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的25分钟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名参赛者在长跑中因突发心脏疾病而倒地时,三名女子齐心协力挽救了他的生命。
  
  (1)
  
  2007年2月的一个下着濛濛细雨的星期天早晨,肯尼斯·普根特在温哥华岛的一处全程12公里长跑比赛起跑区做着热身运动。他的目标:超过自己以往的跑步纪录一分钟。
  64岁的管道工普根特,来自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苏克市,是约350名参赛的跑步者之一,近来,在他的年龄组跑步者中,普根特已跻身了前10名之列。身材瘦削、肌肉健美的他,每个星期至少花3天时间进行跑步锻炼,而且每次都跑到8公里以上。与此同时,他还尽可能参加一些娱乐性的跑步活动。
  在做了一会儿肢体伸展运动之后,普根特朝嘴里喷了一口哮喘吸入剂,防止可能会出现的气喘症状。这几年他偶尔有过轻微的哮喘。对此,他认为是过敏引起的。
  上午11点,当发令枪响过之后,普根特便以稳健的步伐汇入了前进的人流。他感觉良好。然而他并不知道 —— 与许多看起来似乎很健康的中老年人一样 —— 他也有心血管疾病。由于高胆固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使得给他心脏供血的5根血管变得相当狭窄。当他跑在起伏不平的乡村道路上时,他的心脏愈来愈需要含有富氧的血液来提供给紧张的肌肉,而狭窄的血管却阻碍了血液流动。
  对于不少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他们的心血管狭窄,却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很可能会导致心室纤颤和心脏停止跳动。如果现场没有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其结果常常会造成死亡。
  
  (2)
  
  莱格·沃尔特斯和雷切尔·曼里克那天上午差点就想放弃跑步。原因是前一天晚上为了庆祝曼里克的生日,她们与友人聚会到很晚,感到有些疲劳,此外比赛现场气候也较为潮湿。她们从维多利亚市驱车90分钟到达长跑现场之后,原准备弃赛,结果偶遇从沙尔特斯普林岛乘渡轮来的朋友多米妮卡·斯维特,于是便决定留下来参赛。
  38岁的沃尔斯特和37岁的斯维特都是呼吸专科治疗师,两人都在维多利亚皇家朱比丽医院工作,而曼里克则是该院呼吸科病房的护士。她们仨人是同事。
  发令枪响时,沃尔斯特和曼里克仍在穿跑鞋。由于一时没有发现斯维特,她们俩就一起向前跑去。
  普根特在队伍中跑得很正常,他没有感到任何疼痛感,呼吸也没有感到有不寻常的气短。鉴于没有家族心脏病史,他一点不知道自己有潜在的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但是这位离过两次婚的老男人具有两个不利因素 —— 年龄较大,喜欢吃垃圾食品。年龄,他是无能为力的。可他感觉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认为经常跑步锻炼使自己消耗掉了多余的卡路里,体重从未增加一磅。普根特喜欢吃冰淇淋、薯片和椒盐卷饼,而看电视时,他有时会吃点巧克力条和其他甜点。
  62岁时,普根特曾做过一次身体检查,发现胆固醇偏高。于是他没有再吃冰淇淋和巧克力,使他的胆固醇在第二年下降了一些。不过从那以后,他没有再去检查这一指标。
  
  (3)
  
