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类课文教法研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要求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寓言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这也是寓言故事能成为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如果生硬地把故事中包含的道理从文中抽离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势必会削弱寓言故事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品悟出阅读方法,享受到学习寓言的乐趣,为今后自主阅读寓言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疏通文意,感知故事内容
  寓言虽然“身材”小,但是讲的都是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故事。因此,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并疏通文意,逐步厘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各部分内容,从而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内容。
  《守株待兔》是一篇小古文,只有39个字,但是要读懂它的意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挑战,因而在最初接触课文时,需要做好很多基础工作。如“耒”是一个生僻字,不仔细看,有些学生会把它误读成“来”,为了让学生辨清字形,教师可以出示古代农具“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的构造,知道它是古代农民用来耕地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可以用来松土。然后出示“耒”的生字卡片,讓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字形,特别提醒学生这个字的前三横表示农具上的横木。再出示“耕”字,让学生通过字理分析,知道“耕”的意思就是拿着劳动工具去松土。这样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两个字的形状了。小古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和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如“田中有株”的“株”,现在大多是作为量词用,如一株苗,一株紫丁香,但在文中是指露出地面的树根,也就是“树桩”的意思。“兔走触株”的“走”也不是现在常用的“步行走路”的意思,联系下文的兔子“折颈而死”,猜测兔子可能为了躲避猎狗的追逐而拼命奔跑,慌不择路不小心撞死在树桩上。因此“走”的意思应该为“快速奔跑”。如何正确断句也是教学小古文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以及注释提示,让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进行断句,如“因/释其耒/而守株”“兔/不可得”。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范读引领与学生自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读通顺了,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也就自然而然弄清楚了。
  二、结合事例,感悟寓言道理
  虽然寓言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让寓言中的情节变得荒诞不经,但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虚构的故事折射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最后在讽刺中揭示的生活哲理也是发人深省的。有些寓言直接就在故事的最后揭示了道理,有些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学生的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说说和课文相类似的现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来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守株待兔》里那个农夫在田间劳动时偶然得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他捡到兔子时的表情,想象那个人忽然捡到了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嘴里会说些什么。学生纷纷猜测那个人肯定认为这是老天爷对他的特殊恩惠,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轻松松地得到了一只美味的野兔,滋生了他想不劳而获的思想。于是,他就开始产生不劳而获的念头,希望老天爷能天天眷顾他,给他送来美味的野兔。教师再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这句话,请学生说说这句话说的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又会怎样。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农夫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他这样做究竟错在哪里?”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农夫捡到兔子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他把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了经常发生的事,真是太愚蠢了。教师顺势启发学生:“虽然守株待兔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看到过形为与那个农夫相似的人吗?”很多学生马上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某一次数学考试考了100分,就想着以后要是不用努力,每次都考满分该多好。以此为例,教师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这种想法在哪一方面犯了和农夫一样的错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样通过结合自身的事例谈体会,学生对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抓住留白,丰富寓言内容
  由于寓言用词精练,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留白,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部分适当给寓言故事补白,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情节变得更加生动,内容变得更加精彩。
  《守株待兔》只用了短短的39个字,就将农夫偶然捡到兔子后产生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的负面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充分理解课文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许多留白之处进行扩写和续写。如:“耕者”是个怎样性格的人?他平时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田中有株”的“株”的外形是怎样的?兔子是因为什么而急速奔跑的?是后面有猎物在追赶它还是它自己走路莽撞没看见树桩呢?“折颈而死”可见兔子飞奔的速度有多快?农夫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会怎么做?看见倒在地上断了气的兔子,他脸上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白白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想象这个农夫为了期待第二只撞死的兔子死守在树桩旁的情景:不吃饭、不喝水,整天坐在那里静静地等。还可以创设两个情境:骄阳似火,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农夫,我快要渴死啦,快来帮帮我!可是农夫依旧坐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北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农夫,快来救救我!农夫还是坐在树桩旁等着兔子的到来。多处的补白,把农夫想要不劳而获的表现描写得淋漓尽致。还可以从正面进行续写,如最后田地荒芜,颗粒无收,农夫被大家嘲笑以后,他幡然悔悟,认识到自己再这样懒惰下去将会饿死,于是洗心革面,重新拿起锄头下田干活。通过丰富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适当的想象,寓言故事就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
  四、拓展延伸,增加知识积累
  寓言故事以它独特的幽默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赢得了学生的好感。但是课本中的寓言故事只能作为一个引子,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从中汲取营养,加深阅读感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目光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中去。
