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宝贵理论财富——陈云同志经济论著研讨会述要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动进一步系统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1990年6月中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财经研究所和中央党校理论部,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陈云同志经济论著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50多位专家和学者。
其他文献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才引起资源的分配。但是,人们在分析稀缺问题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一个假定:资源是可再生的,或是可以更新的。譬如劳动力和资本(物质资本或货币资本)就是这种例子。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虽然劳动力逐步退出劳动市场,资本不断地损耗,但它们都是可以再生或更新的。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道格拉斯·伯恩海姆在《经济展望杂志》1989年春季号上,撰文评述了预算赤字研究上的三个流派,现介绍如下:
一、寻找确定性 当哲学和自然科学还不太为人所知时,政治经济学就产生了,经济学家们寄希望于把经济学与数学、机械学等同起来,并且师法笛卡尔,声称要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寻找确定性。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对“纯理论”的偏好,这种“纯理论”是从他们的大脑中产生的,并且没有因与外界的接触而受到污染。
汇率作为不同货币之间的价格比率,处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的交汇点上。汇率的变动既反殃了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和经济政策的调节,同时又对各种经济变量发生影响。美元目前仍是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国际投资活动中也举足轻重,因此美元汇率的走势是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韵重要因素。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所有权 1.所有权在苏联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卢卡·达尼洛维奇·雅罗申柯,是1951年苏联经济问题讨论会的参加者之一。读过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人,谁都知道有个雅罗申柯。可以说,斯大林对他的严厉呵责使他铁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在考察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机制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即人民消费品商业时,首先必须确定部门所执行的职能的次序和新内容。价值形态的变换,是商业的第一个(经济的)职能。这种变换是在买卖过程中以货币等价物交换商品时实现的。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是商业的第二个职能。在这个职能的实现过程中,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销售的。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一门横断科学,或者说高层次的决策科学。它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问题于一炉,纵横捭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导实践,在战后四十年世界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认识的一位理科硕士,去中国旅游回来,向我提出一个疑问。他说:“日本的日元按公定换算率换成中国钱后,用它在中国买东西,感到中国的商品非常便宜。不知为什么,总担心是否通货间的换算率本身有错误。不然为什么是那样呢?”有关“物价的国际差别”问题,不只是日本去中国的旅游者,日本去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旅游者,都有这种体会。
东南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了肖功达同志撰写的《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一书,这是就政治经济学领域来阐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开创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