  跑了约40分钟,赛程达到了7公里,普根特的朋友莫拉妮·肯宁哈姆看到普根特正在前面跑着。54岁的肯宁哈姆是一名家庭护士,家住苏克市,与普根特相识已有20年,经常与他一起跑步。此刻,她跑在普根特后面约25米的地方,发现普根特跑得很稳健。
  当跑到离终点还有一公里,即11公里标志的地点,普根特突然一头朝地上栽去,头倒在一条沟边长满黑草莓丛的陡沟中。在此之前,普根特没有任何典型的心脏病发作的前兆——胸痛、恶心、眩晕和突发性气急。
  跑在后面的肯宁哈姆尖叫一声,冲到他身边,并触摸他的脉搏。跑在后面不远的沃尔特斯和曼里克也看到了前面发生的一幕,也立刻来到普根特身旁。
  “这是我的朋友肯尼斯”,肯宁哈姆说道。“他的脉搏已不跳了。”沃尔特斯将普根特的身体翻过来。他的鼻子在摔倒后被撞破,脸上都是血,眼眶里呈现出眼白,嘴巴张开着,仿佛挣扎着要吸气。沃尔特斯摸了摸普根特的手腕,也找不到脉搏。
  普根特的头朝下靠在沟中 —— 这有助于使血液循环到他的脑部 —— 沃尔特斯在普根特身旁选择好位置,开始为他进行胸部人工呼吸。曼里克则跪在普根特的脚边,从他的腹股沟部位寻找股动脉。如果沃尔特斯做的人工呼吸能使普根特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血液重新循环的话,她从这一部位就可以感觉到。
  沃尔特斯的个子不高,但身体健壮。她双手合掌,手掌朝下,胳膊伸直,开始用尽全力按压普根特的胸骨,由于挤压动作十分强劲,普根特的某处胸骨竟被折断。
  几分钟之后,曼里克突然感到普根特的血液有了涌动的迹象。“有效果了,”她叫道。
  “苏醒过来吧,肯尼斯,别离开这个世界!”沃尔特斯说。这时她听到曼里克叫了一声,“多米!”只见多米妮卡·斯维特跑了过来。沃尔特斯顿时感到一丝欣慰。她与多米妮卡曾经在一起共同救活了不少病人。
  “你需要什么帮助?”斯维特问道。
  “处理一下他的呼吸通道。”沃尔特斯说道。于是,斯维特跪在沟中,用双手托住普根特的下颚,然后向上、向前运动,推他的下颚,这种方法可使他的气道保持敞开,促使挤压时产生的负压能抽到空气进入其肺部。
  在三个女性共同努力抢救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时,她们之间几乎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以眼神相互交流。当时三个人的目光都传递着一个信息:即普根特已经死去了。即使在抢救设备齐全情况下,也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突发患者能抢救过来。而在野外,仅仅只有5%-10%的救活率。
  “一辆救护车正在路上,”有人在一旁说道。一条毯子递了过来。曼里克立刻用它衬在普根特身旁,以保持他的体温。
  抢救仍在持续。沃尔斯特不顾自己背部的酸痛和双臂的疲劳,不停地按压普根特的胸部。每隔几分钟,她就会停顿一下,让曼里克摸一下是否有脉搏。“还是没有脉搏,”曼里克说。于是沃尔特斯继续进行按压。
  “需要歇一下吗?”斯维特隔一会儿就会关心地问道。
  “我能坚持,”沃尔斯特总是这么回答。
  
  (4)
  
  10分钟之后,第一辆救护车开到了现场,救护人员跳下了车。“我是呼吸治疗师,”沃尔特斯告诉他们。“他处于心室纤颤状态。我们需要有去纤颤器”。
  “我们这辆车上没有,”一个急救人员答道。于是只能等待另一辆带有先进生命支持系统的救护车到来。
  普根特的心脏处于纤颤状态,他生还的机会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在一点点减少。而且,即使他被抢救过来,可能会由于缺氧时间过长而导致脑部永久性损害。
  “我们不能放弃,”沃尔特斯说。
  医院来的急救人员递给她们一只输氧袋,以便让普根特吸入更多的氧气。斯维特将一根呼吸道管插入普根特的喉咙,并给他戴上面罩,然后把空气挤入肺部。有人拿来更多的毯子将普根特裹起来,使他能更温暖一些。
  又持续了10分钟,三位妇女一直不停地与死神战斗着。第二辆救护车终于赶到了。此时,普根特倒地的时间至少已持续了25分钟。
  救护人员给普根特安上心脏监视器 —— 它显示出一条颤动而紊乱的横波。然后,他们又在他的胸部安上去纤颤器。“完毕!”救护人员的话音刚落,一道强有力的电流穿过胸腔直击普根特的心脏。
  奇迹发生了。随着这第一次冲击,普根特的心脏开始自主地跳动起来,并且节奏很正常。
  “我们摸到脉搏了,”曼里克叫了起来。
  令大家更为惊奇的是,普根特开始作呕,甚至试图坐起来。在沃尔斯特等人多年的抢救经历中,还从未遇到像普根特这样,在没有了脉搏这么长的时间情况下做出如此反应的病人。普根特此时自主地呼吸着,意识也恢复了。他极力想说点什么。
  救护人员将普根特抬到一副担架上。“你感觉怎样,肯尼斯?”当普根特被送上救护车时,肯宁哈姆在后面高声问道。
  “有点可怕,”普根特说道。不过这句话在几名妇女听起来却是如此悦耳。
  救护车鸣笛疾驰而去。“我们现在该干什么?”沃尔斯特问道。
  “完成这次长跑比赛。”斯维特说。于是几位妇女一起向前跑去。
  
  (5)
  
