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开拓草创红学史,坚持不懈探索方法论r——论郭豫适先生的红学研究

来源 :曹雪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豫适深受鲁迅当年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与启发,以其《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史的先河.其评述红学人物和史料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评原则.在评价红学人物的功过是非上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在对新旧索隐派研究方法的批评上则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以泰国人寿保险广告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泰国人寿广告语篇中预设的使用,以增强受众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人们开展精神活动提供更多的途径,而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潮流,满足更多人群对阅读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采编工作的工作内容,使采编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图书馆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自2020年10月开始,河北东光农信联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利用下班时间,身穿“红马甲”走村入户,宣传金融知识、建档农户信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红马甲”名片,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信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河市桥东办大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自8月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以来,桥东办突出“四好”,全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困扰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期刊
2021年9月25日,《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曹雪芹学会举行.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红楼梦(蒙古王府藏本)》(以下简称为“蒙府本”)版本与文献研究、传播研究以及相关的历史与文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交流.
期刊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有声阅读方式的兴起,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给有声阅读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声阅读因其交互性、伴随性、拟人性等价值内涵,颠覆了人们固有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情境,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其中青年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青年群体具有猎奇、求新等特点,容易受到网络舆论影响.因此,面对发展迅猛的有声阅读市场,就需要对有声阅读平台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监管和引导,充分发挥其优势,着力塑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帮助青年群体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问责制是规范教师师德行为的重要制度工具.新制度主义提供了从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个维度分析制度与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解释工具.运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维度可以解释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和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相关关系.以美、加、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可以从规制性维度—法律法规、规范性维度—问责主体、认知性维度—问责制度体系三个方面,解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共性与差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的成功经验
赵建忠著《红学流派批评史论》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rn《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结项优秀成果.作者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为《红学流派批评史论》作序.rn以往红学史专著或具有红学史性质的著述,主要是以红学历史分期、红学人物、红学方法论、国别红学为本位,体例不一,论述侧重点各异,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总结了其视野所及之红学,但多少都出现了因材料和方法所带来的阐释过度或阐释缺位.《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对当前红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思考,
期刊
受访人:戴敦邦(以下简称戴)rn访谈人:刘丽梅(以下简称刘)rn访谈时间:2020年10月rn访谈地点:上海戴敦邦画室rn受访人:戴敦邦,1938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国画家,自号“民间艺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曾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8年,因为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三卷本绘制插图而名声大噪,跻身国内画坛名家之列.198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教授绘画,1998年以教授的身份退休.
期刊
在教师惩戒行为备受争议的背后,是多元价值观和不同利益诉求难以统一的问题.正当性论证是对事物、制度或行动的价值论证.合法性是正当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正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教育惩戒中合法性不能代替正当性.教育惩戒的正当性在于惩戒行为的教育性与正义性,既符合了教育价值的目的性,也实现了教育关系的正义性,教育性是惩戒行为的良善动机,正义性是惩戒行为的应然效果.教育性意味着教师的惩戒行为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价值,规范与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教育惩戒的正义性意味着教师的惩戒行为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受到了应受的教育,且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