,中国农村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在脱贫地区,原脱贫攻坚时期的许多做法得以延续,但这些延续模式在新时期也出现许多不适应之处,如政府过度参与,原扶贫方式存在着维护管理能力不足、扶贫效果不稳定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结合乡村振兴要求,衔接工作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内外力共同驱动,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文章主要以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护理急救技术的实验课教学为例,阐述急危重症护理学急救技术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并且通过分析将思政教育融入护理急救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护理急救技术实验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在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应承担社会总体治理功能发挥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法治建设则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重要保障。一、检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条件(一)社会发展面临转型与重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
期刊
德莱塞小说《嘉莉妹妹》以忠实描绘20世纪初美国物欲横流、传统道德伦理濒临崩溃的现象而闻名遐迩。1953年,威廉·惠勒对其改编执导的同名电影《嘉莉妹妹》获得了奥斯卡多项奖项提名。这部电影凭借柔和的色彩呈现出了一个与原作气质迥异、饱含献身精神的爱情故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精神需求、家庭伦理、道德困境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以期为作品提供新的解读。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靠拢的现代性努力,也是中国文人试图与旧文学割裂的行动证明。当时周作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他写下了《人的文学》这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其中除了关于新旧文学的论述外,更重要的是周氏自己人学观的流露。周作人认为,文学要以人道主义为本,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文章从"人学"的思想之源以及具体表现层面去探讨周作人五四时期的人学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