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疏水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来源 :材料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和十二烷酸(LA)为改性剂,采用液相浸渍和热处理相结合方式对废旧活性炭进行疏水改性和再生。将硅氧烷和饱和脂肪酸中的非极性有机长碳链通过化学键接枝在活性炭表面以提高其疏水性能,并经热再生恢复活性炭被堵塞的孔道。结果表明:再生疏水活性炭具有较高比表面积(834.75 m~2·g-1)、良好的疏水性能(水接触角为135°)和耐酸碱性能,活性炭改性后对水包油(甲苯)乳液的吸附分离效率由42.58%(未改性活性炭)提高至92.07%。再生疏水活性炭与尼龙有机滤膜组成的复合过滤膜对油(甲苯)包水乳液的纯化分离效率由51.76%(未改性活性炭)提高至91.44%,复合过滤膜经10次循环使用后分离效率仍高于91%。
其他文献
目的 编制适用于我国成年女性HPV疫苗接种意愿及行为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专家函询的基础上以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构架,初步编制了HPV疫苗接种意愿与行为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社区300名成年女性开展调查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 问卷共包含32个条目,划分为严重性、易感性、内部奖励、外部奖励、反应效能、反应代价和自我效能等7个维度。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
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经典文献,其经典化过程值得探讨。文章在定义学术经典的基础上,从内部条件和外部力量研究《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什么是图书馆学》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经典提供内部条件,其发表之后的前经典化阶段,在短暂理性讨论后经历了长期批判,导致对内容的误读。80年代之后是其经典化成熟阶段,学者们的重读与阐释、定位与评价推动了《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学术史、学术论文选
中国河湖水系众多,流域面积达到100 km~2以上的中小河流,有5万余条,几乎每一条河流都建有县域城区河道堤防工程。而县域之间自然地理、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差别较大,且堤防工程在保护人身安全、产业发展和发挥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县域城区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状况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县域城区河道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的创新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遵照现行的国家堤防工程
流行文化的表现外壳不断更新着韩国电影的时代表征,恨文化的悲情内核则构成了坚固的韩国电影底色,两者的结合造就了当代韩影神话。追溯历史,新派情绪的引入为朝鲜民族恨文化提供了表达出口。另一方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悲情传统更是源自于韩国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特殊历史,现代化的进程又推动了恨意表现的再度转向。于是在历史回顾与现代总结中,韩国完成了以恨为基底的电影民族美学的现代构建和历史重塑。
<正>在高楼林立的重庆主城区,坐落着颇具人文和自然之美的南山,它如一道绿色的屏障,俯视着重庆城。南山的葱茏树影间,不仅有众多抗战遗址等重要的历史遗存,在海拔420~680米、接近山顶的地带,还坐落着占地超过550公顷的南山植物园。无论春夏秋冬,植物园的多个专类园中不乏花朵盛放,南山也有了"山城花冠"的美誉。南山植物园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1954
期刊
在各种获得信息的方式上,电视媒体是大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教片,凭借着视频制作技术,对大众科学素养及科学知识的普及有着重要地位。但是有些科学原理和抽象的概念因为技术限制无法用常规画图或者二维动画表现出来,三维动画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利用三维动画作为呈现科教片的方式,更能被大众所接受,广泛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大众的学习兴趣。本文对科教片的发展历程及创作模式、三维动画的实现技术及特点进行了
<正>流行语是一种语言,它具有结构性、规则性、静态性等特点;而流行语的使用则是语言运用活动,或称为言语交际活动,它具有与流行语的结构性、规则性、静态性对应的事件性、事实性、动态性等特点。[1]中学生校园流行语的使用是言语交际活动,具有公共属性,因此必须要求规范。2021年11月,为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以推广普及
期刊
基于2017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积极乐观且经常参加社交娱乐活动的老人身体状况更好。据此,提出增加老年人福利待遇、拓展老年人社交渠道、关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等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住房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以前的老旧房屋面临质量差、配套不完善、不节能环保等问题,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国家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行严格的土地管控,城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对旧城的更新改造和拆除重建势在必行。城区老旧房屋拆除存在周围环境复杂、施工工期短、房屋本身缺陷等诸多安全因素,导致房屋拆除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本文旨在对城区老旧房屋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