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真的能养胃吗?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南粥北面”,粥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营养与美味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因此中国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就将“喝粥”与“养生”联系在了一起。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喝粥不但能够养生,更能够养胃,是一种健康营养的食品。那么,喝粥是不是真的能够养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喝粥的事吧!
  ◇1. 喝粥养胃吗?——因人而异
  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胃肠的负担。一般胃炎患者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从这个角度讲,喝粥确实“养胃”。但对于一部分容易烧心、反酸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喝粥就不太适合。
  专家解释,粥类食物容易消化,但因为是流质,容易导致反流,连同胃酸一起反的话就容易产生反酸的感觉。对反流的患者,不太建议进食过多流质的食物,而应该进食半流质或固体食物,以免伤及食道。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则也应当减少喝粥的频率,以免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加重病情。因此,喝粥养胃一说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 喝粥营养吗?——因料而异
  过去人们认为,熬得稀烂的白米粥是最营养的,尤其是浮于粥面上的那一层糊更是精华中的精华。但实际上,如今用精白米熬制的白米粥,其营养价值远远不如用糙米熬制的米粥。
  专家指出,仅仅喝白米粥,营养价值非常有限。而且喝白米粥远远不足以支撑人一天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但如果将粥的材料进行巧妙的搭配和处理,增加杂豆类、其他谷类或者薯类,就能极大地丰富一碗粥中所能含有的营养素,再搭配以一定的蔬菜、肉类进食,营养摄入就会更加充分和全面。因此,喝粥能不能补充营养,因熬粥的材料而异。
  ◇3. 想要喝健康粥,怎么喝才好?
  粥由于消化吸收速度快,因此餐后血糖反应激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利于控制血糖,因此有说法认为,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但其实这种说法也并非绝对,只要掌握好熬粥的材料搭配,糖尿病患者也能适当喝粥。
  专家认为,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可以喝粥,但必须在熬粥时使用燕麦、大麦、糙米等血糖反应较低的食材。这样不但血糖反应放缓,还能够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饱腹感也更强,能够更好地控制进食量。因此在熬粥的时候,不妨多多尝试花样百出的食材搭配,将粥喝得更美味,也更健康。
其他文献
心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中医认为,“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必须阴阳相济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人们的一切动静,如呼吸、睡眠等,无不是在调动人体的水火阴阳。所以,必须让心火下降于肾,就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江海。这样,肾水得到心火的蒸化,就能够化生为气,上达心肺,滋润身体,形成水火交泰的局面。当身体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中时,正气就会充足,疾病难以靠近,人得安康矣!  养心:子时熟睡,午
不少中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相互交流信息,都认为每年2次到医院“输液疏通血管”,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一个疗程输液可以保半年平安。于是各医院门诊经常有心脑血管病人向医生提
中风,又称脑卒中;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常表现为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症状;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脑血管疾病。许多人对于中风,有一些认识误区,不利于中风的防治。  预防没有用处 其实,中风的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因为,一旦发生中风,很难恢复到发病前的健康水平,或多或少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发生中风以后,再发的风险是正常人的9倍,因此,中风预防比治疗
老年人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如何正确用药,许多人还是概念模糊。实际上,消化不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老年人胃肠动力减弱使胃内食物排空减慢导致消化不良,称为
笔者使用三拗汤加味治疗外感咳嗽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n1 一般资料rn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0岁,平均45岁;病程1~10天.所有病例均有咳
下班回家,妻子正在给岳母打电话,一日三餐、天气变化、地里的作物、家中的鸡鸭、邻里的小事等,足足聊了有一个多小时。期间,妻子几次想结束电话,岳母却聊兴正浓,妻子无奈只好继续。打完电话,妻子告诉我,妈妈的话真多,都不肯放电话了,还怪妹妹不给她打电话,不回去看她,是不是不要她这个妈了,等等,真是变得越来越小气了。  其实,变得爱唠叨与易生气,是老年人正常的心理变化。人都有一种“被需要与有用感”的心理需求
款冬又名款冻、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新旧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等病症。  唐代诗人张籍曾有《款冬花》一诗道:“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相传一年腊月时节,春雪遍街,张籍踏雪觅诗,行至一寺庙中歇息。待入僧房,见一老僧正在整理一种僧房周围采来的紫红色花苞,相询
我退休后的娱乐项目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游逛各大公园,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古迹与美景,还可以在公园里看到地书者挥毫的洒脱与各种秀美的书法字体。何为地书?地书就是自带特制的软笔(笔是用泡沫塑料一类的材料制成的,笔杆有一米左右长)和水,以水泥地或大方砖地面当纸,在上面书写自如,享受书写快乐的同时,也让游人们欣赏地书者执笔挥洒的过程。在水写的字迹干燥后不留痕迹,无污染环境之忧,是一项很好的自娱自乐项目。  
民间有一个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的“手疗核桃”,古时称“揉手核桃”,有的地方也称为“文玩核桃”、“健身核桃”、“掌珠”。属于中医外治器具之一。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
32岁的吴女士,平时睡眠一直不太好,最近2周明显加重,不管晚上几点钟睡觉,凌晨4点钟左右准时醒来,而且再也无法入睡。饱受折磨的她开始自行服用安眠药,从最初的半片,到1片再加至2片,如此不断地增加用药量,睡是睡着了,可是第二天起来感觉腿脚发软、头昏乏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吴女士最近从报纸上看到南京市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新开设了“失眠门诊”,专门请了半天假赶来求诊。  接诊的杨海龙医生通过与吴女士的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