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及创新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强化执法监管和日常检测,推行可追溯制度,依托区、镇、村3级监管网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的监管,全区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98%以上。本文阐述了绍兴市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体系”建设现状,并介绍了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体系构建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创新;浙江绍兴;柯桥区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67-01
  1 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绍兴市柯桥区地处宁绍平原,南屏会稽山,北为平原水乡,全区面积1 041 km2,其中林地454.36 km2、耕地183.26 km2、水面123.68 km2,形成了蔬菜、畜牧、水产、茶叶、竹笋、花卉、干鲜果七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区共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0家。2016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6亿元。柯桥区农林局下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区畜牧兽医局、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区生猪定点屠宰稽查大队等部门为区级监管主体。柯桥区始终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最高要求和最低底线来抓,实现全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98%以上,2017年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称号。
  2 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体系”建设情况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区级监管队伍。柯桥区农林局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具体牵头、组织、协调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二是落实镇(街道、开发区)监管、村级协管人员。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涉农镇街均配备1名监管员,明确岗位职责,并配备了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设备,落实了农产品检测员。同时配备村级协管员,并明确相应职责[1-2]。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建成区、镇街、基地3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区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的检测任务,全区涉农镇街都建有农产品免费快速检测室,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开展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前,柯桥区共建立基地快速检测室14家。
  2.3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柯桥区以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生产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结合柯桥区农业生产特点,按照“一图一规程”要求,编印了香榧栽培与加工技术及番茄、草莓、茄子、绍兴麻鸭等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在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家庭农场、农业企业3类主体中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64.35%。同时结合特色产业和产品,加快发展“三品一标”。据统计,全区用于品牌建设的财政补助累计约279万元,现有“三品”整体认证基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13个,同康竹笋、绍兴兰花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省、市名牌农产品13个,打造了“平水日铸”“瘦八戒”“丹家鸡”等一批影响大、信誉好、销量高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全区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面积累计达7 533.33 hm2,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到 56.16%。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区80%以上农资经营店建立了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二是建成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库。区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规模户共246家,已全部纳入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并实现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信息对接及动态管理。三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按照“五有一追溯”(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的要求,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了先锋果蔬等52家二维码追溯管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实现了生猪养殖、屠宰企业追溯体系全覆盖。2015年柯桥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县[3-4]。
  3 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体系构建措施
  3.1 試行合格准入新制度
  柯桥区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在全市率先推广实施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生产的蔬菜、水果、竹笋、茶叶、畜禽、肉类等食用农产品在上市前都必须贴上合格证,合格证上包含产品、生产经营者、生产日期等信息,出具合格证的农产品必须满足自检合格、委托检测合格或者自我承诺合格其中的一项,整个生产过程也必须符合质量控制的标准,真正实现生产源头可追溯,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目前,全区纳入合格证管理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达246家,2017年以来农产品使用的合格证超2.5万张[5]。
  3.2 开启智慧监管新模式
  2017年柯桥区开发建立了“农安柯桥”App智慧监管平台,利用手机和电脑等智能设备终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全区内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农产品检测数据、执法巡查数据等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数据的分级共享,并实现与省级平台数据的高度整合。目前,全区已有24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智慧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
  4 参考文献
  [1] 王冬霞,张美玲,王瑞霞.浅议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3):17-18.
  [2] 许俊丽,吕晓男,邓勋飞.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92-196.
  [3] 张文斌.张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学,2006(5):32-34.
  [4]陈松,虞轶俊,王纯久,等.食品农产品合格证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3):59-62.
  [5] 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1):3-7.
其他文献
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是白城市农业委员会帮扶的省级贫困村[1-2],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拆迁,实施土地复垦,2017年国土资源部“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中试项目示范区”落户陆家村,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土壤改良技术支持下,将原有宅基地改造为高标准水田,面积共有103 hm2。2018年开发种植80 hm2,改造后的水田地势平坦,土壤为淡黑钙土,有机质含量在3%~4%之间,pH值在4.5左右;添加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宣威市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7年对17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品质、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瑞甜1号和瑞甜3号抗性好、生育期短、穗大、产量高、品质好,是适合宣威地区推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大玉糯2号和花糯1号产量高、抗性好、品质好,是适合在宣威地区推广种植的糯玉米品种;瑞白糯1号和都市丽人产量太低,不适宜在宣威种植;其余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摘要 为培养农林院校学生的智能农机装备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分析了农林院校近机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现状,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变革课程考核形式等3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进措施,以期为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智能农装创新水平,以及农林院校相关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农林院校;教学改进;智能农装  中图分类号 G64
摘要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工作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如何保护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发生,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就景宁县林业总场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  关键词 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措施;景宁县林业总场  中图分类号 F326.2;S7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110-0
摘要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针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选择优良的本地树种、引进优良树种、苗木适地评估等途径,开展基于适地适树原则的林业生态建设,以期为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适地适树;优良树种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44-01
摘要 以甘蓝型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50和油研早18为材料,以基施方式研究杂交油菜不同品种适宜硼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油研50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390.0 kg/hm2,较不施硼(1 996.5 kg/hm2)增产19.71%,达极显著水平;油研早18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3.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156.5 kg/hm2,较不施硼(2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青海省实际气候状况,首先阐述了青海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期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农牧业;防灾减灾措施;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174-01 开
摘要 为了筛选出高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生物菌剂,本试验选用3种复合生物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每株烟塘施复合放线菌肥20 g作为基肥的效果最佳,不仅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且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81.34%,与烟草青枯病防控的常规农艺措施相比,相对防效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控措施,同时为烟草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生物菌
摘要 土壤水分观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壤水分自动化测量仪器,其产生的土壤水分自动化观测资料可为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公众提供土壤墒情等决策服务材料,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评估。本文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周边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站址迁移等问题导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提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错误;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TH56
摘要 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甘蓝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再生有机肥3 t/hm2,甘蓝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值最高,分别为25.36 ?滋mol/(m2·s)、11.72 mg/L、387.00 mmol/(m2·s)和986.00 mmol/(m2·s);同时,植株叶片数、叶球横径、叶球纵径和折合产量等的数值也最大,分别为30.21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