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位通用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

来源 :铁道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发一套通用的铁路线位相关处理模块,利用线路平纵断面数据,以动态方式提供线位相关信息的实时计算与查询,为各种有需求的专业软件研发提供支持,实现代码重用.研究结论:(1)把铁路线位处理功能封装为通用的独立模块,将静态表述铁路线位的平纵断面数据,以动态的方式为各种专业软件开发提供实时计算与查询,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2)经多个软件研发项目应用验证,使用该软件开发组织模式可以实现代码高效重用,方便软件维护;(3)作为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作业模式的一种补充,以通用的方式开发独立的功能服务模块,为各种专业软件开发提供支持,可以促进专业设计软件的融合发展,也是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思想的一种尝试;(4)本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与铁路线位相关的软件研发领域.
其他文献
石化行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理清石化行业排放VOCs的特征,构建完整、详细的VOCs源成分谱,是石化行业VOCs监管、控制、溯源的基础.从石化行业排放VOCs的来源、监测技术、源成分谱现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排放VOCs源成分谱的研究进展,为石化行业VOCs的监管与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为致密气产区,为进一步提高该区块的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小井眼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井眼轨道由“直—增—稳—增—稳”优化为与地层走向精确匹配的“直—增—降—稳”,提高了钻井效率;钻头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变了钻头布齿密度,调整了钻头切削齿尺寸和后倾角,增强了钻头的稳定性和耐磨性;优化了钻具组合,优选了钻杆尺寸,改进了螺杆钻具,研制了用于提速的三维振动钻井冲击器;研制了仿生润滑剂,改进了钻井液配方,提高了钻井液润滑性能;另外,优化了钻井施工参数,研究形成了小井眼优快钻井关键技术.该技术在
针对常规PDC钻头破岩效率低、钻头泥包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以穿山甲鳞片、蝼蛄爪趾、鲨鱼牙齿和扇贝壳作为仿生原型,从多个维度进行结构仿生,设计了一种新型耦合仿生PDC齿.采用有限元法、弹塑性力学等方法,建立了仿生PDC齿的破岩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温度–位移耦合显式侵彻接触算法和显式动力学模块,研究了仿生PDC齿破岩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和破岩方式,并与常规PDC齿进行了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发现:仿生PDC齿与常规PDC齿在破岩时的温度传递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仿生PDC齿能够防止钻头泥包的产生,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沿线区域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海拔、大高差,测区山高谷深、江水湍急,往往人迹罕至.环境条件极其艰险,开展接触式测量极为困难,甚至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新技术,综合利用卫星遥感、IMU/DGNSS数码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机载LiDAR测量、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立北斗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多源数据融合和建立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技术,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手段的优势,开展高效、安全的测量工作.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高分辨卫星影像广域测
研究目的:成渝中线高铁位于四川盆地内,是继川藏铁路后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的新纪元工程,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要详细查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开展减灾选线研究,从源头规避地质灾害风险,以期为成渝中线高铁防灾减灾服务.研究结论:(1)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主要面临煤矿及锶矿采空区、岩溶及岩溶水、缓倾软质岩层、有害气体、高温热水等工程地质问题;(2)针对本线对地基变形控制、结构可靠度、安全风险防控等要求极为严格,创新提出了各类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立体空间绕避或通过的地质选线原则;(3)根据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战略的深入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的轨道交通项目越来越多,钻探作为铁路工程勘察中最直接获取地质岩芯资料和测试数据的勘探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青藏高原地势艰险、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给钻探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多角度综合钻探模式,攻克诸多钻进和钻孔测试技术难题,为川藏铁路的勘察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研究结论:(1)构建了适用于高原山区的“水平、斜向、竖向”多角度综合钻探模式,针对无法进场的长大埋深隧道勘察钻孔点位,采用斜孔、水平孔定向钻探与竖直孔
气顶边水油藏进入开发中晚期后,面临着气窜与水侵的双重难题,需要评价开发效果,并基于评价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但无法直接应用气驱特征曲线或水驱特征曲线评价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了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与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联立,建立了计算不同阶段气驱产油量占总产油量比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计算出气顶边水油藏气驱与水驱的采出程度,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以锦州X油田3井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计算出该井区所开发气顶边水油组上部当前气驱采出程度为24.3%,下部当前水驱采出程度为48.4%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油藏电成像测井资料丰富,为了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电成像在岩石组分、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结构表征方面的优势,开展了砾岩储层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深化应用研究.依据砾岩储层电成像上岩石组分电阻率的差异,通过岩心标定确定了电阻率截止值,构建了砾石、砂质和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及伪粒度概率累计曲线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数理统计,构建了分选系数、孔隙度、裂缝孔隙度、高分辨率电阻率的计算方法.基于对砾岩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利用岩性组分因子、电成像测井孔隙度、非均质性因子、裂缝因子等参数评价砾岩储层储集
为了解多层介质裂缝中电磁测井仪器的响应特征,以低频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单层介质和5层介质地层裂缝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层状介质水力裂缝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进行了正演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裂缝位置处的感应电动势曲线变化显著.裂缝为对称裂缝,裂缝与井眼的夹角在25°~90°时,夹角越小,裂缝响应信号越曲折;夹角在90°~155°时,夹角越大,裂缝响应信号越曲折.裂缝为非对称裂缝,展宽角在30°~150°时,展宽角越大,多层介质条件下的裂缝响应信号的非对称性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多层介质对裂缝响应
研究目的:郑万高铁鄂渝段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东延段神龙架地区腹地,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溶及岩溶水、危岩落石、滑坡、库岸稳定等地质问题严重控制着线路方案比选和工程设置.本文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深入开展地质选线工作,制定地质选线原则,以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研究结论:(1)岩溶及岩溶水、危岩落石、滑坡、库岸稳定为郑万高铁鄂渝段主要不良地质;(2)针对本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地质选线原则;(3)岩溶是本线主要的不良地质体,控制线路方案和工程设置,复杂岩溶地区选线应遵循“先绕避、短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