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高低海拔上冬瓜杨雌雄植株径向生长特性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为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常作为植被演替和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针对雌雄异株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贡嘎山高(2600 m,性比偏雄)和低海拔(2000 m,性比平衡)雌雄冬瓜杨为对象,比较高低海拔雌雄冬瓜杨的径向生长的差异,探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低海拔雌雄冬瓜杨的年均径向宽度生长速率和断面积指数(BAI)无显著差异,高海拔雄株年均径向宽度生长速率和BAI均显著高于雌株;(2)低海拔处雌雄冬瓜杨BAI与前一年10月和2月最高气温、当年2月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2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且雄株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的月份多于雌株;(3)高海拔雌雄冬瓜杨BAI与前一年12月和生长季5-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雌雄冬瓜杨BAI与生长季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和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气候因子对冬瓜杨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雌雄差异和海拔差异,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低海拔冬瓜杨不同性比格局的内在成因,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冬瓜杨等雌雄异株植物种群数量和空间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深受重视的领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为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科研素养提供了新思路.为加快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课程的融合,湘雅医学院针对医学生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了多层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化了教学方法和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依托慕课(MOOC)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为了使教学精益求精,还建立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通过实践证明,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线上线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e(Burm.F.)Nees)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等功能,但其种植和生产中的连作障碍对其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在连作5年的穿心莲连作地设置1.2 kg·m-2(C1)、2.4 kg·m-2(C2)添加量的竹炭处理,以不添加竹炭的穿心莲连作地为对照(C0),在采摘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指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其根际土壤细菌种群结构、丰度及多样性.结果 表明:施加竹炭有利于连作土壤中穿心莲的生长,
死亡相关蛋白(Thanatos-associated proteins,THAP)家族的许多成员已被证实与细胞增殖、凋亡和癌症密切相关,而THAP8的功能尚不清楚.为了探究THAP8在癌症中的表达,对TCGA和Oncomine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发现THAP8 mRNA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接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22对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HAP8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数据库分析一致.为了探讨THAP8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原因,用JASPAR软件预测THAP8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引起的抗菌素耐药性(AMR)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准确鉴定ARG宿主对于评估AMR从环境向人类病原菌传播的风险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原始环境中ARG宿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从NCBI下载的南极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宏基因组学组装和分箱技术对联合冰川地区中ARG宿主的分布、抗性机制与迁移潜力进行探究.结果 表明:在构建的80个MAGs中,有18个MAGs可携带86个ARGs(13种ARG类型),并以多抗耐药类、氨基香豆素、利福平、糖肽类和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为主,且不
冻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西北内陆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根颈部位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交界处,处于土壤和大气交界处,是营养与水分交流必经的通道.根颈部分在生长发育期间所受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的根颈、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须根为试材,并按形态学将各供试部位均分为上、中、下部进行抗寒性测定.模拟自然低温冷冻过程,测定其过冷却点、结冰点、相对电导率和根系含水率,并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
为探究高浓度臭氧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采用开顶箱(OTCs)模拟和凋落物网袋分解法,以经一个生长季自然条件(约40 nmol·mol-1)和高浓度臭氧条件(160 nmol·mol-1)熏蒸形成的10年生银杏凋落叶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臭氧(对照约40 nmol·mol-1和高浓度160 nmol·mol-1)对这两种银杏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影响的研究。实验包括4个处理:经自然条件形成的银杏
为了解接种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后构树幼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特征差异,为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恢复的人工促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贵州喀斯特棕红壤和一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幼苗为材料,设置单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单接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izum,Sp)、单接荧光假单胞菌(Pseudo
为了解高粱有益真菌资源情况,本研究采用ITS高通量测序对寒区成熟期高粱不同组织及根际土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15个样品共得到238个OTU,其中88个共有OTU.高粱各组织及根际土的真菌优势群落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PCoA结果显示,高粱不同组织的真菌群落结构有差异,根与根际土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更高.另外,根际土的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高粱各组织的真菌.植物病原菌-木腐生菌和粪腐生菌类群在各个高粱组织和根际土中均为优势功能类群.本研究为进一步分离高粱真菌和探索高粱真菌群落结构差
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性是其提高自身空间资源利用能力的一种生境适应策略,反映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途径和机制.本文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对洮河护岸林全光、林隙、林冠下3种生境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叶干重与叶厚度、叶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植物群落的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光合有效辐射(PAR)逐渐降低,沙棘种群高度、郁闭度以及叶面积(LA)、叶厚度(LT)、叶干重(L
引水工程是缓解沙漠化、减轻凌汛、促进植被生长的有效措施.为了探究引水工程对库布齐沙漠北缘植被的影响,本文基于Landsat-7/8、GF-1/2、工程引水量和气温、降水量数据,利用Sen斜率、残差分析和双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有、无引水工程措施下的库布齐沙漠北缘土地覆被类型、植被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气温、降水和引水工程对ND-VI变化的贡献大小.结果 表明:近10年NDVI年最大值呈增加趋势,2015年前55%像元的NDVI值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呈上升趋势的像元增加至73%;引水工程后草地面积由2