  在朱比丽皇家医院的心血管病房,肯尼斯后来再次见到了将他从死神手中拯救回来的三名女性。“她们是我的救星。”他满怀谢意地告诉护理人员。10天之后,普根特做了5旁路心脏搭桥手术。当然,发生在他身上的最大奇迹是,他的大脑并没有遭受永久损害,尽管曾经历了25分钟的脉搏停跳。这在医学界是极其罕见的。
  2007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普根特参加了心脏病发作后的第一次跑步。这是加拿大乳腺癌基金会举办的5公里长跑。“我跑得不快,但我感觉好极了。”他说道。
  与此同时,沃尔特斯、曼里克和斯维特正在向有关方面进行游说,要求在举行赛跑、冰球等比赛时,应该强制性提供去纤颤器,以防备心脏病突发病症。■
其他文献
2015年8月,东方卫视大型家装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第二季收视爆红,引来了网友们的热评。  不少网友认为,节目亮眼之处在于不仅呈现了房屋装修改造的细节,更讲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比如8月25日播出的《馄饨铺里的家》,祖孙三代因为舍不得住了多年的老屋,拒绝了将其彻底改造成商铺赚更多钱的方案,坚持“居住为主,商铺为辅”。房主之一的大姐说:“我自出生起就住在这里了,这就是我的家。”孙子龙龙表示,自己由外
丽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第7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归谬法是一种用于批驳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针对一部分人所持的“作品愈高,知音愈少”的观点,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就运用归谬法批驳说:“倘若说,作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  材料二:某城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壁上,
I’ve been lucky enough to travel to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ttend weddings, parties and religious celebra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 notice that gold is almost always part of cultur
“《庄子》寓言”系列就要结束了,大家对本系列文章有何意见?如果你觉得有益、有趣,那我倍感荣幸;如果你觉得无用、无味,我想,庄子一定会感到似曾相识。因为,庄子一生的好对手、好朋友惠施,曾经当面挖苦他:“你的观点、学说没有丝毫用处。”庄子答:“知道无用,才能理解有用。天地广大,但是用于人立足,不過是巴掌大的地方,假如把无用的地方都挖去,你还觉得你脚下的地方有用吗?”惠施蒙了。  庄子的这一观点,可能发
1. B 2. A 3. C 4. D 5. D 6. B 7. C 8. D 9. A 10. B 11. B 12. A 13. C  14. B 15. A 16. C 17. D 18. A 19. C 20. D 21. C 22. A 23. B 24. A 25. B  26. C 27. B 28. A 29. B 30. A 31. C 32. A 33. C 34. C 35.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赊账(shē) 褶皱(zhě) 嫉恨(jí) 应运而生(yīng)  B. 后嗣(sì) 怜悯(mǐn) 颤抖(càn) 长歌当哭(dàng)  C. 峥嵘(zhēng) 蔓延(màn) 风靡(
扎克·易卜拉欣出生于匹兹堡,父亲是一名埃及裔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他本该有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然而在他7岁那年,父亲埃尔-塞伊德·诺塞尔却出于极端仇视情绪,枪杀了犹太捍卫联盟的创办者,被捕入狱后还参与策划了震惊世界的1993年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  父亲的行为使得易卜拉欣和他母亲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媒体的骚扰、仇人的威胁、FBI的监视,使易卜拉欣和母亲不得不隐姓埋名,频
个发霉的早晨,连公鸡都不会为它打鸣。  你只能用“沦陷”来形容。  诸如“黎明”“晨曦”“曙光”之类的词,和它一丁点关系没有。这只是时间意义上的早晨,它的应有之义、美学特征,荡然无存。  你想起老电影里“旧社会”的天色,那种一看就痛苦就悲愤、那种专为“剥削”“压迫”服务的色调。  捂着口罩,我在公园里跑步。看上去有点弱智?像个犯罪嫌疑人?或者,像围栏里的猎物?  这种厚厚的防PM2.5的口罩,已非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活过,就会有痕迹,就会想留下痕迹。司马迁忍辱苟活求显名于身后,文天祥舍生取义思“丹心照汗青”。但人活着,不能只为留下痕迹。人生如果一味汲汲以求,蝇营狗苟,非得争个你低我高,非得图个你富我贵,那境界就低了。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明志”前必先学会淡然,静如秋水;“致远”也需波澜不惊,朗如明月。人生的大好境界,不在于刻意去创造别人眼中的痕迹,而在于自己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劲(qiú) 曙光(shǔ) 不屈不挠(ráo)  B. 絮叨(xù) 慰藉(jí) 跫音不响(qióng)  C. 春帷(wěi) 颓圮(pí) 锲而舍之(qì)  D. 舟楫(jí) 阿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