  课文后边的阅读链接给学生介绍了《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已经用现代文进行了改写,所以学生阅读的难度相对来讲小了很多。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然后把两则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感悟寓言故事的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了它们有很多共同点。如两个故事的人物数量都很少;情节也都很简单;故事的内容都是违反常理的事情,让人感到滑稽可笑;故事中都蕴含着一个让人深思的道理等。教师把学生总结出来的寓言特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其他的寓言故事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引导学生把阅读的目光指向课外。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寓言作品,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寓言故事》,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对寓言故事这一文体有更深层的了解。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能让学生手不释卷,学生的阅读态度也就会从被动读书转化为主动读书。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阅读的寓言故事进行反馈总结,如开展寓言朗诵会、相声、小品、课本剧表演、续编寓言故事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推动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新一轮高潮。
  寓言故事,以它独特的风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寓言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微笑,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反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寓言故事的魅力,教会学生品悟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寓言故事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近几年,交际语境习作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交际语境习作改变了以文本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习作,从而让学生的习作有活力、有动力。习作《猜猜他是谁》是统编本三上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仔细研读这一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与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个熟悉的人”相比,习作《猜猜他是谁》的编排,体现了由传统的“文本中心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的转变,习作教学由此走向新天地。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阅读量逐渐增大了,也认识了更多的词语。但在词语的理解方面,有些学生是一扫而过、囫囵吞枣,有些学生是一味地依赖工具书,还有些学生则是就词解词或者不求甚解。如此种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提升阅读水平呢?  一、联系生活学习词语,品味内涵  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相对受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思维停顿,这是非常正常的。假如教师对这种情况没有耐心,将学生的思维打断,就会对学生造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在开展教学时进行适时等待,从而顺利启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一、表达障碍时等待,矫正思维方向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让学
统编本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加大了课型区分度,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分内事,阅读教学实现了“三位一体”,注重语文学习的两个延伸,即向课外阅读延伸和生活延伸。基于教材特点、课标要求和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用好统编本教材能让语文学习大道至简,教师需有“目标聚焦、课程组建、整体施教、方法实践”四个意识。笔者将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
核心提示:  第一,认识。两点:一是“危机就是生机,危机就是转机”。 二是“以民为本,天下为职”。   第二,措施。两条:一是“对内苦练内功,丰富内涵”。主要是专业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三项。二是“对外凝聚外力,提升实力”。主要是校舍、设备和师资三项实力的提升。  第三,结果。一个:山花烂漫。花儿开了,春天近了。    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山经济的冲击不是很明显,但也会发现其中所受到的影响,感受到由
对于教师来说,习作教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来保证习作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我注意到一种方法用久了,学生就会因失去兴趣而对学习应付了事。习作教学要让学生的兴趣点常换常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推陈出新、形式多变。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好奇,让他们想写、爱写,这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一个考验和挑战。  我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写话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低年级看单幅图写话是写话训练的起步阶段,是为看多幅图写话以及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的阶段。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单幅图写话呢?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单幅图“猫和老鼠”写话
寓言的教育警示作用较强,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寓言教学渗透德育,既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素养。寓言教学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然而许多教师在实际开展寓言教学时并没有以合适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寓言的主旨,没有将寓言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如果想使学生能够从寓言中学习哲理,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对寓言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优化阅
我工作已经七八年了,生活和工作仿佛已经进入自动循环模式,在家忙于做家务,在学校忙于处理琐碎的班级事务,渐渐地我远离了读书和写作。  直到有一天,同事将其他学校的课件共享在群里,正好没有课,我像往常一样点击下载学习。映入眼帘的是《当代教育家》杂志的封面,一位穿着时尚的长发美女微笑着,目光望着远方,杂志上还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魔法教师”,我这才注意到,课件的空白处配了一行字“那个从诗歌里走出来的——
古诗词句凝练、意境优美,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缺乏对人情世态的体会,那么他们对古诗该如何读、悟、感呢?学生最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故事融入到古诗教学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故事中彰显古诗特征,聚焦古诗意象,凸显语文学科特质。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咏柳》一诗,以形象的手法描绘了柳树的树、枝、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在教学时,笔者以贺知章回乡路遇柳树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