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混合工艺的棉/舒弹丝纤维混纺纱性能研究

来源 :丝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前纺不同混合工艺对舒弹丝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文章试制不同混合工艺路线下14.7 tex的60/40棉/舒弹丝混纺纱,并分析混合工艺与成纱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开清棉工序中将梳棉棉条、梳棉棉网、精梳棉条三种形态的棉纤维以10%和20%的比例分别与40%舒弹丝共同混合制成棉卷,并在并条工序采用条混工艺制备6组混纺比为60/40的棉/舒弹丝混纺熟条,而后相关熟条被加工至筒纱,最后测试相关纱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在制备棉卷时采用精梳棉条且棉卷中棉纤维混合比例为20%时,纱线强伸性能、条干变异系数、纱疵、毛羽H值等主要性能指标最佳.原因在于棉卷中精梳棉条的棉纤维使舒弹丝纤维回缩减弱,且自身伸直较好,所制成的生条质量高.
其他文献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u2+的条件.酞菁蓝样品经过0.1 mol/L盐酸溶液提取游离铜,在氨性溶液介质中Cu2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形成棕黄色的配合物,显色体系在波长436 nm处有最大吸收,Cu2+含量在0~30 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酞菁蓝颜料中游离铜的测定,数据准确.
13 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rn在乳胶漆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必须分析原因,并尽快予以解决,将其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常见的问题如下:rn1)黏度偏离指标rn在生产中,乳胶漆黏度偏离指标的情况常有发生,其原因有4个:rn①原料性能变化,如颜料、填料的细度变化,细度变细,黏度会升高;细度变粗,黏度会降低.如增稠剂的增稠效率或湿润分散剂的湿润分散效率发生变化.
期刊
构建纺织服装产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剖析2010—2019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区域纺织服装产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过程的协调性,文章通过障碍度模型揭示了影响产业融合的主要障碍因子及区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区、市)纺织业、服装业的有序度呈现下降趋势,物流业的有序度呈上升趋势;服装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已经高于纺织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但都尚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区、市)纺织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纺织企业个数、物流
商业合同经常出现关于先履行抗辩权的约定.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在双务合同中,若双方约定有先后履行顺序,且负有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未依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的,则后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为保护自己的预期利益或为保证自己履行合同的条件,有权拒绝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请求.
期刊
146:339563z 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的光吸收着色剂溶液西村希达基,等(日本,住友精工化学有限公司) 日本公开专利,JP,200770498,2007-03-22,12pp(日文)rn此着色剂溶液含有(A)由取代苯二硫代金属混合物阴离子和菁基着色剂阳离子所组成的反离子链、(B)介质常数小于10的溶剂.这样,将0.2 mol 4-(吗啉磺酰基)-1,2-二氯苯、0.42 mol HNaS(硫氢化钠)溶液、0.11 mol铁、0.21 mol硫、0.21 mol N-甲基化物溶液、0.1 mol二水氯化铜
期刊
为了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polyMAA-SF)的定量分析模型,本文通过自由基引发方式将甲基丙烯酰胺单体(MAA)与蚕丝接枝聚合,得到梯度接枝率的蚕丝组样,使用DSC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接枝后的蚕丝在DSC曲线中出现新的吸热峰,新峰面积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DSC分析方法作基线,建立新峰热焓比值与接枝率(称重法)的线性关系函数模型,并采用已知接枝率polyMAA-SF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SC定量分析得到的蚕丝接枝率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函数模型适用于蚕丝接枝率的检测.
本文采用氯化钙/乙醇水溶液去除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中的桑蚕丝纤维,以对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氯化钙/乙醇水溶液中氯化钙摩尔浓度、水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水浴处理时间等条件对桑蚕丝、羊毛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mol/L的氯化钙和乙醇体积分数为45% 的水溶液在80℃水浴中处理30 min,可作为桑蚕丝/羊毛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的最佳溶解条件,并且对羊毛纤维的损伤较小.
针对单一纳米纤维纱力学性能较差、进一步后加工困难、应用受限等问题,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在水浴表面收集纳米纤维,制备以芳纶1414(PPTA)长丝为芯层、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皮层的PPTA/PA6纳米纤维包芯纱,并分析了纳米纤维包芯纱和外层纳米纤维包覆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均匀地包覆在芯纱外层,纳米纤维的直径范围主要分布在90~110 nm,平均直径为98.81 nm;纳米纤维包覆层的熔点为223.16℃,结晶度为18.55%,与常规PA6纤维接近;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力学性能与芯纱接近,且纳
涤纶传统水浴染色存在高耗水、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技术难题,以高沸点、非极性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染色介质可以实现分散染料在低压条件下对涤纶织物染色.为了研究该体系中发色母体对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为偶合组分,合成了分散染料D-1(偶氮结构)和D-2(杂环结构).选用D-1、D-2和C.I.分散红177在低压无水染色体系中对涤纶织物染色,探究了发色母体及促染剂与染料在染色介质中的溶解度、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
针对PLA纤维阻燃性差的问题,文章采用环磷酸酯阻燃剂对PLA/胶丝机织弹性带进行阻燃改性整理,探讨了阻燃剂质量浓度、浸渍温度和浸渍时间对弹性带阻燃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阻燃浸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阻燃浸渍工艺条件为阻燃剂质量浓度250 g/L、浸渍温度50℃、浸渍时间2 h.经该工艺处理后,机织弹性带的阻燃性能达到FAR 25.853—1995美国航空材料防火检测标准,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