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流动单元分类方法及应用

来源 :断块油气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湖凹陷砂岩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差、孔隙类型多样的特点,采用传统渗透率模型对其计算的结果,无法满足储层评价的精度要求.在岩心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流动单元分类建立的渗透率模型,虽然计算结果精度高,但利用测井参数计算的流动单元指数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划分流动单元类型.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流动单元分类方法均为数据驱动,由于取心作业一般具有针对性,故某一类岩心数量会远远多于其他类,利用该算法预测时,其结果就会偏向数量多的类.针对传统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流动单元分类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集成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划分的储层流动单元类型与实际岩心的流动单元类型吻合度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川西南井研地区海相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目前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和侧向封堵条件尚不明确.通过对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及野外剖面实测,结合各类实验数据分析,开展井研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落实储层展布与侧向封堵性.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颗粒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针孔)、扩溶小孔洞为主,为中—低孔渗的孔隙-孔洞型储层;沉积期微古地貌高部位的颗粒滩沉积是储层发育的基础,准同生溶蚀作用是相控储层发育的关键,表生岩溶作用为优质扩溶孔洞储层发育提供重要保障.颗粒滩纵横向分布不连续,为相控储层
莺歌海盆地东方B气田黄流组一段为浅海重力流海底扇沉积,主要发育侵蚀水道、分流水道、水道侧缘及朵体等沉积微相.目前,对F8d井区黄流组一段沉积微相的认识存在争议,为此,文中在地震相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反演技术,明确了该区为侵蚀水道沉积微相;同时,利用全局优化属性分析结合地震波形特征刻画了复合侵蚀水道砂体边界.在复合侵蚀水道砂体内部,利用地震相、全局优化属性切片,厘清了厚度大的单一水道砂体的沉积期次、叠置样式及平面展布范围,并运用高分辨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预测了薄储层单一水道砂体叠置样式.预测结果表明,F8d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微生物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文中对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组微生物岩储层类型和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肖尔布拉克组微生物岩主要包括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层纹石白云岩;储集空间包括晶间(溶)孔、溶蚀孔洞、窗格孔和微生物格架孔;不同微生物岩岩石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物性不同,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石白云岩物性最好,叠层石白云岩、层纹石白云岩次之;微生物岩的岩石类型和物性特征主要受沉积和成岩共同作用,沉积相
基于对露头剖面的精细观测,文中开展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东北缘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控烃差异的研究.结果 表明:黑色岩系的沉积环境差异整体反映在岩性、沉积相、厚度等方面.西北缘发育潮坪、陆棚等海相烃源岩,岩性以薄层泥页岩和薄层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厚度普遍在15~25 m,经历造陆运动,黑色岩系连片分布;东北缘发育欠补偿盆地烃源岩,岩性以硅质岩和泥岩为主,较西北缘厚,经历强烈的造山运动,黑色岩系不及东北缘发育.沉积环境差异影响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热液作用有利于激发海洋底栖藻的大量繁盛,缺氧的水体环境有利于优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段重力流沉积砂体平面展布规律及沉积成因不明等问题,利用岩心资料和钻测井数据,对长6段重力流沉积类型、分布规律、沉积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滑塌流、砂质碎屑流、浊流3种沉积类型,可识别出扇根和扇中2类亚相.扇根亚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呈孤立的条带状;扇中亚相发育范围广泛,连续性较好.依据研究区地质条件分析,认为重力流沉积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滑塌、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3个阶段.东南部长6段重力流沉积砂体毗邻长7段优质烃源岩区,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其中扇中区域以砂
濮城沙三中6-10油藏储层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饱和度变化范围大,这反映了油藏相渗端点非均质性较强.在相渗实验较少的条件下,利用压汞曲线实验,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孔隙结构指数和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定量预测模型.将油水相渗曲线标准化后,利用相渗端点标定技术建立了考虑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数值模拟新方法.研究表明,濮城沙三中6-10油藏这2个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关性好,新方法能够表征每一个网格的束缚水饱和度和初始含油饱和度随储层物性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刻画油藏水驱开发
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影响,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与鹰山组断溶体油藏难以精细刻画.结合常规测井及电成像资料,开展了储层分类识别、断溶体发育影响因素剖析、断溶体油藏发育形态构建以及裂缝带、破碎带、溶蚀带分布研究.研究表明:断溶体油藏主要储集空间来自构造运动和溶蚀改造形成的溶孔、溶洞及裂缝;断溶体储层可划分为溶洞类、裂缝-溶孔类、裂缝类3种类型;断层构造样式、与断层的距离决定断溶体的发育程度;断溶体主要发育有V字形态、倒V字形态、复合形态、条带形态;断溶体裂缝带的发育范围较宽(0.75~3.00 km),破碎带
砂砾岩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一般是在开发后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形成,其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已发生较大变化.为准确识别水流优势通道,并且建立可运用推广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技术,文中以克拉玛依油田X区克下组为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系数、秩相关系数、井间阻力系数等参数和日注水量统计分析,根据累积概率分布规律及二八现金分流原则对水流优势通道等级进行划分.研究表明:砂砾岩油藏的孔隙体积、渗透率、注水强度、注水量、注采比是表征水流优势通道的重要动静态参数;渗透率大于950×10-3 μm2,渗透率的级差大于7
以野外露头剖面、岩心及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测、录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对川东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长兴组沉积组合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长兴组沉积组合可分为生物礁型及无生物礁型2类.其中,生物礁型沉积组合细分为台缘礁+台缘滩、台缘礁+台内滩、台缘礁+无滩、台内礁+台内滩、台内礁+无滩等5个亚类,无生物礁型沉积组合细分为无礁+台缘滩、无礁+台内滩、台缘滩+台内滩及无礁+无滩等4个亚类.长兴组发育陡坡型台缘礁及缓坡型台缘礁,2种生物礁呈现不同的沉积组合规律.前者为台缘礁+台缘滩沉积组合;而后者主要为
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N2/CO2等温吸附方法,文中对黔北地区不同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特征进行表征,并且基于构造差异深入分析了其孔隙结构及甲烷吸附能力.研究表明:相比于高陡构造区,低缓构造区孔径以双峰分布为主,并且发育较多的微裂隙有机质孔隙、与黏土矿物紧密结合的有机质孔隙以及粒间孔隙,而刚性矿物格架内的有机质微孔几乎不受构造条件影响,其发育特征仅随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改变.低缓构造区微孔、中孔、大孔的体积均大于高陡构造区,表明低缓构造区具有更大的孔隙空间和游离气储存能力.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