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及优化路径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制度安排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实践看,财政制度安排主要着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税收征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现行的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区域规划与财税政策、要素市场与财政支持、传统税制与税收利益、资源环境与生态补偿等综合性因素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应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地方行为模式转变,着力推动财政总量、财政结构、财政工具、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其他文献
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性别、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国际高级研讨班于2004年12月17日至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研讨班特邀国际知名社会性别研究专家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性别平等局原局长张幼云女士、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局社会性别问题专家Nelien Hasples和国内性别与发展研究学者联合授课,重点介绍和交流了社会学、
期刊
王元化在《财经》第20期上撰文说,过去理论界对矛盾的理解受到苏联批判德波林的影响,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就是一分为二,而这样就产生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哲学,所以大跃进时就提出了“征服地球”、“向地球开战”和“只要我们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之类豪言壮语。
期刊
大卫·哈维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剥夺性积累"思想.在他看来,"剥夺性积累"实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种内在核心机制,通过私有化、金融化、危机管理和操控、国家再分配等主要方式不断实现暴力掠夺型积累.不过,一方面,由于忽视了"剥夺性积累"概念和"原始积累"概念在理论逻辑功用与具体历史所指、既定历史内涵等方面的显著差别,他试图赋予"剥夺性积累"概念以一般普遍性并取代"原始积累"概念的诉求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哈维并没能像卢森堡那样清晰阐明"外部"概
拥有43所普通高校的陕西省连日来举行了数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前往参加。但与一些东部单位招聘人才的火爆场面相比,西部招聘单位大多门庭冷落。
期刊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在当前的外汇市场上,汇率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短期资本流动,而非西方主流理论声称的"根本因素".经济主体在根本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遵循启发式原则形成预期、作出判断、付诸行动,具有从众效应,易发生突然逆转,导致汇率不稳、波动频繁.后凯恩斯主义强调,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外汇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投资周期的约束造成收入流与支出流、现实收益与预期金融收益、非金融汇率与市场汇率等多个"紧张点",危机将率先以某个"紧张点"断裂的形式爆发,而后通过各种传导路径影响其他市场
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实践为持续反贫困提供了新的起点,也为透视持续反贫困的逻辑和路径提供了现实基础.绝对贫困源于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突破自身局限性的生产条件,造成生产在低水平上重复,从而陷入绝对贫困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举国家之力有针对性地创造生产条件(包括一般生产条件和特殊生产条件),突破原有生产方式的局限,开启了小生产主导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走出绝对贫困陷阱,这是中国创造反贫困奇迹的基本逻辑.但也要看到,贫困地区初始生产条件的改变和伴随这种改变形成的区域生产方式同社会生产条件和社会生产方式还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逆全球化加剧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与持续,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如何在保持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性的同时,保障中国产业链韧性、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成为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开发、技术寻求、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空间布局五种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类型给产业链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剖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创新的实招硬招,而以创新为基础的固定资产更新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更新速度整体仍较缓慢,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提升了开展以创新为基础的固定资产更新的紧迫性,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为固定资产更新提供了可能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的创新型固定资产更新,应注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开展,以技术进步为基础、软硬件兼备,兼顾国内外经济环境,与"十四五"发展目标形成合力.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但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绩效偏低、创新水平较弱等问题.本文基于2020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服务业企业调研数据,对东北地区服务业的顾客导向、IT能力和环境不确定性等相关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顾客导向、IT能力、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对服务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顾客导向通过IT能力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在IT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提升东北地区服务业创新绩效,应增强企业网络关系的密切程度及IT资源的异质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