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通支原体感染与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以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穿通支原体(MPe)感染与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分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胃肠癌患者(65例胃癌,57例结直肠癌)与80名对照者分别进行MPe分离鉴定和PCR核实。MPe检出结果与组织分化和浸润转移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胃癌组MPe检出率(41/65,63.1%)与胃溃疡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P〈0.01);结直肠癌组MPe检出率(33/57,57.9%)与结直肠息肉组(1/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P〈0.01);MPe阳性胃癌组低分化检出率以及浸润程度与MPe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33.4和25.0,P值均〈0.01);MPe阳性结直肠癌组低分化检出率以及第三站淋巴转移率与MPe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P〈0.01)。结论胃癌和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化、浸润及转移与MPe感染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系统预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并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3个月时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用MELD和CTP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每一模型的预测价值,并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模型的差异。结果死亡组CTP和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集11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以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IL-4和IFN-γ水平,荧光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分析重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与HBVDNA载量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4、IFN-γ水平和Th1/T
随着感染病学科的发展,人们日益关注经典传染病之外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医学发展使带病生存、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日益广泛;近年来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较以前均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也成为感染病学科中广受关注的重点之一。
甲型H_1N_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表面有2种蛋白质:红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研究发现该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1]).此病毒传染性大,毒力强,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相继暴发甲型H_1N_1流感,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为特征。为了解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学特征,笔者对山东省泰安地区37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居我国医院感染现患率的第3位。为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探索控制感染的相关环节和因素,笔者对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04-2006年3203例外科手术病例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脑脊髓液中IL-1β和IL-1r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乙型脑炎患儿和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对照)脑脊髓液中IL-1β和IL-1ra的含量。结果乙型脑炎患儿极期、恢复期及对照组患儿脑脊髓液中的IL-1β含量分别为(49.43±14.59)、(24.73±14.50)和(8.98±1.2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比较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的GNI^+、GNS-448和E-test、K—B纸片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头孢匹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
梅毒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增多,极易造成误诊和误治。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河南省商丘市35例被误诊的梅毒患者,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AIDS在我国已经历传入期和局部流行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并且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流行趋势日益加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合并机会感染和肿瘤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出现与患者的免疫抑制水平有关,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是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体现,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